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本先
由任其平教授领衔的团队所著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服务状况(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一书,基于新时代、新任务和新挑战,全面展现了中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实践与创新。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及南京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重点新型智库的研究成果,该书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服务状况两条主线出发,在传统心理病理学基础上,增添了积极心理学视角,围绕中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积极心理品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及服务状况、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从而助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实践。认真研读,该书有以下特点:
该书立足健康中国战略布局,“以积极心理品质促进新时代心理育人”为理念,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服务状况的新情况、新进展,剖析了当前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主要不足之处:缺乏时代性、整体性和权威性。以反思为动力,研究者一方面通过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71550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阐释了未成年人具有时代特征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社区及文化等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了各省及直辖市24所中小学、12所服务站点,各自治区12所中小学、6所服务站点的300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150名服务站点负责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实地考察了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管理运行情况。这一系列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举措,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决策制定与政策建议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理据翔实、紧跟前沿。0~12岁是父母陪伴儿童的最佳时期,如何让他們养成规矩意识和行为?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大,社会环境对其影响潜移默化。针对一些生存和生活状况比较特殊的,如离异、贫困、丧亲、留守、流动等家庭的未成年人,如何培养和塑造他们的心理韧性来战胜逆境?除了家庭、学校给予的关爱之外,社区要有哪些“暖心”服务?如何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实现全社会、全网覆盖?对于这些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该书以发展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视野,通过厘清各学龄段、处境不利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积极心理品质,审视和阐释了文化环境、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等社会支持系统对塑造未成年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健康心态的重要作用。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外源性动力来自“健康中国”战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10部门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文明办协调各相关部门,在地市、县两级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依托条件较好的心理咨询站点,整合区域内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对村(社区)、学校等基层心理咨询站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12部门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该书针对上述战略背景,实地调研和考察了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和服务站点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理念,分析独到、见解深刻,有助于社会和谐心理建构的科学管理和精准实施。具体来说,将产生三个层面的社会效应:
第一,依托“陶老师”工作站模式,进一步建设覆盖全国各区域的辅导站点。该书剖析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服务的关系,主张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整合各地资源,打造权威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网上平台,着力加强面向家长的宣传教育和全民性、专业性的普及教育。这些措施将未成年人心理成长辅导与学校课程、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相融合,充分调动社会各层面的有效资源,实现服务理念与管理路径的高质量、高效率、创新性,从而有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第二,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社会化、普及性。研究者通过探寻现有的各种社会资源,主张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促进心理育人与其他育人环节的融合,形成了协同育人格局与网络化服务。这些举措有助于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组织网络,使原来由政府、学校包办的单一服务体系向社会化方向转变,为政府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提供中观的制度性分析与建设方案。
第三,探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的社会治理模式。研究者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的调研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对现存问题进行成因归类,为政府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提供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问题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对新时代的未成年人而言,心理健康是其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发展的驱动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危机监管”转向“心理援助”,促使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体系相互融合。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心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