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教学,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2020-07-04 02:09程红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程红艳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学生德育发展的最佳载体,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手段。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科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过程,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程,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落实评价机制,使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科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71-02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概念

“忘掉具体知识,留下的便是素养”。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学科素养不等同于学科知识,学科知识的积累是形成学科素养的基础;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学科知识积淀的结果。例如,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四个单元,沿着“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时令节气的变化”的思路展开,每个单元都有各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如《我是小学生啦》要求学生理解自己的身份变化,认识新同学、新老师,结交新朋友,热爱学习生活,懂得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这些学科知识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层层展开,学生在学习中适应了校园生活,达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等内容,实现了学科素养的形成。

二、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1.深入钻研教材,领会学科素养精神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学科特点,了解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框架结构,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从而准确领会学科素养的精神。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是真正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

钻研教材,首先就要钻研《课程标准》。这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教师要从教材的《课程标准》入手,把握课程的性质,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知道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钻研教材,其次要对教材进行整体解读。从学段教材到全册教材到单元教材到具体某一课教材,逐层展开,领会教材安排的要求和特点。从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方面展开。

钻研教材,要做到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包括教材的活动栏、辨析栏、讨论栏、儿歌童谣、绘本故事等,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也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形成。与编者对话,要思考:编者究竟想通过文本说什么?只有明确了编者的编写意图,才能正确定位教材。

2.开发课程资源,落实学科素养内容

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树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理念,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恰当的选择、开发和利用适当的课程资源。要做到因地制宜,贴近生活。选择有当地特色的课程资源,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物来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社会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例如二上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材内容具有浓浓的乡土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了解家乡物产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从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入手,逐步走进家乡的风土人情,认识到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从而产生浓浓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3.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积淀学科素养

活动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情设计活动,以活动来组织教学。可以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学习,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落实评价机制,及时巩固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的落地,必然要以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为保障。我们在学习评价时更多要侧重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评价应更多侧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从评价形式上来说,应做到开放化、多元化,从整体入手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学科作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过程,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的基础上,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程,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建立理性思维、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完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