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巨太
2 数学特征
中国是数学的发祥地之一,其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医学一直认定养生保健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原则,中医学理论也应是数的“阳奇阴偶”及“象为主,数为用”的数字抽象象征的体现。古代医学家在积累大量临床经验之后,以数学为理论化手段,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1 古代数学
2.1.1 中国古代数字文化崇拜
对数字的神秘崇拜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中国传统社会生活诸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鲜明特色。
数字神秘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人类对于数的认识。最早正是在对天和地的探索考察中,即“参天量地 ”(《易经·说卦》)的过程中开始发展起来的,而对于数字神秘观念的形成产生极可能是与当时人类对天文学的认识、探索所形成的一系列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谈到自然科学各部门的发展顺序时曾说:“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字才能发展,因此也开始了数字的研究。”
古代的人们在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其最迫切地要想认识和知道的一个是头上的天,一个便是脚下的地。因此“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周易·系辞上》) 就很自然成了古人认识世界的始点。在观天察地的探索中人们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于是便产生了数学。
在先秦典籍中,反映出对于数字神秘观念的记录十分丰富,如“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 ”(《左传昭公二十年》);“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 ”(《国语·楚语下》);“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 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 ”(《灵枢·九针论》)。
这里所涉及的自然数字,显然包含着自然数以外的宗教意味,它丢掉了数本来的意义而赋予它们一些别的意义,使数字神秘化。此外,在先秦文献中多次出现的所谓“五材 ”“五味 ”“六府 ”“六晦”等,虽然所说内容大多是自然事物,但其数字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自然数,而有了其他意义。
对于某些神秘数字的文化崇拜,是人类原始文化与宗教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数字崇拜的起源,很可能是由于原始人在参天量地、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探索中发现某一数字在某些重要事件中多次重复出现,因而认为这个数本身是有某种神秘的灵性。
中国古人对数字的文化崇拜,对社会生活、政治、礼教、哲学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对于中国医学更是意义深远,如气一元论、阴阳二元论、五行、八纲辨证等,这些都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可以说,数字文化崇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鲜明的特色。
2.1.2 《周易》与古代数学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是古代士人的必读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周易》与数学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得益于数学又对中国数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2.1.2.1《周易》与数学起源
数学的起源,有“圣人制数说 ”,例如,《周易·系辞传下》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这段话中,既有体现宇宙自然与人类存在的和谐哲学观,又有“伏羲始作八卦”说。《汉书·律历志》载:“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大备。”
《周易》一书中涉及了“占筮”的内容,筮对数有一定的依赖性。《左传·僖公十四年》说“龟,象也; 筮,数也 ”。而 《说文解字》说“数,计也 ”;《汉书·律历志》说“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 ”。可以看出,筮是一种与数有关的活动。
2.1.2.2 大衍数与中国古代数学
《周易》通过起卦和得到的象、数把天地万物及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了,表现出一种“万物一体”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这种整体性是通过数实现的,实际上是通过对数的大衍 (演算),得到关于天人万物神秘联系的信息,人们可依据大衍的结果 (爻、卦,即数和数表)来决定行为的吉凶悔吝等。这样,一方面,由数推演出64卦,其大衍的蓍草数 (策)为“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周易·系辞传》); 另一方面,由数算出了阴阳,而“一阴一阳之谓道 ”(同前),“道生一,一失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这个生成过程可解释为:“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观物外篇》) 可见数就是生成万物的道“数与道非二本也 ”(《数书九章》)。与 《周易》的整体性思维方法和 《周易》取数观象的说理方法有关,中国古代产生了“万物皆数”的观念。
2.1.2.3 《周易》对中国古代数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运数 ”“取象”是占筮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卦象对 《周易》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周易》思维形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卦象为工具的“唯象思维 ”,全书是以卦象为总领的。64卦的卦象是全书的骨架,观物、取象、比类、体运是以 《周易》作为价值判断的重要方式 (当然象取决于算的结果)。
如前所述,卦都是由阴爻和阳爻构成,所谓卦象即指阴爻、阳爻位置的异同和变化。《周易》的唯象思维,使得不同位置上的数 (定爻的数)具有不同的意义,受其影响,中国古人产生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数学思想方法:以方向、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学意义。最基本的当然是十进位值制的记数法,以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位。其他如,在除法运算中,算筹排成上中下三行,分别表示商、被除数和除数; 在解线性方程组时,不同的列表示不同的方程,不同的行表示不同的未知数; 在解高次方程时,算筹排布位置由上到下表示按降幂排列的未知数的不同次数 (只以文字标出常数项或一次项的位置);多元 (四元)高次方程,则居中表示常数项,向四个方向顺次表示按升幂排列的 4个不同未知数及次数,其余位置表示不同未知数的乘积项等。由于位置的巧妙利用,中国古人在数学中没有使用任何数学符号(包括最基本的等号和运算符号),却取得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数学成就。专门研究数的排布组合问题的“纵横图”也是在这种思想方法指导下产生的。
这种考虑不同位置具有不同数学意义的数学问题和数的排列组合问题,在现代属于离散数学的内容。就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内容——计算来说,是一种数值计算,无论算筹还是算盘都是离散型计算工具,用它们来处理问题,实质上是把问题离散化了。类比于现代数学可以说,与《周易》的唯象思维有关地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数学,又是一种离散数学。
2.1.2.4 《周易》与数学生命科学
1)生命结构。中医、易学、道家对生命结构的认识可概括为“开放的圆形”理论,人体生命的藏象、经络、周天等结构是圆形的动态结构 (非静态结构),生命的气、血、精、津液的运行呈现圆形运动 (非线性运动)的特点,传统炼养方法如 《参同契》“黄道 ”“子午”及内丹三阶段、太极拳等实际上构成一个以心神为控制中枢 (圆心),以心神到各脏器、组织的双向传导为直径的圆形反馈结构,各种圆结构、圆运动是环环相扣、相通的,一个圆可切入另一个圆,因而又是开放的。中医以 《周易》“太极 两仪 四象 八卦”学说归纳认识人体形身结构和生理活动,《内经》进一步发展形成“三阴三阳”及“四时五脏阴阳”学说以阐释脏腑形身及人体生理功能。
2)生命起源与过程。在生命起源上有一种太极阴阳假说,认为太极阴阳是生命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无极 → 太极 → 阴阳 → 五行 →万物的生命发生发展模式与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基本吻合。管小思从六十甲子纳音表和伏羲图的内在联系上探讨生命起源,当两种以上的有机物分别记忆上述两种周期以后,传统的太极五行周期与其互补的经络周期就出现了,生命也就出现了。卢建民等认为太极图为生命过程图式,消化系统分布、肠蠕动及吸收营养过程、大脑思维脑涨落过程、三羧酸循环、血液循环等过程均呈现太极图运动模型。沈晓雄对女子月经周期过程进行专门研究,发现月经节律与朔望月周期呈同步效应,均符合太极图规律。
3)气机、气化。周学胜认为气机及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气机是气化的基础,气化包涵气机,气化作用存在于生命活动之始终,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气机不畅、气化失司是病变的纲领,调理气机、恢复气化功能是治病的根本。吕炳毅讨论了气化、气运、气象、气数等问题。高文豪等从易卦角度分析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形式,认为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即气化由弱转强、由强转弱的过程。董在权认为气的左升右降源于人与天地日月相参之理,源于阴阳五行学说对天人相应的解释。
2.1.2.5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古代农业、畜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客观需要一种计数的形式。因此,作为对世界客观规律描述的《周易》,它的思维取向发展决定了中国古代数学则与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具有直接的功利目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中国古代数学成为一种实用体系:侧重于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因而较少有抽象的命题和纯思辨的推导,通常以现实社会生活的应用领域或常用数学模型为纲,而且是通过十分具体的应用问题——问、答和算法(术)一一表述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实用性的特点。
中国古代数学家论述了上述这种实用思想。西汉数学家刘歆说“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 …… 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圜 (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絫 ”(《汉书·律历志》)。南宋秦九韶则说,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方物 ”“推策以迎日,定律而知气,髀矩濬川,土圭度晷,天地之大,囿焉而不能外,况其间总总者乎 ”(《数书九章》)。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名著《算法纂要》序中有:“遒今南倭、北虏斥于边陲,若何而将将将兵,若何而行师转饷,折冲决胜,焉能无算,编户齐民,征摇通负,当工役繁兴,司农辄为告匮,若何而取之编之,不病国,不病民,焉能无算。”可见,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应用始终是数学的主题,而且中國古代数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从编历到生产,从军事到生活,其应用都是数学研究的目的。为此目的,数学著述多以实用问题集的形式出现,其主要内容则是用以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
2.1.2.6 《易经》数理的发展——河洛理数
河图洛书是易学的主要图符之一,它们以奇妙的数字排列著称,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演绎自然界万物运动规律的工具。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内经》作者大量运用河洛理数理论来阐述和演绎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 1)。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两张具有阴阳五行结构及变化的时空象数图,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河图以白圈为阳、为奇数、为天; 黑点为阴、为偶数、为地,并且以十数合阴阳、五方、五行、天地之象而构成天地合五方、阴阳合五行的象数图形。其中一、二、三、四、五是生数,六、七、八、九、十是成数,生成数是对五行之象的数字抽象,如 《类经图翼》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
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洛书以九个数的奇正偶隅排列而构成九宫图像,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河洛理数蕴含着阴阳动静、生克有度的大智慧。
2.2 中医学阴阳的数学内涵
2.2.1 中医学理论与数学
2.2.1.1 中医学理论中的数
《黄帝内经》开宗明义指出,对人类养生保健,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按照数的规律和数的方法去做。数不仅是数学的数,而且包含着理念、规律、占筮和文化的功能,又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和特定的象征。《灵枢·根结》篇提出“阴道偶,阳道奇 ”,数分阴阳,数又和天地五行等相联系。《周易·系辞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把生动的“象”的世界归纳为“数 ”,把普遍的数由虚到实,并上升为贯穿天地的共同规律的标识。《周髀算经》认为数的特征“无大不综,无幽不显 ”,既可“卦由数起”又则“象为主,数为用 ”。
中医学理论中,有选择地運用数的观念,如 《黄帝内经》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素问·天元纪大论》)。
“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素问·六微旨大论》)。这里的“四时阴阳 ”“五运阴阳 ”“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皆是“数 ”。不仅如此,事实上 《黄帝内经》处处体现了“数”思维,如认为“因时之序”才能“生气通天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四气调神”是养生之要务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于脏腑,《黄帝内经》强调“脏气法时”之论 (《素问·脏气法时论》); 对于发病,《黄帝内经》有“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之说 (《素问·生气通天论》); 对于治法,《黄帝内经》要求“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 ”(《素问·脏气法时论》); 又如 《灵枢·九针论》:“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始于一,终于九 ”。
在中医的其他经典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如 《伤寒论》中的三阳三阴,即“六经”的时序、传变及辨证施治等都与“数”不可分割;《金匮要略》总论,则用“先后病”做篇命题,且设立四时加减法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如 《伤寒论》中的三阳三阴,即“六经”的时序、传变及辨证施治等都与“数”不可分割;《金匮要略》总论,则用“先后病”做篇命题,且设立四时加减法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李东垣 《脾胃论》专门论述人之脏腑和天之四时五运的关系“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形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 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 ”(《脾胃论·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再者,《伤寒论》的“传经”说,也是根据“数 ”; 中医强调处方用药的“四时加减法 ”,其本质也是“以数统象 ”,而不是“以象统数”等。这样的例子,在中医经典中几乎俯拾皆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原创思维中的“数”思维。
中医学除用数外,还用图数,即河图、洛书来表示阴阳、五行关系及人体五脏系列和四时、四方之间的关系,而根据五脏的河图洛书的定位,成为对脏腑特性的规定。如肝脏生三成八,位东方,则主春,主疏泄。据现九会五之加减比例,结果是加少减多 (8 加1 为 9,8 减 3 为 5),故肝不可轻补,如补,补肾即所以补肝 (《医宗必读》)。此外,心、脾、肺、肾的补泻特性也可由五行生成数的现九会五来推导出心当水火相济、脾有升无降、肺宜降逆、肾不可泻等用药原则。
2.2.1.2 中国古代数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医学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宏观科学与当时的医疗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其中古代数学对中医学有很大的影响。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即“天人合一 ”。如古代历法认为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一年有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人与自然界存有共同规律,故人体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穴位。古人把广阔无限的三维空间称为“宇 ”,把时间的长久与短暂称为“宙 ”,“宇宙”这一名词代表着时间与空间紧密相连的时空合一观。“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这种时空合一观在中医学中也有所体现。例如,人体脉象中浮脉、沉脉为空间的不同,迟脉、数脉属时间的变化,并以此作为脉法大纲,阐述其他二十八脉的特点,各种复合脉均具备位置或速度等基本特征,又兼有其他方面的参数,如细脉具有位置在里、下沉和细小的特点。针灸的子午流注理论,主张以日、时的变化,决定某天某时治病应取的穴位。《内经》指出“天地生成,莫不有数 ”,人类的养生保健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其中“数 ”是指宇宙的自然规律,人们应顺应而行。至于五运六气,则可看作是以60年为一个周期,结合历法、气象等因素建立的一种医学气象历法,用以预测疾病和指导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证是中医诊治疾病捕捉的焦点,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然而由于中医的观察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实验室观察,不是通过已有的理论进行逻辑和数学的推理,它对规律的总结是归纳的、定性的。四诊的望、闻、问、切需要医生依靠自身的感官进行判断,辨证也取决于医生的判断能力。中医学阐述的规律虽有一些是定量的,如一呼一吸,脉行四至;人体脏器的大小“皆有定数 ”;迟脉一息脉动三四至,数脉一息七至以上; 代脉止有定数。但微观定量、精确性的不足致使证候的描述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主观性较强,不易被医师所掌握。
2.2.2 用数学模型构建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各个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变化多以语言叙述为主,表达不够形象,难以理解,而且相互关系缺乏量化、准确化,如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生克乘侮等。而应用数学方法,建立中医学概念的数学模型,可使中医学理论的表达抽象化、数学化,易被人们理解。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指导理论,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性,但由于经典的中医学理论对阴阳关系的叙述常用隐喻的形式表达,千百年来,中医学家都依据自身经验,定性地运用阴阳关系来解释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临床实践,以致难以达成共识。要想定量、清晰地说明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关于阴阳学说的数学模型。
2.2.3 提出生命是时间函数的科学命题
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人体也不例外,由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两者组成。空间结构指的是各层次的形体,而时间结构指的是生命过程、节律、周期等。《内经》全书对人体时间结构极为重视,许多篇论皆重点讨论,虽然各论篇成书年代不一,作者又非一人,但其思想主旨是从时间结构的不同内容阐发有机论人体观,提出了关于阴阳终始、脏象经络、四时气化、诊法治则等学说中时间要素的生命特征,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
《内经》概括人的属性時说:“人与天地相参,以四时之法成。”这一特征主要体现于人体的时间之序具有周期节律震荡性的特征,它又与自然之序相一致。《内经》的作者天才地把这种现象称为“藏气法时 ”。这是古人“仰观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 (《易传·系辞上》)”而取得的发现。《内经》又据 《周易·大传》的终始之论,提出关于人体时间、结构的终始规律。宇宙间日出日没,日往月来“终则有始,天行也 ”(《易经通注》),终而复始,普照大地,逐日、逐月、逐年循环不已。人体的时间结构也有如环无端的终始现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也谓:“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内经》似年周期节律除有按四季分四节、按五行分五节的划分法之外,尚有把一年分六节或八节者。一年分六节如 《素问·六节脏象论》和 《素问·诊要经终论》,两篇又有所不同。《灵枢·九宫八风》记述了一年为八节对应八风的划分,从太一常以冬至之日起,间隔三个节气即46日或45日,至立冬日,分别对应肾、大肠、肝、胃、心、脾、肺、小肠。此种划分法,与洛书和后天八卦有联系,《灵枢》之“九针论 ”“岁露论”等与之相呼应。除年周期节律外,尚有似周月节律和似昼夜节律。《灵枢·岁露》指出,月满和月廓空时,人气血虚实的不同变化。此等似周月节律对女性影响更为明显,《内经》称妇女月经为月事。《内经》提出了一日分阴阳、分四时和气血充盈经脉似潮汐的似昼夜节律。《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一日可分阴阳,又有“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等的区别,《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指出,一日内也有如四季的节律,《灵枢》之“卫气行 ”“大惑论”指出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节律。《灵枢·经脉》指出,一日内气血流行贯注十二经脉,自寅时而流肺经,至丑时而流肝经,也似一日之潮汐,昼夜流行,与天同度,终而复始。此论使经络具时间特性,它以此和脏腑一样,可以决定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定百病而决死生。
《内经》认为,人体的时间结和天地相应的“藏气法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以“生气通天”来解释其发生的机制。生气是生命活动能力,通天是和自然之气相通。张志聪说:“凡人之有生,受气于天,故通乎天者,乃所生之本。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故生之本,本乎阴阳也。”这是用具有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来解说人与天地相应,在物质空间上如此,在时序节律上也一样。《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既然自然的大宇宙与人的小宇宙,其日月年都受“日掌阳,月掌阴 ”(《管子·四时》) 的影响,两者应该在时间结构上有一致的节律。《内经》还认为天气主宰地气,天之星辰主宰气候,《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太过表及,上应五星。”故人之五脏也合之五星,法五节,从五运之化,从时间结构来体现其功能的特征。
《内经》关于时间结构的理论是预防养生、预测疾病转归和辨证论治的根基。人的生命有“因天之序”的特征 (《灵枢·邪客》),其“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 ”(《素问·五常政大论》),在认识到“无化代,无违时”的时间规律后,便可“上工治未病 ”。预防养生之要在于“因天时而调气血 ”,在操作上把握好“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要领,便可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藏象经络的时间结构特点,开拓了从时间角度认识疾病的领域。疾病不仅有形体结构的表现,也有属于时间结构紊乱而为病者,其典型者如潮热、五更泻、月蚀疮、阴阳易等,又有多种因素诸如发热等导致节律改变及“定时病 ”和“同步缺失证”等。古代医家还注意到“病遇节发”的疾病现象 (首载于 《巢源·尸法候》),特别是风、痨诸病,在二分 (春分、秋分)、二至 (夏至、冬至)之时发病独多,医家们在“必知天忌”的实践中,提出了时辰辨证的理论,近年又发展了时间药理学等。
综上不难看出,中医学在诞生之初就广泛吸取当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辨哲学的成果,其中包括当时的数学思想,如周易八卦的阴阳消长、河图洛书的五行象数等,对促进中医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实践,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当整个科学领域,包括人文科学在内也广泛而深入地运用数学时,中医学也同样有其必要性,引进现代数学,这是推动中医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3 模型特征
中医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象”思维。实际上中医“象”思维是一种模型思维,它包括了卦爻模型、阴阳模型、易数模型、五行模型等。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本质差别就是“模型论”与“原型论”的差别,两者各有优劣。对中医思维模型的严肃认识是理解中医全貌必不可少的环节。
3.1 模型
3.1.1 模型的概念
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研究对象,通过积累有关的事实材料,根据已经掌握的科技理论,利用模型研究事物、现象和过程,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人类利用模型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战国时代公输般和墨子攻城和防御的器械实物模型,西方如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技术人员的蒸汽动力模型等。到19世纪末技术科学逐渐形成以后,模型受到重视,现已构成科学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核心内容。
所谓模型,是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对研究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描述,是实在的一种近似。模型方法以世界物质统一性作为客观基础。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是辅人的 (辅人律),因此它的发展模式是拟人的 (拟人律),而发展的结果是人机共生 (人机共生律)。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即使最不相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也会在某些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似性,表现为同类、同态和同构。这种相似性是我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建立模型和利用模型的依据。模型从表现形式上,可分实物模型和理论模型。实物模型可以是天然的,也可是人造的。理论模型以概念或公式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一定非要转换成实物的形式。所有的模型和原型比较,都是简化了的,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或某些方面与原型相似。如果完全不同或完全相同,就不称其为模型了。
现代科学研究范围在时间、空间和水平三个方向的维度都在扩展。在时间方向上,研究对象已从现存的自然物延伸到自然物的起源及其演化全过程;在空间尺度方向,从宏观扩展到微观、宇观; 在水平方向上,科技综合趋势日益增强,出现了大科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是极为复杂的大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越来越失去直观性,实验越来越难以直接施于真实对象和系统。而模型方法正好适应这一特点,通过客体的形式化,建立起模型作为中介系统,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获得对真实客体本质特征和演化规律的认识。因此,越是复杂系统,越该应用模型,例如,从瓦特的发动机模型到一台蒸汽发动机的诞生;1994 年美国制成巨大地球模型生物圈2号以研究环境保护; 早在19世纪,美国专利局要求每项设计提供一个模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在1981年以《模型 ——塑造实在的工具》为题出版过一本专集,全面介绍模型在各个专业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建立模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① 模型和原型之间有相似的关系; ② 模型能够代替原型; ③ 对模型的研究应该能够得出关于原型的信息。模型有如下三个特征: ① 双重作用的特征: 即模型既是研究手段,又是研究对象,通过模型可以进行实验。② 模型的互态互动特征: 模型总是处在变化中,模型推动科学发展,但隨着认识的深入,原有模型被修正或淘汰,建立了新的模型,向完善化逐渐逼近。③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在研制模型过程中,要具有想象力,把各种有关理论联系起来,综合为模型。
总之,模型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变化的思维方式,具有认识和预测功能,利用模型方法可以使人们避免经验主义和盲目性,理性地认识事物,推动科学进步。因此,模型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3.1.2 中医与模型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人类是世界万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内经》认为,人为“天地之镇 ”(《灵枢·玉版》),而人身的“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 ”。《灵枢·胀论》认为人养生治病都宜宝命全形,不宜以人做有损伤的实验,因之很早就开展了模拟实验,可以说,中医从《内经》起就建立了多种模型。
古代,医学理论的构建即总结对人体疾病和健康的经验以后概括为理论,在概括时往往借助于当时的哲学思想为框架,这样经验和哲学的结合便成为中医学理论。《内经》理论建立时,正是易学和阴阳五行大兴的时代,以致中医理论中两者并排比肩。其实 《周易》和五行也都是模型,《周易》企图用八卦说明万物变化规律,所创立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是古人自发地利用模拟方法对世界的反映,《周易》的卦和爻是人类历史早期出现的一种关于世界的符号模型。
《内经》的作者在 《周易》象数的影响下,建立了四类模型: 一是通过解剖而视之和以表知里、取类比象等关于人体局部现象的天然实物模型,这种模型属于实体模型中的结构功能模型。二是关于人体整体的混合理论模型,例如,藏象经络学说,既涉及结构功能,又有理论形式的推测,是为混合理论模型。
三是关于六气、六淫病邪的混合理论模型,六气六淫为实在的气候物理因素,但其致病又是一种理论推测,因此也是一种混合理论模型。四是关于五行的普遍系统理论模型,五行已从实物抽象为五类特征,从形象模型已过渡到抽象的符号,以阐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
中医学常用的模型大体上可分为动物模型和数学模型。所谓动物模型法,是以模型 (动物)和原型 (人)之间的生理过程、病理过程、心理过程的某些相似为基础模拟方法,它是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
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人的实验性研究往往受到种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人的心理变化迅速,转瞬即逝,难以捕捉,从伦理道德上来说,实验不能给人在精神和肉体上带来痛苦。因此,为了探索人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规律,常常需要用动物作为模型。
所谓数学模型,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的要求,利用数学这个工具,对被研究对象进行数学上的描述,使其表现为“数学对象”的一定抽象形式,用以帮助人们进行逻辑推理和逻辑运算。也就是说,它是以模型和原型之间所具有的一定数学关系为基础的一种模拟方法,其实质是对描述原型的方程式求数值解。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中医学领域日趋广泛地应用,数学模拟方法也就相继不断出现在中医学的研究之中。
3.2 阴阳模型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思想最早来自 《周易》关于八卦的记载。当时出现的阴阳家,就是以 《周易》中的阴阳理论来解释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我们知道,八卦的符号实际上是一个二进制模型。如果按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排列,就不难看出八卦来源于原始氏族人的计数模型。乾卦的符号是椸,假如在上行加1,就变成兑卦的楃形(3+1=4)。由于八卦不允许三行的任何一行超过2的数,因此,兑卦的上行加1 势必向中间一行进位,逢2进1 余1,于是出现离卦的楀形。祖国医学认为偶数属阴,奇数属阳,兑卦上行二横,原是偶数,属阴,上行加1 进位,变为奇数,属阳。离卦上行加1,变成震卦的椻形,震卦上行加1,成为巽卦的椼。上中二行由震卦的偶数、属阴,变成巽卦的椼形,奇数,属阳。巽卦的上行加1,由奇数变为偶数,于是出现坎卦的椾形,坎卦上行加1,变成艮卦的楁形,艮卦上行加1,变成椺形的坤卦。原始氏族人对二进制模型的认识和应用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仅仅由于他们对自然数认识的幼稚,而是从自然现象中归纳出来,竟构成了东方哲学的基础。譬如,太阳和月亮是我们视野中,肉眼看起来最大的星球。抬头见天,俯首见地; 雌雄鸟兽成双成对地飞翔玩耍; 人类也分成男和女。这些是原始氏族人司空见惯的事例。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近代有的原始氏族对“8”以上的数就数不下去了,认为“3”代表多数。可见,阴阳八卦的二进制,是上古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个有用的数字工具。这既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对自然数认识的局限,又促使他们充分运用二进制的模型。因此,《内经》的作者自然而然地将这个模型应用于医疗实践,作为解释人的正常生理和异常病理的变化过程必及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手段。例如,三爻皆阳,乾卦代表天,象征阳,它的三行都是奇数,是阳的量最充足的表现。坤卦代表地,象征阴,三项都是偶数,是阴的量最充足的表现。八卦又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按照运气学说理解,冬至日是土水之气,阴与阳为5∶1,夏至日是金木之气,阳与阴是 5∶1 (图2,图 3)。
中医学还以阴阳的奇偶数解释生与长的关系。认为偶数为生,奇数为长。这可能是从动物的雌雄交配产仔,男女结合生育中得到启发而归纳出来的。偶数2是生的条件,奇数1 是长的趋势。古人还以奇偶数的概念,规定了“制方之道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 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 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考虑对药物的煎制,就寓有选用偶方之意。无论汗、吐、下或温、补、消等,都有太过不及之虞。这里提出,病在近所用奇方、病在远所用偶方、发汗不用奇方、攻下不用偶方的见解,有一定参考价值。奇代表快速、多变、转瞬即逝。如军事上的奇兵,它来势迅猛,行动神速,但不能持久。偶代表稳定,相对静止,如木偶,少活动,少变化。所以,权衡方子组成的奇偶,扬抑药物性味的偏胜,为医生提供驰骋医艺的又一天地。适用二进制的奇偶模型,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学术思想,并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从伏羲八卦图对八种符号的排列顺序就可以说明,它的运行路线类似“S”形。这和中间的阴阳太极图所要说明的一样,事物运动变化的一般形式是波浪形的,虽然文王八卦图对八种符号的排列顺序和伏羲八卦图不同,但是它的运行路线也说明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形的。
3.3 陰阳思维模型
从古人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可以看出他们在利用阴阳学说研究自然界和人体时,心目中是有一个模型的,画在纸上的是太极图,即太极图阴阳模型,这就是一个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不是认识的物质手段,它是客体在人们思想中理想化的纯化的映象、摹写。思维模型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出来的,并且运用它在思维中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演算和“理想实验 ”。人们建立思维模型的主要原因是现实客体的复杂性。任何客体都有数不清的特征,无穷的层次,本质和非本质的联系交织在一起,大量的偶然性现象掩盖着必然性的规律性的本质。为了摆脱各种次要的非本质的偶然性的外部联系,从纯粹形式上抽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往往采用思维模型 (语言、符号、图表等手段)这是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
3.3.1 中医阴阳整体辨证思维模式的原始模型
从春秋开始的中国哲学长期以来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内经》的作者汲取了古代先哲的这种思想对人体生命的认知,经历了从实体解剖到理论构架,从“原型”到“思维模型”的发展过程,最终采用了“思维模型”的方法。
古人认为人体和自然界万物一样充满“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用阴阳模型阐述人体的组织结构时: 上部、头部、体表、背部、四肢外侧为阳。下部、腰腹、体内、腹部、四肢内侧为阴。手足三阳经为阳,手足三阴经为阴。五脏按部位、功能又可分阴分阳,可以层层划分。“阴阳模型”用以阐明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辨证、治疗原则及药物的性能等。
古人在医疗实践中,发现有的脏器虽然形状不同、结构上没有联系,但有相同的功能或性质,于是把它们归为一类。阴阳模型至迟在西周末年已大体形成,是中医的最基本的模型。它对脏器分为两类,一类为阳,共有六腑; 一类为阴,共有五脏。虽然六腑大小各异,但同具有阳的性质; 五脏轻重不同,但都具有阴的性质。而且这种性质与自然界相通,天人相应,互为一体,从哲学的层面到具体学科的层面一脉相承,在这种思维模式指导下产生的阴阳思维模型,具有哲学范畴和医学具体学科的双重意义。它的特色是整体性和辨证的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 古人的阴阳思维模型是以定性为主,常常忽视对量的要求。其实在阴阳太极图模型中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内涵,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的领域。
3.3.2 中医“天人相应”的人体阴阳模型
3.3.2.1 太极图是宇宙模式图
太极图标志着宇宙万物的化生和演变,也象征人体生命曲线。人与自然是相顺应的,太极图反映了宇宙日、地、月三者的阴阳消长规律,亦为人体阴阳盛衰消长的象征。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是阴阳由阳始生、阳渐盛、阳盛旺到阴始生、阴渐旺、阴盛季的消长转化阶段,人体的养生防病遵循着此原则。
《周易》太极阴阳合抱,黑鱼头为老阴,象征冬季; 白鱼尾为少阴,象征秋季。肾为正北方,对应冬气,冬至寒冷,阴极 阳生。肝位正东方,对应春气,春气温暖。心位正南方,对应夏气,夏至炎热,阳极 阴长。肺位正西方,对应秋气,秋气凉燥。冬至以后,阴渐消,阳渐长,夏至以后,阳渐消,阴渐长,如是,时空和脏象结合,形成了“阴阳 — 四时 — 五脏”相关理论,这就是中医脏象时间模型的由来。
3.3.2.2 《内经》人的概念
《内经》中人的概念有两个,模型人和原形人。
1)模型人,是指用哲学的思辩模式指导下建立的用以解释人的生理病理的模型,《内经》的大多数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采用了先秦时代“气一元论 ”,作为认识论的根据,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这里的“气”是指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身,它既不是人们主观观念的产物,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精神性的东西。这种“气”又可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互相作用、互相斗争的结果 ——化生自然万物。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因此,内经的作者受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人体内部进行详细了解的情况下,只好采用思维模型的办法,对人进行一个总体的把握建立了人的思维模型——模型人。
《内经》采用“模型”的思维方式,即依据一种抽象出来的理想模型 ——阴阳五行模型,从功能虚体出发,建构人体生命体系。
2)原型人,是指生物体的人,即现代解剖学意义上的人。在 《内经》的部分篇章中人们也看到了采用解剖手段探究人体、认识人体的研究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余闻上古之真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 ……”其中“论理 ”“列别 ”“端络”即是一种解剖观察。《灵枢·肠胃》还记载了触剖的实例,指出人体食管长度与大小肠长度的比例约1∶35。《素问·刺禁论》指出针刺部位及其后果,说明已有相当的解剖生理学知识。《难经·第四十四难》等篇记载了脏腑的大小、长短、容积、重量等具体数字。可见《内经》作者对生命的生物学的认识深度,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当时条件下的解剖实践和取得的成果。
《内经》认为人源于父母,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 何者为神?岐伯曰: 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基,基础,在此指人体胚胎形成的物质基础,即母之阴精血气。楯,栏槛,引申为捍卫和遮蔽。全句意为人体胚胎的形成,全赖父母精血阴阳两性结合而成,即以母之阴血为基础,以父精所化阳气为护卫,阴阳互用,促成了胚胎的发育生长。作者认为人体胚胎的发生,全赖父母精血的结合。以阴阳之理论之,则父母精气阴阳交感,阴为基,阳为用,生发滋荣,胚胎乃成。
模型的最终确立,中国古代人们似乎又放弃了对人体内部微观结构的探索,走上了另外一条寻找真理的道路。那么,为什么中医不选择原型而选择思维模型呢?这涉及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科技水平的局限。对原型人的解剖只能是尸体,生命活动已经停止了。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尚无办法从死体上研究内脏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而有着生命活动的活体却又因为内脏“藏居于内”无法直观地看到内脏在生命活动中的各自作用。第二,历史条件的局限,对生命体的敬畏。“身之毫发,受之父母 ”,人的躯体是父母所给予,人们对生命的起源、现象等好奇而感觉神秘,认为是神秘不可测的力量在支配人类,因此,思维模型成为人们揭示人体奥秘的最好方法。?虽然一切模型都含有理性的因素,《内经》中提出的以阴阳为代表的古代思维模型,在认识人体生命时,解决了很多当时如采用别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仍存在很多非理性地、机械地照搬和推想的缺陷,从而与原型产生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发展或突破这种思维模型就成为中医如何发展的关键所在。
3.3.3 阴阳与八纲的关系
3.3.3.1 八纲源于阴阳
《内经》利用模型进行中医阴阳理论的学术探讨,哲学的阴阳在医学家的手里为了满足医疗实践的需要又分为三阴三阳,张仲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六经辨证理论,完成了模型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过渡,奠定了中医系统理论的思维模式的基础。
在明、清两代,一些杰出的医家,如张景岳、程钟龄、江笔花等,他们从六经辨证中抽出阴阳两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当时受到医家的重视和欢迎。后来又加以发展和完善,才成为现在的八纲辨证。
3.3.3.2 关于八纲
中医学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辨证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八纲辨证。八纲,就是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个辨证纲领。能较为突出地反映出中医的辩证法思想。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即任何一种疾病,从大体病位来说总离不开表或里; 从基本性质来说,一般可分为寒与热; 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主要反映为实或虚; 从病证类别来说,都可以归属于阳或阴两大类。因此,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尽管极为复杂,但运用八纲对病情进行辨别归类,则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所以八纲是辨证的纲领。其中,阴阳是主纲。《内经》中并无“八纲”这一名词,但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具体内容已经在各篇有散在性的论述,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
八纲属于思维辨证,是通过分析、分类、归纳等方法,把四诊中所收集的纷繁的体征、脉症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分析,將证候概括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类型,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后世医家在 《伤寒论》的基础上,经过临床诊疗实践,不断总结,逐步发展和完善,使之成为各种疾病辨证的总纲。
到了明代,八纲辨证的概念与内容,已为许多医家所重视和接受。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中有“阴阳篇 ”“六变篇”之称,即所谓“二纲六变”并以二纲统六变,他说:“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其将二纲六变作为辨证纲领的观点。因此,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者作为辨证的纲领,实际上是形成于明代。
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和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进行概括和分类,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分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所以,八纲辨证中,阴阳两证又是概括其他六证的总纲。此外,八类证候也不相互独立,而是彼此错杂、互为交叉的,体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
3.3.3.3 阴阳与八纲的关系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 ”。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
六纲可分属于阴阳,故八纲应以阴阳为总纲,如阳证可概括表证、热证、实证,多见于正气旺,抗病力强或疾病初期; 阴证可概括里证、寒证、虚证,多见于正气衰,抗病力低或疾病的后期。
尽管病证的表现甚为复杂,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纲归纳为寒热、表里、虚实的三个对立面,并可用阴阳两纲来概括它,故阴阳又为八纲的总纲。这样,就可以概括病人整体证候表现,可执简驭繁,灵活运用,以指导中医的实践。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又为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它适用于内、外、妇、儿各科,也同时适用于正骨、眼、喉、针灸、按摩等科。
总之,八纲的原理受到阴阳思维模型的思维模式启示,只不过它作用的对象更具体一些,主要是人的疾病的状态,特别是对人的病理情况的辨证,基本上从哲学的层面下降到具体的医学层面,以医学的临床辨证为主要内容。八纲阴阳是中医阴阳的代表,真正具有中医的特色。
3.3.3.4 三阴三阳
1)自然界的三阴三阳运行规律。三阴三阳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大特色。《黄帝内经·素问》论述三阴三阳的篇名叫“阴阳离合论 ”,这就明确指出了三阴三阳与“阴阳离合”密切相关。什么叫“阴阳离合 ”呢?
《史记·历书》说:“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说明三阴三阳的划分是以一年中阴阳气的盛衰变化为依据的,三阴三阳表述的是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 少阴之上,名曰太阳; 广明之下,名曰太阴;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如图4、图 5 所示。
三阳之开、阖、枢,为什么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从图4、图 5中可以看到,太阳在东北方,冬至过后,正是阳气渐开之时,故为阳之“开 ”; 阳明在西北方,阳气渐收,藏合于阴,故为阳之“阖 ”;少阳在东南方,夏至太阳回归,阴阳转枢于此,故为阳之“枢 ”。三阴之开、阖、枢同理: 太阴在西南,夏至以后,阴气渐长,故为阴之“开 ”; 厥阴居东向南,阴气渐消,并合于阳,故为阴之“阖 ”; 少阴在正北方,冬至阴极而一阳生,故为阴之“枢 ”。
2)《内经》对人体“三阴三阳”的认识。《内经》“三阴三阳”理论,是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的基本模式。人居天地气交之中,必参天地而应阴阳,人亦有三阴三阳。《灵枢·经脉》篇用三阴三阳命名十二经脉,以通过标举于外的经脉去认识深藏于内的脏腑本质,所以经脉为标、脏腑为本,如肺与脾为本,手足太阴经脉为标。自然,肺不等同于脾,但两者经脉中的阴阳之气等同,所以“上下同法”皆为太阴,余气同法。这样,三阴三阳在自然界为天地之标气,在人体为脏腑之经脉,人身“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 ”。
标本阴阳,有异有同。标本异气,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阴必阳、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体现。本气的寒热阴阳未达到“重 ”“极”的阴阳转化程度,则表现为标本同气; 反之,标本异气。况且,“天地合气”是一个“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的过程,寒与水合,“重阴必阳 ”,化生太阳之气; 热与火合,“重阳必阴 ”,化生少阴之气。即使标本同气,也不是说标气完全等同于本气,言标与本,犹言树之花叶与根木,花叶生于根木却不等于根木。人身亦然,经脉内属脏腑却不等于脏腑。
标本不等同于本气,它有自身的物质属性和运动属性。其物质属性,根据“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概括为三阴三阳; 其运动属性,《素问·阴阳离合论》概括为“开合枢 ”,太阳太阴为开,阳明厥阴为合,少阳少阴为枢。开与合相反,枢与开合相成,它们离则为三,合则为一。这种开合枢的运动属性对其本气的气机运动有制约、协同、调和作用。太陽之开对其寒水之闭藏、厥阴之合对其风木之疏泄,均有制约作用; 太阳之开对其湿土之运化、阳明之合对其燥金之收敛,均有协同作用; 少阳少阴之枢对其火热之炎上,均有调和作用。标气对本气的这种制约、协同、调和作用,是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物质运动的自稳调节机制。
标与本不等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只是本的表识符号。《内经》言三阴三阳司天,并非指其“开合枢”有司天正纪的作用,而是指三阴三阳所代表的六气司天,其司天正纪所反映出来的时化、司化、气化、德化、布政、气变、令行和病之常,都体现天之六气的性质特征。特别指出,凡六气司天、在泉及五运太过不及,都可使六气变异而产生六淫。六淫侵袭人体,使人体发生六气性质特征的病理变化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脉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可见,三阴三阳既代表正常的六气,又代表异常的六淫。
可见,《内经》里有关“三阴三阳”是一个高度概括、全面论述天人相应的理论,其核心是标与本,《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弗损; 察标与本,气可令调; 明之胜复,为万民式; 天之道毕矣。”
3)气的运动“开合枢”。《内经》提出三阴三阳开合枢的理论,将人体看作是三阴三阳的时空定态结构,以三阴三阳、阴阳离合的理论来说明人体生命空间的阴阳结构与宇宙时空定态结构的关系。《素问·阴阳离合论》描述了人体的空间阴阳形态。谓:“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 ……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 ……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 ……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 ”,又说:“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 ……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 ”。文中以天地空间的阴阳为准,以接触日光的多少为度,将人之形体划分为三阴三阳六个区域。人体的外、前、上为阳,内、后、下为阴。这样人体就成为一个立体的阴阳太极模型。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063210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