林成全
【摘 要】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事实上也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问題进行讨论,提出几点思考,旨在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
目前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到的历史学习内容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对此学习针对学生以后学习各种文科知识以及掌握各种综合性指导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意义,除了能使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背景有更加深入的掌握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们需要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尽情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以往传统的文化能在历史课堂上得到认可和肯定,并且在学生深入的领悟当中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助推教学工作的全面开战,而这样一来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分析
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仅有的能够维持和实践传统文化的条件或者基础性方式就是对应的教学方案的设计,它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设计一开始,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将本章节重难点内容凸显出来,或者凭借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各种知识点的回顾,借此引导学生展开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另外,教学当中的重点就在于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有效地拓展知识点,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况对所学内容做进一步地选择,进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然而在现阶段的各种教学当中,并没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目标,这样也往往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分析
(一)注重剖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化,他们的传承都需要人们紧扣人文特性做进一步更加深入地解读,同时又要特别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特别是对于一些大的历史事件。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有关中国近代收复新疆的历史的时候,可以联系新疆的反恐历史事件来展开,同时搜集罗列出晚清时期的重臣左宗棠写过的家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拓展他们的家国情怀。左宗棠在家书中提到:“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些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又“天地民物,莫非己任……丈夫事业……任人所不能任,为人所不能为。”这两句体现出来的是左以天下家国为己任的豪言壮志,也尽显了其为后代儿孙祈福的大爱无疆。当正是由于这种将根深深地扎进文化血液中的家国情怀,不断激励着左将新疆叛匪全部剿灭,实现了国家统一。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也可以开展合作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各种小组学习,借此来加强学生在传统的历史文化的认知与探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与探究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需要把学生分组,并且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特别注重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尽可能地使得每一个小组之间所有的学生学习能力都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下,介此同时还要求教师给学生设置相关的探究课题,例如像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加强中央集权,要求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分别从政治、军事、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学习,并以此来使学生对传统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能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理解的更透彻,记忆的更深刻。课堂最后一步要求学生总结在这节课的内容中什么地方出现了或介入了传统文化。
(三)创设相关的历史表演情景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为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恰恰说明了,教育不仅要侧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要将目光聚焦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方面,然而这也成了学生对学习质量进行衡量的一个具体化标准,这就足以说明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对此,情境教学法可以满足当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具体化要求,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并且要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地参加到此类教学活动中来,这除了是对学生在相关历史知识以及有关人物方面的了解,还可以深入地教学生体会到相关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学生可以扮演当时的一些清政府和侵略者,结合真实性的史实对话,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在当时清政府有多么腐败无能。之后通过课上的学习,进一步带领学生感受一下鸦片战争所带来的伤害,激起学生强烈的自强不息、顽强不息的爱国精神,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体现。
(四)提高教师水平
然而,历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接触是最重要的,对此,要让学生深入透彻地领略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首要关键性任务。教师在授课当中所承担的是一种思想的传播者和帮助学生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对此,学校方面在选用教师的时候需要特别考虑到对其专业水平必须严格把关,与此同时,还要更加侧重于师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原因是,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教师的素质素养高低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品行,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格素养很重要,而这也是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必须挖掘各方人才,将那些专业的历史专业教育人才广纳进来,为学生进一步搞好历史教学传统文化的学习奠定基础条件。
除了要广纳人才之外,对校内的执教老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和筛选也很重要,对于那些基础知识不扎实、授课意识不明确而且授课能力无法紧跟时代潮流的教师应该及时剔除。之后要给经过筛选的教师进行职业培训,进一步指导那些有这些潜在意识的教师结合自身的优劣条件做好相关的教学计划,从而有效地确定比较有助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计划方案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后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学奠定条件基础。
(五)联系生活实例教学
历史学科具备很强的现实性,在某种意义上,它对时间所能还原的事实进行了深刻地记录。但在历史所能记录的史实当中一定程度上是与高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脱节的,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生活经历或是亲身经历,往往很难理解,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教会学生引用各种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所能接受的程度。比如,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的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节内容中,可以融合国家对外开展的各项会议,对照两个时期的外交方法,深入探讨会议开展的历史意义,当然学生也能从其中深刻感受到祖国历经这么多年来的发展有多么强大,当之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油然而生一种非常强烈的归属感,这也是在传统文化当中渗透出来的精神所在。
三、结语
总体来说,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有许多都是以往传统历史学习内容中的内容,对此教师必须要充分挖掘,并且尽可能地使其能够融入学生日常性的教学活动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精神文化就能得到培养和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今后缠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佳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2]左言琴.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家国情怀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8):149.
[3]戴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7:96.
[4]郭天成,杨成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学周刊,2019(9):182.
[5]李丽.以体验式学习内化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