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的高效策略分析

2020-07-04 02:09何波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高中语文策略

何波明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课文类型繁多,其中存在戏剧作品类的课文。在对戏剧作品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些高效的策略,来促使戏剧作品教学可以取得优良的效果。对此,本文首先针对高中语文戏剧作品的特点与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高效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促进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  戏剧作品  教学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42-02

高中语文课程涉及到的课文类型很多,现代散文、文言文散文、小说、诗、词、曲以及戏剧等等,都有所包含,类型繁多,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对于戏剧作品,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学载体,其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與情境性,是对具体场景的描写,其中包含了人物的动作、生态、语言等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通过合理的策略,对学生展开戏剧教学,确保学生可以对戏剧作品形成深刻的认识,形成牢固的掌握。

一、戏剧作品的特点与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特点

戏剧作品是一种将人的连续动作、说唱表演以及表白等综合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形式,反应了事物的具体变化过程。戏剧在我国文学时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元朝,更是产生了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以及白朴,都创作了很多经典的戏剧作品。不仅如此,在明代还出现汤显祖这位戏剧大师,其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高中语文中对戏剧作品进行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单纯对于戏剧作品来讲,其具有显著的特点。第一,程式性。戏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剧本,但是相较于剧本,其又有很高的文学性。不过,戏剧作品在本质上还需遵循了戏剧的程式性,在故事安排以及人物动作、神态等方面,具有明确的规律可循。第二,文学性。戏剧作品从本质上来说,属于文学作品,抛开戏剧本身的程式性之外,戏剧作品的语言很多都非常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教学问题

就目前高中戏剧作品的教学活动来讲,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对于戏剧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一定要形成清楚的认识,通过有效的方法手段,来优化戏剧作品教学,使其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简单来讲,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对戏剧作品的分析不够深入。戏剧作品和其他类型的课文不同,比如情节设置、故事呈现、矛盾冲突等等,这些才是戏剧作品赏析中的关键。然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戏剧作品的分析,比较浅显,往往是对故事梗概和人物角色进行简单的分析,没有对其他方面展开深入剖析,这就导致戏剧作品的教学深度不足,影响到了学生的理解掌握。

第二,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学习兴趣不够高。近些年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实现理念,也就是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刺激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然而从目前戏剧作品的教学活动来讲,学生的参与并不强,很多时候还是局限在教师的单方面讲解之中。面对教师的单方面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受到了影响和制约,不是很高。学生参与效果不佳,自然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就存在障碍。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对于戏剧作品的魅力未能有效呈现出来。戏剧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蕴藏着独特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从不同角度来呈现戏剧作品的魅力,让学生能够对戏剧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和体验。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把戏剧作品的魅力没有体现出来,这就阻碍了学生对于戏剧作品的认知与感受。

二、高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的高效策略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需要形成清楚的认识,基于戏剧作品的显著特点,通过有效的策略来讲解戏剧作品,深挖其中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一)深入作品细致阅读分析

在对戏剧作品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深入作品,实现细致分析。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对作品背景进行分析。戏剧作品的创作并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感而发,对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针砭。所以,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可以清楚戏剧作品的主题基调,这对于学生更加准确把握其情感主旨,具有显著的作用。其次,要对字词进行细读。在戏剧作品中,有些字词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对于戏剧情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是从逻辑上实现了补充,让故事逻辑更加鲜明。比如《窦娥冤》,在课文第一段,蔡婆这个角色的文段,讲述了窦娥之父窦秀才出嫁女儿的原因,其中写道“我数次索取”,这里“数次”一词,就体现出来了蔡婆多次找窦秀才还钱,但是都没有结果,这也说明窦秀才确实没钱,后来为了抵债将女儿嫁出去,也是迫不得已。最后,探究具体的人物角色。对于戏剧作品,包含了很多不同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中的具体人物进行探析,针对每个人物展开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清楚理解。在教学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每个人物构建一个思维导图,将这个人物的特点全面突显出来。

(二)构建活动强化学生参与

在戏剧作品的教学中,不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还需要学生切实参与进来,主动进行探讨分析,领会作品的内涵,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可以构建课堂表演。戏剧作品本身就刻画了具体的场景和任务,对于语言、动作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在教学中,便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分配角色,对课文进行阅读,然后分角色进行表演,将戏剧作品刻画的情境表演出来。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就让学生切实实现了参与,能够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性。其次,可以设计自主学习活动。除了进行课堂表演之外,还可以设计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比如,可以基于生成式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以思维导入构建作为核心,相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然后针对戏剧作品进行思维导图构建,将戏剧情境、人物关系等,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三)多角度教学体现戏剧魅力

对于戏剧作品,在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多角度来呈现,丰富教学活动的内涵,使学生能够形成有效的认识理解。具体而言,首先,可以借助影视资料教学。对于戏剧,有很多舞台表演,也有一些改编成了电影。比如《雷雨》,既有话剧,也有改编的电影。在课堂教学中,便可以将这些影视资料素材引入课堂自重,让学生根据影视素材来对课文进行阅读。其次,借助微课进行教学。针对戏剧作品,教师可以对每个不同的人物,或者是不同的情节,设计对应的微课。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微课,对学生展开讲解,深挖戏剧魅力。

结束语

在戏剧作品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理解目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然后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对戏剧作品教学进行优化,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可以对戏剧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少波.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23):123.

[2]韩馨瑶.探析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缺失[J].文学教育, 2018(13): 88-89.

[3]肖九辉.课堂表演展示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才智, 2017(18):181.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高中语文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Passage Four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