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企合作培养工匠精神路径的探析

2020-07-04 02:24秦补枝
关键词:工匠精神校企合作

秦补枝

【摘  要】为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职杰出人才,论文从校企合作对杰出人才的重要性和校企合作在实践过程的难度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对工匠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几方面提出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提供帮助。

【Abstract】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er vocational outstanding talents with craftsman spiri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the outstanding talents and the difficult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the craftsman spirit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craftsman spirit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schools and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匠精神;路径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raftsman spirit; path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4-0160-02

1 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面向市场、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高校毕业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事业的继承人,因此,高等教育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理论教学加实践教学,特别在大学本科院校,理论教学比重更大一些,这样往往会造成教学大纲多年不变、教学内容不更新、实验设备破旧、实验方法落后、技术不先进等缺点,造成学校所学知识和社会先进技术脱节,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所以,许多高校不断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反思,对新教育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摸索,探索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高职院校,比较流行的就是校企合作、校企融通等方式[1]。有的学校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有的学校采用学徒制的形式,在校企合作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有利于培养工匠或技术能手。

2 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2.1 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机制

在实施校企合作时,往往学校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是模糊的,没有形成规范的文件或协议,缺少双方的沟通,在政策上、法律上政府或行业也没有制定一些规则,加以引导和规范合作双方的行为,多数是学校热情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主动向企业输送毕业生,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往往是招工的需要或补充劳动力的需要,这样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管理上缺少沟通互动,彼此平时往来较少,相互影响有限[2]。企业仅为招工、学校仅为就业进行的校企合作,往往造成学校的就业率提高了,但是就业的质量不高,稳定性差,跳槽率提高。

2.2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非常困难

目前进行的校企合作,多数是学校定向为企业输送毕业生,企业承担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实习考核结束后,企业根据需要择优录用学生。对于一些小企业和知名度不高的企业,合作起来比较容易,但对于大企业来说,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学校来说,希望能够和企业深度合作,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尽量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希望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或承担一部分专业课的教学活动,校企共建实训场所,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但实际能够做到这样深度合作的很少。

3 工匠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强调,“职业教育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工匠精神就是将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等多种特质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从古到今我国流传了很多工匠精神的典范,如鲁班学艺、庖丁解牛等都反映了工匠精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制造2025,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著、创新成为更多人的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3]。举起工匠精神的旗帜,就是营造社会氛围、累积心理沉淀、提升实业精髓。

4 校企合作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

4.1 政府主导,企业、学校共同完善校企合作的计划和方案

成立由政府机关主导,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机构,根据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和培养计划,结合企业需求合理制定合作项目,明确每一方的责任和义务,规划学生的详细培养方案、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確在培养期内达到的目的,并且制定一系列的考核方案和要点来检验是否达到培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校企合作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