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自我,两个清华园

2020-07-04 03:21沈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采莲清华园荷塘月色

沈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的借景抒情的散文。情绪复杂,呈现于所写景物之上,让人品之,或见忧愁,或见喜悦,或喜中有愁,愁中有喜,悲喜参半,形形色色,带给读者许多感慨。本文起笔于“颇不宁静”,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过渡,最后收笔于“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形成了“愁起愁结愁过渡”的基本框架,并在其中直面了一个平时不能发现的真正的自己。以至于文中所呈现的清华园,所呈现的荷塘月色,与往日相比完全是另一番美景。说《荷塘月色》呈现给读者两个自我、两个清华园,是一点没错的。

朱先生起笔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想要借荷塘月色之美来消解心中的哀愁是无疑的了。那么朱先生为什么会在“那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呢?

朱自清是“十分清醒”的。他清楚地了解这个时代的形势,清楚其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并清楚自己的选择。而这些也正如同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的签名,在当天的日记中,朱自清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此虽只为精神上之抗议,但决不应逃避个人责任。”所以,我们说朱自清固然难以逃离时代的漩涡,但在重大选择面前,他从未优柔寡断,畏首畏尾;他心里“颇不宁静”,他的忧愁,绝非仅仅时代的原因,因为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有待发现的自我。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情绪的多次变化,其原因都指向了他另一个自我对于自由的追求:“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所以,朱自清想到了什么?

梁元帝的《采莲赋》中极写了一群漂亮的少年和美貌的少女在春末夏初摇着小船脉脉传情的画面,生动、活泼而又情意绵绵:“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而《西洲曲》引用的几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写女子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两首曲子,两个场面都有一种宁静、安详、和平、愉悦的氛围,而这些,无不是作者在褪去白天的社会角色之后,借着月光表达的对理想的追求。然而,这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是很难达到的,所以作者的心情只好又重归于不平静了,而且似乎更甚。

再来看清华园白天的荷塘:“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幽僻,寂寞,阴森森,甚至有些怕人的景象折射出作者于白天背负着种种身份的内心世界,那个自我是压抑的,是迷茫的,是寂寥的。于是,同样的一条路,同样的一个荷塘,在重重身份制约下呈现出来的景象是完全不同的。

可以说,《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 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

猜你喜欢
采莲清华园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我不要分享你的快乐
荷塘月色
对门
清华大学之“清华”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