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对大学生党员行为规范的影响

2020-07-04 02:49李翠翠
现代交际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行为规范红色基因大学生党员

李翠翠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孕育凝练出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作风等的总称。红色基因具有思想引导和文化育人功能,能丰富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传承红色基因,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党员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有助于大学生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有助于大学生党员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提升道德素养。

关键词:红色基因 大学生党员 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D267.6 D642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148-02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有生力量和新鲜血液。中共中央组织部《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05.5万名,其中发展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党员92.2万名,占44.9%,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红色基因内容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对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基因概述

(一)红色基因的内涵

红色基因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的一个高频词汇,足见其重要性。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我们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关于红色基因的内涵,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红色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颜色,但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红色基因中的“基因”二字,也并不是指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孕育凝练出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作风等的总称。

(二)红色基因的功能

1.思想引导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存在,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等冲击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社交媒体普及的時代,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而言,他们思想活跃,容易受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红色基因蕴含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优良的传统作风,能够丰富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引导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自觉抵制历史虚伪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培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心态。

2.文化育人功能

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党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更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传承红色基因,挖掘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用好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故事、红色经典书籍等文化资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激励、引导大学生党员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二、大学生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

(一)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课堂

依托党支部和团支部工作平台,发挥党校、团校、共青团、社团的育人保障功能,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形式,借助微信公众号、QQ、抖音等网络媒体,通过线下线上融合联动,积极打造红色课堂。党团组织师生骨干可主动邀请老教师、老专家、老党员等做主讲人,以通俗易懂、学生乐于接受的主题和形式讲好红色故事。通过漫画、声音、图像等形式,精心制作网络红色文化作品,打造红色微党课,使大学生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收到相关信息,提升红色课堂传播实效。大学生党员走进红色课堂,倾听革命先烈、英模人物勇于牺牲、锐意进取的故事,能够加深对红色文化认知。

(二)传承红色基因,寻访红色足迹

结合3月5日雷锋纪念日、7月1日建党节、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10月1日国庆节、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等重大纪念活动、重要时间节点,注重运用入党宣誓、入团宣誓、升国旗、唱国歌、重温誓词等仪式礼仪,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开展寻访红色足迹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党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国旗下的誓言、诵读红色经典、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接受熏陶和洗礼,牢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三)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以身边事影响身边人,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各类大学生评优评先活动中,应注重挖掘大学生党员中的先进分子,尤其是在志愿服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涌现出的红色榜样。以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发放证书、奖金、奖品等,对红色榜样予以表彰。加强大学生党员红色榜样的宣传,通过校园电子显示屏、条幅、板报、宣讲会、网络平台等,开展向红色榜样致敬的学习活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大学生党员应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的红色榜样。

三、传承红色基因的影响

(一)引导大学生党员勇于砥砺奋斗

五四先驱李大钊曾寄语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要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做先锋和表率,勇于砥砺奋斗,而不能做漠不关心的看客。个别大学生党员甚至存在入党前后的明显反差,以为入了党之后就不需要再努力了,反正已经是党员了,遇见困难总有人会出来顶着,甚至对学习和工作无欲无求,把收获和成功看成是不可预测的、单纯靠运气的事情,千万要警惕这些心态和行为。传承红色基因,大学生党员应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永久奋斗的好传统,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引导大学生党员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错误的思潮,它质疑、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甚至诋毁革命英雄,危害极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它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员群体中最年轻、最活跃、最积极的群体,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和欺骗。传承红色基因,大学生党员应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认识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终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清晰辨别、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三)引导大学生党员提升道德素养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党员年龄大多集中在20岁左右,绝大多数是“90后”“00后”,从小生活在较好的生活环境中,没有经历过缺衣少穿的穷苦日子,对党和国家过去艰苦奋斗的历史没有切身体会。相当一部分学生又是独生子女,从小集众多关爱于一身。相比于革命前辈的清贫生活环境,他们大多不缺钱、不缺爱。相比于英模人物的艰辛奋斗历程,他们大多阅历少、吃苦少。在大学生党员群体中,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利己主义、组织观念不强、群众基础薄弱、消费不合理等现象和行为。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大学生党员群体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学习党史、国史,了解革命前辈、英模人物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事迹,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优良传统作风,提升道德素养。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大学生党员思维活跃,文化水平较高,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同时与社会接触较少,政治辨别力较弱,思想还不够成熟。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党员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发挥红色基因的思想引导功能和文化育人功能,有利于不斷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大学生党员,应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优异表现鼓舞和教育身边同学,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方闻昊.传承红色基因抵制历史虚无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4):172-178.

[2]张鑫宇.大学生思想政治传承红色基因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9.

[3]罗明明.引导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J].人民论坛,2019(7):126-127.

[4]李丽诗.基于红色文化视角的广西民办高职高专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模式研究:以广西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山东青年,2018(9):158-160.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行为规范红色基因大学生党员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用公平正义守护社会伦理秩序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