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甜
摘 要 我国的饭圈亚文化肇始于韩国粉丝文化。粉丝间的组织框架和运作方式,在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助力下得到极度发展,形成饭圈亚文化。饭圈内部奇特的语言方式、行为惯习和文化特质,弥漫着浓厚的泛娱乐化气息,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黑粉、私生饭等病态现象的出现,流量至上的风气,严重扰乱了中国影视业;饭圈内言语暴力、人肉等行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而圈内管理混乱,一些人利用饭圈独有的“群体性孤独”获取大量利益等。消除饭圈亚文化危害,不仅要使青少年粉丝群体摆正自身的观念,也要使各类平台担当起社会责任;尤为重要的是,新型主流媒体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正是引导饭圈亚文化走向良性发展的三条路径。
关键词 饭圈;亚文化;危害;引导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08-0088-
1 饭圈文化与粉丝文化
饭圈文化与粉丝文化是有明显的分野,粉丝群体主要是各自行动,单独行动,主要建立在“自我投射”的心理机制上,对象泛化运动迷、剧迷等都可以泛称为粉丝,饭圈是在粉丝的基础上,其对象流量偶像群体,伴随着养成系造星模式,通过偶像的日常的点滴以及网络上的虚拟互动等,与爱豆建立起亲密的心理机制[1]。也特指喜欢某一明星或者组合而聚在一起的群体。
2 KPI:饭圈的内部绩效考核
KPI原指公司内部绩效考核指标,饭圈内部组织结构借鉴这一模式,形成独特的考核模式。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各种沉浸感和参与感的社交平台为粉丝接近偶像提供了可能。
2.1 迷惑的语言
尼尔·波斯曼提出:“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2]饭圈语言是网络语言独特的分支,伴随社交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粉丝出于内部交流沟通的需要,出现了独特的语言。其用语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原生词的衍生,二是英文缩写,三是外国传进来。
2.2 迷惑的行为
饭圈的内部活动也是流量艺人的必需品,也就形成了独特的等级和贡献机制,打榜、控屏、反黑、应援、宣传及公益活动是其主要的活动。
1)打榜:为自家艺人维持在音乐榜或者其他各大榜单的名次,维持数据及话题热度。
2)控屏、反黑是现当下饭圈的主要日常活动之一,主要是控制屏幕内容,引导舆论走向。
3)应援:是指粉丝群体在线下线上为自家爱豆做出支持性活动。
4)宣传、公益活动:线上、线下为自家爱豆进行宣传,地铁站等公共场合是其线下阵地。
2.3 迷惑的文化氛围
饭圈身份的认同,内部的归属感已经成为饭圈核心凝聚力,当粉丝加入某一群体时,饭圈内部独有的语言、内部管理组织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文化氛围。粉丝个体的异质性以及粉丝群体的群际互动,“唯粉”“男友粉”等饭圈内部新型文化出现[3]。
3 野蛮式生长:饭圈的危害
3.1 饭圈“娱乐至死”时代的表征
尼尔·波斯曼认为一切公共话语都是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这个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2]。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微博上明星动辄上千万的转发量。
1)催生黑粉、私生饭等病态行为的出现。黑粉指恶意抹黑偶像的粉丝群体,私生饭指时时刻刻跟踪明星、偷窥爱豆,侵犯隐私权等行为的粉丝,这些都是一种病态行为,干扰了明星的正常的生活,致使网络言语暴力、人肉等畸形行为更甚触犯了法律底线。
2)助长中国影视行业流量至上的风气,促成青少年价值观的不良发展趋势。流量就是数据点击率,各视频网站的点击率通通都与商业价值有关,投资人、广告市场都以此为标准。一些没有实力、演技的演员依靠流量利用流量数字为自己镀金,一部分缺乏创意作品,依靠流量,利用饭圈炒热度、做宣传、控制数据,使资金快速回笼。甚至出现饭圈文化绑架票房,试图影响影视消费。同时,青少年价值观、世界观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3.2 饭圈亚文化的“群体性孤独”
一方面,以“00后”为主体的一代是新媒体文化中生长的起来的“网生代”,城市化、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正在瓦解,社会愈发呈现出“原子化”现象,在“原子化”社会里,人际关系疏离,媒介数字化生存形成了“群体性孤独”,使得这代的青年群体有着独特的代际情感结构、自我认知和文化经验[4]。饭圈也是圈层化传播,有着自己内部的群体世界,偶像与粉丝的伴生性愈發强烈,饭圈有了盲目性这一特点,部分人利用饭圈制作“群体性孤独”,一味追逐利益,被资本逻辑所绑架。
另一方面,群体性孤独也体现在粉丝内部独特的情境,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情境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梅罗维兹提出了情境也是一种信息系统的论点,戈夫曼把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比喻成舞台,在这一场景内的人都是演员,演员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梅罗维兹提出传统以地点为分界线的自然场所来划分“前台”和“后台”区域,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自然场所变为人们以接近信息的机会为焦点,不同的行为取决于不同的情境分离[5]。饭圈内部处于特定的情境,在这一信息型式中的独特的语言、行为、文化氛围成为与其他情境区别明确的界限,获得一种身份归属感,这种风格形成粉丝之间的抱团,在粉丝群体之间所有成员都被同一意识所控制,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凝聚力,产生独有的群体。这一群人,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全都转到同一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一种集体的心理[6]。不同的粉丝群体之间的敌对现象、圈外观点的绑架现象等行为不能被圈外人得到理解,形成“群体性孤独”。如周杰伦、蔡徐坤打榜,“后台”区域是周蔡的粉丝群体,“前台”就是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上的打榜行为,两个粉丝群体互相争夺流量,圈外人事不关己,而饭圈群体处于自身所在情境中。
3.3 饭圈内部管理乱象
1)饭圈内部沉默的螺旋。饭圈有着完善的等级规则,内部形成阶层划分,普通粉丝只有少部分话语权,少部分核心粉丝掌握着圈内大部份的话语权。诺依曼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现象,“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用人们害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的态度[7]。当个别普通粉丝有不同的意见出现就会遭到围攻,久而久之,形成了沉默的螺旋。
2)饭圈应援暧昧不明。应援会为粉丝代言,各种理由的集资应援层出不穷,数额从几万到几千万,但往往资金去向不明,账目混乱,一旦出现状况,执法部门管理难度大。如某粉丝后援会发起9万元做应援活动,资金却用途不明。
4 饭圈亚文化良性发展策略
平台需担当起社会责任。饭圈活动分为线上线下,微博、豆瓣、贴吧等社交媒体平台是沟通明星以及粉丝的桥梁,是粉丝与粉丝之间形成凝聚力的手段。粉丝的语言需要通过媒介平台传播,粉丝打榜、控屏、反黑等应援偶像的行为,皆通过媒介平台得以实施,所以平台应担起引导饭圈文化的责任。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网络平台虽然有所行动,但毕竟是资本不可能完全放弃利益和热度,远不能起到真正的规范引导作用,还需要社会营造出一股健康的风气,积极宣扬正能量的偶像形象,引导饭圈走向正确价值观,尤其是青少年粉丝群体,建立饭圈文化风险防范机制。
粉丝自身观念的摆正。对于年轻的一代人来说,试图需求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社交关系,而饭圈文化能够提供保护、陪伴、抗争等情感,满足了深层次的情感需要,这种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变化,正是饭圈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粉丝的价值觀塑性的根源,我们可以从这个基础上来引导青少年粉丝群体。
参考文献
[1]姜雯嘉.传播视域下的“饭圈文化”探析[J].东南传播,2019(6):51-53.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出版,2015:18,84.
[3]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9(5):64-72.
[4]孙佳山.饭圈的“群体性孤独”由何而来[N].中国青年报,2019-09-12(002).
[5]张咏华.媒介技术: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3-127.
[6]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15-16.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