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文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课堂也呈现出更多的精彩:内容聚焦具有针对性、活动新颖具有创新性、板块递进具有逻辑性。但是在细枝末节的处理上,心理课堂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如对于学生提出的预设之外的“真性情”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往往措手不及。如果能够用追问来直面这些“童言”,将为学生带来预设之外的“真”成长。
巧用追问得到的是“真信息”。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感谢学生提出的“真性情”问题,这些“童言”是他们备课过程中的“盲点”,恰恰又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遇到的难题或困惑。因此,心理健康教师在课上需要具备一定的觉察力,去发现学生消极表述背后隐藏的消极情绪,利用追问可以问出“潜台词”,支持学生讲出真感受,表达内心真实的需要,让真实的问题显现,因为问题暴露是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利用追问澄清的是“真问题”。在得到各种真实的信息之后,心理健康教师还要通过追问帮助学生拂去问题的层层面纱,找到核心问题。首先要确认问題,通过追问帮助学生厘清那些模棱两可的问题,留下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给问题排序,梳理问题的轻重缓急,明确这些问题是要及时回应,还是可以课后处理;最后是延展问题,对于课堂上未能处理又是共性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从问题出发设计一节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课。
运用追问给予的是“真辅导”。心理课上,针对学生真问题的辅导才是真辅导。心理健康教师在得到了真信息、澄清了真问题之后,通过追问,问学生核心问题的正向意义,问学生解决问题的支持系统以及行动方案。追问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积极意义,看到问题中的有效资源,进而积极行动。心理健康教师运用追问处理心理课上的生成性问题,让辅导不再“隔靴搔痒”。
心理课的“心理味”是指在课堂上珍惜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表达。心理健康教师运用追问帮助学生觉察问题、澄清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投入课堂,让心理课发挥作用。
(作者系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