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 要:武术植根于中国,是中华民族骄傲的瑰宝,武术的理论和技术到价值功效,都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武术课堂是传授知识的桥梁,教师作为引领者,身肩责任重担,因此有选择性地传授武术知识底蕴和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引领是当前该课程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结合高校医学生的职业特点,拟从武德、武术文化、武术价值作为思政元素进行分析,探讨医学生武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 医学生 武术教育 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a)-0194-03
Abstract: Martial arts is rooted in China, is the proud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martial arts theory and technology to the value of efficacy, will affect gener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Martial arts is the bridge to impart knowledge class, the teacher as a leader, and shoulder responsibility burden, therefore selective to teach martial arts background and targeted value guidance is the current focus in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tudents, from wushu, the wushu culture and martial arts value as ideological element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wushu education idea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dical students;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deological elements
武术植根于中国,其文化底蕴和价值功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从武术的理论和技术到价值引领过程中,武术课堂将发挥重要作用。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讲话中显示出课堂教学与思政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课堂教学与育人的重要性,在这样全课程协同思政的背景下,武术课程教育应跟进时代的步伐,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教师作为引领者,身肩责任重担,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除专业技术的传授外,育人不可或缺,挖掘课程育人已上升到一定高度,武术课程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有选择性地传授武术知识底蕴和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引领是当前该课程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结合高校医学生的职业特点,拟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从武德、武术文化、武术价值作为思政元素进行分析,探讨医学生武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1 医学生武术课程思政背景分析
“课程思政”是挖掘课程隐含的思政元素、并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兼顾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人文素养的熏陶[2]。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求各科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并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內容融汇于学科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3]。医学生的教育是个大范畴,就医生职业本身而言,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医德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与患者恰如其分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大的几率减少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医生职业在人们心中是很高尚的,但往往在当下很多医患矛盾的发生源自医生本身的医德不够,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因此反思医学教育全过程以及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是必要的。
“武术”被喻为“国术”,现代人往往注重其技术忽略其理论,注重其表演效果忽略其育人价值,而能真正理解武术实质并实施自我教育和传承的往往是老前辈,这说明武术教育存在重外(技术)轻内(内涵)的现象,因此,结合医学生的职业特点,充分提炼分析武术教育的思政元素,提高医学生“德”的思想,达到育人的切实目的极为重要。
2 医学生武术教育思政元素分析
2.1 武术课堂中融入“武德”元素
武德主要指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主要倡导“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与和谐观念。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时代会以多方向、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态势发生着各种嬗变,从而推动武德的内涵不断地补充和丰富,但其本质仍表现为七大方面,即“仁、义、礼、智、信、忠、勇”[4]。中央国术馆把“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作为武德规范。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集中表现,武德是武术的宗旨和灵魂。在长期的传承中,中国的武德形成了完整的规范系统,强调以崇德尚武、健身卫国为宗旨,以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为原则,以严格要求、感恩尊重为规范,以三不教为传承的戒律。在长期的武打实践,中国传统武术道德总结出了对师傅尊师重道的原则,与武友切磋点到为止的原则,与敌格斗制服不害命的原则[5]。“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培养武德是武术教育的传统。通过练武习德可以培养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常言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拳打千遍,其义自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都说明了学习武术关键在于对武德的领悟,这种武德精神就是思政元素。青少年在学武、习武、悟道的过程中,不但练成强壮的体魄、健康的身心、需要不怕苦不怕累,勤学学苦练,坚持不懈,自我专研的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学校武术教育的理念就是在传授武术技艺的同时,对习练者实施“育人”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礼仪、武德、和谐等思想道德、价值观等的教育[2]。《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武德涵盖了现实中的方方面面,以武德的思想引导医学生,有助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武术教育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指引。
2.2 武术课堂中融入“武术文化”元素
习总书记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自然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伦理、兵法、中医、养生等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形成具有自身独特体系的文化形式。武术长期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深受儒家、墨家、道家、兵家等的影响。儒家对武术的影响表现在“仁爱”,它构成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鲜明特点;墨家对武术的影响表现在“侠”,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家对武术的影响表现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即“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等;中国古代的兵家与武术有如同源之水,同本之木,武术的战略战术思想常源于《孙子兵法》,丰富了武术的文化内涵[8]。
只有在教育中倡导以武术文化为核心的技能传习,才能使武术教育不流于虚浮,真正地把这一传统文化继承下去[9]。在武术课堂技术教学中,针对医学生的职业特点,有选择性地引入武术传统文化思想,从技术教学到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仁爱”“正义”“和谐”“战略”等思想品质,有益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同时有助于武术更好地与医学的结合,促进武医渗透交叉发展。
2.3 武术课堂中融入“武术价值”元素
武术主要有2种运动形式,即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运动风格各异,价值截然不同,但武术的本质是相同的,即攻和防。武术届都这样形容武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体现出练好武术技术非一朝一夕,需要恒心去坚持,练好武术能带给你精神和肉体的诸多好处。武术具有健身、防身、修身、娱乐观赏等多方面价值,是人们增强体质,振奋精神的好手段[6]。
(1)武术的健身修身价值。武术许多功法注意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比如太极拳运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十分有益。在太极拳教学中,除传授太极技术本身外,引导学生体会太极拳的健身效果,介绍太极运动“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等的运动理念,从而引导学生坚持锻炼和维护人与社会和谐的意志品质。医学生学会太极拳,可以更好地给患者提供康复建议,促进医患沟通。
(2)武术的健身防身价值。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经常会从网络媒体中看到报道,关于某医院某医生被刺杀等新闻。通过武术学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在武术教育中,教师应强调武术的防身价值,督促医学生练好武术技术,学懂弄懂几个拳法、腿法、摔法或者几个擒拿技术,在素质训练中提高标准和要求,引导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身意识,培养学生正义、见义勇为的意志品质,或许很多血腥的场景会减少一些,有益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3)武术的娱乐观赏价值。当前各类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德才兼备”“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是很多用人单位的必备条件,武术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作为医学生,能在面试中展示特长,展示国术,也是爱国的一种体现。随着武术的广泛传播,武术也可以作为一项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及增进友谊的运动,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
3 结语
武术教育应结合医学生的职业特点,以武德、武术文化、武术价值作为重要思政元素进行价值引领,武术课程中围绕“课程思政”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教学深入,将武术思政元素贯穿到武术教育中去,比如武术比赛、武术问答、武术交流、武术网络自学、微课、慕课等深入引领武术的传统思想,让医学生能学懂学好武术,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做到和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薛欣,高永强.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下学校武术教育的回归与定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5):74-80.
[3] 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探索研究,2018(4):44.
[4] 王延.从儒家视角解读武德之“仁”、“义”、“信”[J].哲学思想,2012,11(7):162-164.
[5] 江华,邢连军.试析武德的文化价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82-85.
[6]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7] 人民网.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8]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9]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