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摘要: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辨能力的体现,也是反映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将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进行整合,提升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辨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分析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缺失的原因,探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路径,以构建写作思辨一体化教学模式,为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184-02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教育的核心,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关键。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渗透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写作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双丰收。
一、思辨能力及其影響因素
1.思辨能力内涵
思辨能力即能依据一定标准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能力。思辨能力是认知能力与情感特质的统一体,涵盖推理、分析、评价、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能力和性格特征。大学英语思辨能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文本的批判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英语写作过程是通过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写作的立意、构思都与思维密切相关,写作需要根据已有的词汇进行句子、段落的构建和过渡,以使表达更灵活,这一切都以思辨能力为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英语写作水平与学生的思辨能力密切相关。
2.思辨能力的影响因素
思辨能力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从主观因素层面上说,学生知识积累不足、阅历少,会导致判断的片面化、表面化。刚升入大学的学生,其知识还处于记忆和理解的初级阶段,思辨能力也比较弱,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对日后的学习甚至职业生涯有一个正确的规划。从客观因素层面上说,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及能力不强,思辨能力难以形成。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此外,学校未开设思辨类课程,未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也未能在教学中渗透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缺失的原因
1.学习方法不当
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集中体现,学生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对教师的讲授产生质疑,按照教师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观点,也不善于独立思考,写作的方法主要是对万能句型或模板的复制,内容没有创新,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写作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英语写作也没有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讲授。写作与精读是大学英语的两个重要部分,但写作课时安排不多,学生写作训练时间少,对写作缺乏认识,使思辨能力提升缓慢。
3.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写作理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文章,然后让学生仿写,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被动学习,难以发挥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写作形式,对写作内容和写作思维不太重视,导致学生在写作时仅靠记忆的单词或句型拼凑文章,通过对范文或模板的机械模仿完成文章写作,难以实现思辨思维水平的提升。
4.评价方法不合理
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英语写作能力评价,也以等级考试题为主要标准。在考试压力下,学生的写作多以考试命题模板为标准进行作文的硬性组合,使作文写作不深刻,没有新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习惯于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侧重学生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忽视文章的逻辑性和新颖性,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只关注是否准确,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思辨能力培养路径
1.明确教学目标
英语写作是对理由、证据、判断和逻辑进行整合的过程,写作时需要谋篇布局。在下笔前,要阅读、理解、摘录、整理大量资料,通过质疑构建写作思路,使写作更清晰、更具条理性。而确定写作教学目标是重中之重。目标是课程的灵魂,要将思辨能力培养列入写作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写作与思辨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写作的标准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逻辑、语言准确;思辨能力要求学生的思维具备清晰度、相关性、准确度。二者有较多重合之处。英语写作是思维表达的过程,如果思维的相关性不强,会导致写作时论点不明确。要将思辨能力中的清晰度、相关性、准确度列入写作目标中,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能够参照思辨能力标准拓展思路,修改文章,以提升思辨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提升与大量阅读密切相关。要写出好文章,必须有大量阅读做基础。如果在写作时无话可说,说明没有对写作主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深入研究,会导致写作内容空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大量阅读开阔视野,以提升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辨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素材,在写作时可以根据写作主题要求随意调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记忆词汇、语法时融入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通过语言、文化和思维三位一体掌握英语写作技巧,提升思辨能力。另外,在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写作主题,在对思维导图的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收集不同的观点,并整理归纳成自己的写作素材,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从多角度进行写作研究。
3.拓展教学内容
要将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写作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可以基于思辨能力培养设立思辨思维训练环节,并将思辨能力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很多大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对事件细节的描写,写作内容抽象,说理性强。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写作精确度的引导,实现写作的具体性和新颖性。对于写作偏题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思辨的相关性分析,以提取自己写作素材的关键点。学生写作时出现的口语化问题,教师加以逻辑性引导,使学生理清写作内容之间的关系,做到写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教师更关注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忽视学生写作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写出有见解的文章。运用过程教学法突出写作训练和写作思维的培养;同时,教师要将自己的引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的写作全过程。
应用过程教学法。在写作前,教师布置题目给学生,学生利用課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教师设计一些利于学生思考的活动,如思维导图、头脑风暴、小组研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动脑筋,抒发意见,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学生的作文完成后,要通过小组形式按照标准对其作文进行评价,学生在小组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在小组评价与修改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可以提升思辨能力。总评价由教师在阅读后给出,教师在评价后要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反馈,要关注语言质量、逻辑思维和中心思想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完善评价体系
学生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产生一定认知,教师完善写作评价体系,通过过程性评价和修改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培养思辨能力,在学生完成写作后,通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思辨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性评价能有效激励学生写作,评价可以包括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同学互评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评价使学生在语法应用、语言表达、逻辑组织等方面夯实基础。教师可以依托专门的作文修改平台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精准评价,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批判性评价督促学生反思自己,学生通过写作,修改,自评、互评、师评对自己的写作进行理性反思,再从文章立意、结构、语言使用等方面进行升华,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确定为写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也会反过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河,林芸.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2):92-97.
[2]刘玉梅.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9(16):178.
[3]王湘霁.大学英语思辨性写作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5):77-81,94.
[4]王卫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文学教育,2019(11):60-61.
[5]韦哲伊.浅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文艺生活,2018(12):232.
[6]金晓宏.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路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2) :134-139.
[7]任怡霖.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8(1):53-54.
[8]陈梦宁.浅谈大学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7(27):107.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