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乃超
关键词:高校后勤 财务管理 问题与思考
后勤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后勤财务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延伸,也是后勤管理的核心工作。做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就要努力探索恰当的模式,以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改进和创新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课题。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呈现了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不同高校按照自身特点和需求,选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管理体制。有的高校按照与后勤集团协议方式继续走后勤社会化,有的高校将后勤保障性服务业务收归学校以后勤处管理方式。
为配合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后勤财务管理模式,如后勤自主管理財务、设置后勤二级财务管理、学校委派后勤财务总监、学校委派后勤财务人员等模式。
(一)后勤管理经费效益弱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的是使其成为市场的主体,财务管理目标通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但由于高校后勤权属于高校的属性,被赋予了很多行政任务,因此高校后勤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在开拓市场、另辟财源等方面缺乏积极性。这些特征导致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模糊。随着新形势下,部分学校将后勤财务核算与管理逐渐收归学校,后勤处的成本与费用意识弱化,经费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调动,经费效益被弱化了。
(二)财务管理及监督职能弱化
由于高校后勤涉及的对象范围广泛而又复杂,各类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具有不同的特点。高校后勤财务机构现行管理水平不高,对后勤业务缺乏深入了解与认识,无法针对不同对象建立各自适合的目标管理方案,导致财务管理难以实现精细化,后勤财务管理未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提升,财务管理的发挥作用领域受限。在针对敏感问题进行监查和纠正的实际操作中,受诸多因素影响,未能有效发挥约束作用,导致其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三)收支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收支预算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后勤经费预算是对后勤经济活动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预算编制环节,后勤收入预算的功能弱化、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强;在预算执行环节,仅对纳入学校拨款的单位和项目进行预算管理,而未对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单位做预算管理的要求;对预算执行缺乏深度分析,预算的执行与经济责任和利益未能直接挂钩,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
(四)成本核算不能反映真实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以来,除饮食经费以独立账套核算外,其他后勤业务纳入学校事业账套,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此核算主要关注经费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其次才关注经费的使用效益,未形成针对性、统一性的成本核算制度。另一方面,存在如后勤保障人员工资由学校负担未分摊到后勤各个实体成本中、学校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由后勤部门无偿使用等,未能做到后勤的全成本核算,不能反映真实的管理水平。
(五)后勤财务人员管理针对性不高
由于多种原因,后勤财务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能力相对不强,后勤财务工作局限于简单的记账报销业务。现有人员主要负责后勤自筹经费(含饮食经费独立账套)和保障性预算经费的日常核算,而学校预算的专项经费由其他核算科室不同岗位的财务人员完成,未能实现对后勤业务的跟踪管理。后勤财务人员在专业性、针对性管理与服务上,不能满足后勤业务的发展需要。
(一)注重后勤经费管理效益
促进经济效益观念深入后勤财务管理各个方面,合理配置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提高经济运营质量。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应为服务最优化和耗费最小化,以其经费管理作为切入点,坚持明确服务学校的方向,立足于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手段,提高师生满意度,并争取将资源的耗费尽量降至最低,妥善处理好成本与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二)完善财务管理及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物资清查盘点制度、财务分析与监督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健全财务监督体系,除接受审计以外,要建立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服务对象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评价。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我检查,重视后续整改工作,督促查找成因,堵塞管理漏洞,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把后勤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后勤财务管理的核算中,运用激励和约束双重机制,提高管理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后勤及下属单位的权责,实现整体战略目标。建立预算评价制度体系,对预算执行进度及存在问题进行追踪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下属单位工作考核内容,运用一定的综合评价方法确定绩效水平,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参与分析,通过建立综合考评体系,来强化预算的考核。
(四)强化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增强人员的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控制,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各项材料仓储信息的原始记录,从入库、分发、调拨、查询、盘点等环节,加强材料管理,实行库存差异分析,将各项材料消耗指标落实到各个环节。建立成本监督检查系统,加大对各部门成本核算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定期考核等手段,确保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加强财务人员专业化建设
对后勤财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加强财务人员思想建设,切实提高人员专业素养,营造肯奉献、高素养、学业务、强专业的工作体系。打造过硬的财务管理团队,与后勤业务部门协同治理,积极主动参与管理,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事后核算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确保高校后勤工作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林琴珍,孙思惟,黄振胜.新形势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及思路[J].商业会计,2019,0(1):119-121.
[2]陈国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实践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04):50-54.
[3]张宛玲.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0):177-178.
[4]彭玉红.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6):145-146.
[5]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高校后勤研究,2011(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