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内容(创作谈)

2020-07-04 02:20陈志泽
散文诗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散文诗乡土文体

陈志泽

散文诗是诗与散文的完美融合,才成为散文与诗以及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优秀文学品种。波德莱尔因为不满足诗的高度概括、高度简练而寻找比他的诗集《恶之花》“更自由、细腻、辛辣”的表现方式,才创造了融入散文元素的“散文诗”这一文体,出版了《巴黎的忧郁》。大诗人艾青认为散文诗应该“让诗和散文携手并进,进入美的天国”(中国散文诗学会成立时的贺词)。柯蓝、郭风等老一辈散文诗作家在这一点上的论述更多。作为一名散文诗的爱好者、实践者和永远的学生,我完全赞同与服膺于这一见解。我长期从事地方文学组织工作,接触许多喜欢散文诗的读者,我了解他们对于散文诗的看法:譬如不喜欢缺乏诗意的小散文式作品,也不喜欢过分诗化的不分行的诗歌式的作品,特别是生搬硬套洋东西的让人坠入云雾之中的作品。我个人的感受亦如此。因此越来越坚定地认定散文诗是有别于诗、散文的独立文体。有散文美的诗还是诗,不是散文诗,有诗意的散文还是散文,不是散文诗。散文诗必须吸取与融入诗和散文的长处,舍去某些对于散文诗而言的短处,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基于此,我的创作常常对照,诗与散文两个方面体现得如何,融合得如何。当然这只能说是自我对于散文诗形式的要求。首先是诗意的体现。我得检查,我的散文诗构思是否新颖。艺术想象发挥得如何,准确不准确,或者是随心所欲所致的勉强与费解。我得检查,最基本的虚与实的结合、转换是否有所体现。意象的创造如何。象征手法、通感手法等艺术手法运用了没有等等。如果没能根据内容的需要选取一些必要的诗的表现手法,散文诗的诗意岂不是空穴来风?当今散文诗创作中既存在“形式小于内容”的问题(即艺术表现跟不上内容的需要),也存在的“形式大于内容”(即内容一般化,而一味在表现技巧上面狠下功夫)的问题。散文诗的内容,也即选材吧,容易被忽略。其实,从某种意义上看,散文诗和别的文体一样,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只有在内容的基础上谈形式的表现才有意义。本来散文诗在具有诗的品质的同时,融入一定散文性细节的文体特征,使它具有更细腻、更深刻表现现实生活的独特功能,但不少散文诗作家可能因为害怕“诗化”的削弱而宁可缺失。忽视深入、体验和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而将散文诗看作凭借艺术技巧就能摆弄好的小玩意儿的创作,必然内容“贫血”。

白石老人论画曰:“不似欺人,太似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以为同样适用于散文诗。散文诗融入散文的叙事,側重掌握“似”,而融入诗的想象等诗意的表达侧重掌握“不似”,完美统一才能达到“似与不似之间”之妙。生活是创作的土壤,散文诗作品必须来自生活,不然就“不似”,就“欺人”。散文诗之花又必须高于生活、美于生活,这就需要“不似”的创造。我的(恐怕也是许多人的)作品初稿往往偏“似”甚至“太似”,接下来的任务是往“不似”的方向修改,即调动诗的手法强化诗意的表现。例如“我体味着李耕先生稿纸上的字,体味着他灵魂的急速游走。我追不上他思想的电光石火的闪亮脚步,牵不住他浓浓诗情的涌溢流驶”(《 李耕的字》),木头可以“浮起一条浩浩荡荡的海上丝绸之路”(《木头》),一种“从日月星辰滴下的灿烂的光,从江河湖海提取的浓浓的光,从上苍意旨里飞射的清亮的光,一次次等待着冥冥中的一声召唤”灵光的捕捉(《灵光》),“海的风浪雕塑了你的扭曲,你却把扭曲里积淀的坚硬展示出来,海亿万年切割你的躯体,你却从灵魂里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来直指天空,点开了一片彩霞”(《海底森林》),“左腿曲蹲,右膝跪地。跪着,为了连接广袤的大地,为了岿然不动。目光直射前方,为了穿透敌情的诡谲,为了预见胜利的曙光”(《跪射佣》)等。散文诗也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我习惯把可有可无的文字删去,加上跳跃、断层、留白等手法的运用,而不是按照散文的套路追求“完整”,写得短些,再短些。遣词造句必须具有活力。内容方面的修改与形式方面的修改需要同步进行。例如《跪射佣》步步升华,水到渠成表达了“有血有肉的跪射俑是强大秦国的一个意象。/光芒四射的跪射俑不也是我们今日伟大中国的一个象征”,《一种缘》从一种自然现象毫不牵强地升华到赞美伟大中国的高度。

纪实与想象是散文诗的两翼,也是形式与内容相一致的需要。

纪实是诗的不足的一种弥补与支撑。例如,我长期生活在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大部分台湾同胞的祖籍地泉州,对于泉州乡土生活比较熟悉,我创作这方面的散文诗就占有一定比例。我的散文诗《错杂弹》(八章)中的《草庵》《海底森林》《一种缘》《通》就是选材于泉州的乡土生活。当然,乡土散文诗既是乡土的,又必须超越乡土。进入创作时,散文诗主要的三种类型抒情散文诗、哲理散文诗、叙事散文诗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融合。乡土散文诗的纪实——纪文史之实,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乡土生活的体验和从大量的文史资料的阅读中提取精华,同时注意发掘哲理,增强作品的厚度。这样的乡土散文诗在带给读者审美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带给读者丰富的知识。想象是散文不擅于诗意表现的一种强化,努力把纪实与想象都做得好一些,是我乡土散文诗创作的追求。

散文诗应该努力做到形式与内容互为观照、互为制约,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统一。“磨刀不费砍材功”、“慢工出细活”,散文诗的佳作是改出来的。

建国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诗的创作从较为单一的牧歌式赞美生活走向多角度表现生活、思考生活,从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走向勇于吸取外来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与多样性,从题材的狭窄走向宽广,从轻浅走向厚重,从保守走向开放,善于吸取其他文体之长和一切先进文学的营养,提高艺术质量,从较为简单的感情抒写,呼唤真善美,走向更为丰富、深刻的反映社会人生、鞭笞假恶丑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灵震颤。纵观中国散文诗百年历史,轨迹清晰,有章可循。中国散文诗百年历史长河波涛滚滚,后浪推前浪,优秀的散文诗作家与作品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星光璀璨。我是个愚钝的人,只能更加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争取创作出多一些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优秀散文诗作品。

猜你喜欢
散文诗乡土文体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另类文体巧谋篇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
乡土分外妖娆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