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020-07-04 02:36翁达来胡畔符海月徐明
高教学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评价

翁达来 胡畔 符海月 徐明

摘  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文章围绕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书设计、教学辅导、调研安排、成绩评定等教学环节的实施,针对教学效果及教学评价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了调研,分享教学经验并提出未来教学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实践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9-0122-04

Abstract: The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is an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cusing on knowledges about 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rogram's training aims include empowering students with practical work and research skills therefore practical teachings occup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courses, for instance, project propositions, advice on design tasks, guidance in investigation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s. The research group aim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get the teaching evaluations by investigating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d students. This article shar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propose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future teaching.

Keywords: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在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英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认为,知识原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技术知识,一种是实践知识[1]。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J.R.安德森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理论知识传承与积累相比,大学教学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等方面的要求明显提高,实践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凸显。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其专业特点是综合性和应用性,所以实践教学在整个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显得尤其重要。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2013年至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已招收本科学生七届,其中13、14、15级本科生已经顺利毕业。在最新一版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共计32门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实践类课程分为以下几类:(1)专业基础技能课程;(2)专业设计课程;(3)实习类课程。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辅导

(一)专业基础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包括设计基础、规划制图基础、CAD等课程,是各专业设计课的预修课程。专业基础技能课的教学设计和专业辅导的特点是重广度不重深度;强调技能基础而不强调技能提升。以设计基础课为例,在短短36个学时内,教师安排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素描基础、色彩渲染、空间分析等六七个单元,这为将来的设计课程打下了较广泛的基础。

(二)专业设计课程

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是课时较少、设计任务相对宏观、课程设计任务书强调综合性与实践应用性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涉及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各个学科的课程,这样留给设计類课程的课时相对其他工科设计类的专业来说就比较少,对教师的课程设计及教学辅导带来了挑战。该专业的教师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所在的学科教学环境,并借鉴国内相同专业的培养计划与课程设计,在较少的课时内比较理想地完成了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辅导,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1. 设计任务书的制定

专业设计类课程有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乡村规划等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因为学时的限制,每门课只能安排1-2项的课程设计任务。课程任务书的设计,须从专业培养的目标出发进行考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侧重于综合性,所以在任务书的设计方面,教师们更加强调设计案例的真实性与实践性,作业要求方面不过分强调细节的设计。

2. 课程设计的团队合作模式

一般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团队自由组合,3-4人一组。小组合作可以减少每一位学生的工作量,从而应对设计课时较少的问题,组团完成课程设计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分组完成可以使教学环节更密切地对接实际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职场实际工作状态,并开始尝试在团队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教师从自由组团阶段就给出建议,帮助学生寻求最佳拍档,实现资源共享最优组合。

3. 模拟实际工作的教学环节设计

在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模拟实际规划设计工作中现场调研、初步方案阶段、方案深化及方案最终成果等阶段进行3-4次的阶段性汇报。汇报以设计小组为单位,每次汇报要求不同的小组成员完成,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进行方案汇报。每一次汇报前,教师提出要求,帮助学生为自己制定更为具体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在汇报环节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关于专业设计方法和理念的沟通。与此同时,学生对实际设计工作的流程以及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加深了理解与体验。在最终方案的汇报环节,课程主讲教师会邀请设计院、规划局、国土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和其他专业教师一起听取汇报并进行评审。

4. 设计调研的安排

设计类课程的調研活动包括课程设计现场调研与优秀案例调研。课程设计的现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所采用的真题的规划与建设周期等问题,去现场调研获取的情况往往与任务书中所描述的情况有所出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会要求学生尊重实际情况,同时对课题任务书做出相应的调整。除了任务书项目现场调研,教学中教师还会选择和设计任务类似或相近的规划设计优秀案例进行调研。优秀案例调研为学生们提供了可学习和参考的范例,现场调研又使学生回到任务书的具体要求里来,两者共同构成设计类课程的调研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 课程成绩的评定

设计类课程实践操作性强,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是所提交的课程设计方案,相对于有标准答案的试卷而言,其考核评判的特点是主观性强,考核标准难以衡量。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采用了如下的课程考核办法:(1)在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明确考核标准。(2)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阶段性汇报的情况)与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共同成为最终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3)结合最终成果评审时的专家意见评定方案书成绩。

(三)实习类课程

在六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三轮的培养计划调整,加大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实习类课程的课时比重,目前共有城市规划综合实习、区域规划综合实习、乡村规划综合实习、环境管理综合实习等几门实习类课程,分别安排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在实习类课程教学中,教师们遇到的普遍难题是相应的实习基地难以建立,有些实习基地虽然已建立,但是难以为教学活动中提供可持续的服务与支持。所以在实习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充分利用公共资源设计实习主题,安排实习活动:

1. 实习类课程的设计与安排

实习类课程教师通常会根据课程的主题与要求,将一门课程拆分为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给出相应的命题,并安排对应的实习活动,学生最终提交相应的实习报告或课程论文对教师给出的各单元命题进行回应。

2. 实习课程的教学辅导

实习课程的教学辅导,包括任务书解读、调研辅导及写作辅导几个阶段。在实习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需针对学生进行任务书布置及解读,这个阶段重点是使学生明确任务的目标;调研活动中教师需要选择最具有代表性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调研地点,帮助学生制定调研计划并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在学生实习报告或课程论文写作阶段,教师需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实习的目标,找到实习工作结果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理解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差距,从而达到实习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实践教学类课程教学效果调研及评价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实践教学类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该类课程的评价,课题组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接受调研的学生以在校三四年级学生为主,还包括一二年级学生及已经毕业的学生,调研结果如表1。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满意程度如下:对专业基础技能课,专业设计课,综合实习课这三类课程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学生分别占84.8%、95.4%、78.8%。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只占1.5%、4.5%、6.1%。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实践类课程的学习都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就实践教学的具体环节来说,学生普遍对教师的课程任务设计及调研环节的安排比较满意,例如第4条、第7条、第9条、第10条,学生对于教师在专业设计课的任务书设计、设计调研安排,对综合实习课的课程计划制定、实习调研的安排均表示出令人欣慰的满意度,表示满意及非常满意的分别占96.92%、89.24%、93.18%及97.73%。学生还表示出比较高的满意度的环节是成绩的评定,例如第2条、第8条、第12条,学生对于专业基础技能课、专业设计课及综合实习课的成绩评定,表示满意及非常满意的分别占84.61%、95.42%及95.46%。实践类课程采取的考核方式一般很少用闭卷考试,大多数是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及实习报告,对于这种主观性比较强的评定方式,学生能表示如此高的满意度,说明教师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在实践教学效果调研中,不太理想的部分是学生对于专业能力或专业技能提高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例如第2条、第6条和第11条,在专业基础技能课的学习中,对于自己专业设计技能的提高,只有50.77%的学生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在专业设计课程中,69.23%的学生认为所学到的设计方法对自己未来参加的实际工作会有所帮助;72.72%的学生认为实践性教学活动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可见,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太满意的部分普遍集中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

从这份实践类教学满意度的调研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自身专业设计技能提高的期待还是比较高,有可能超出了目前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这可能和学生就业时期望提交的专业课程成绩及设计作品集有关。

三、实践教学类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由调查问卷可知:学生期待在实践类课程中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专业技能。虽然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的高级专业人才,偏技术的设计类人才不是本专业培养的重点,但是学生的反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从培养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首先,培养计划中尽可能增加设计类课程的学时量,使学生在设计类课程中有机会进行更多个课程设计的实践学习,更加深入地研究规划设计相关的理念、方法及与之相关的设计软件的使用;其次,在专业基础课及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从提高教学的效率着手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效率的关键是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强调每一个学习的环节对于未来的实际工作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打下什么样的基础,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第三,对于设计成果的提交和展示,教师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就业时建立质量更高的作品集,对于学生提高设计能力和专业技能也将起到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实习类课程的社会实践性

实习类课程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在实习基地。目前的真实情况是实习基地有,而且数量不少,但是真正可持续运营且能满足学生实习规模的实习基地就非常少了。教学中最期望的实习基地是规划设计院等设计单位,或者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及下属部门等管理单位,但是上述单位一般都没有办法提供能满足以班级为单位的且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的教学实践环境。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例如可利用校内规划设计机构、或者校内教师主持的相关规划设计课题组,以此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其可持續性明显超过相关的社会机构。这些虽然是校内资源,却无可否认是通往社会实践的重要通道。

除了实习基地的完善,还可利用各种设计类竞赛加强实习类课程的社会实践性。每年校内校外都有很多的设计类竞赛,有一些竞赛已具有一定规模并每年持续性开展。这些竞赛的共同特征是命题往往都是真题,所以参加这类竞赛对于学生了解真实的规划设计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们可以选择那些有一定持续性的竞赛项目,组织学生一起参赛,并给予指导,特别是对项目的业主要求的解读、以及设计意图的表达等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在没有合适的社会机构作为实习基地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渠道,可以作为教学环节设计在实习教学课程中。

四、结束语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结合专业特色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根据专业特点并兼顾学生的毕业就业需求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辅导;充分利用资源加强来自专业人士的校外辅导;努力建立并维护专业对口且可持续性的实习基地,这些措施都将有效地改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的质量。与理论知识传承与积累相比,大学教育对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理论教育主导模式,其实施过程及成效同利益相关者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这需要进一步分析实践教学的本质与特征,探究其体系的内在逻辑,不断完善其实践教学的体系[3]。

参考文献:

[1]邓友超,等.欧克肖特的教育哲学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5(06):5-9.

[2][美]J.R.安德森.认知心理学[M].杨清,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285.

[3]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7(34):61-64.

[4]贺坤,等.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架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9(33):184-187.

[5]刘勃,等.基于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16-120,126.

[6]张菊芳,等.搞笑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31):172-175.

[7]郭建斌,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8,7(34):10-13.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评价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