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娣
摘 要:对于农村学校而言,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匮乏,科学创新教育环境有待完善。文章从科技创新素养培养的视角去审视农村学校科学教学中的问题,指出科学课程地位不高、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并从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实践探究教学法三方面阐述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關键词:科学课;科技创新;农村教育;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6-0128-0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科学教育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科学教学理念和方法,驱动科学教育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科学课在培育学生科技创新素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站在科技创新素养的视角去审视农村学校科学教育教学问题,并指出相应的路径。
一、当前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要对当前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现状进行调研,以便了解农村学校科学教育的独特性,继而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农村科技创新素养培育的切入点。通过实际调研,笔者发现当前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科学课程被边缘化的倾向依然存在。农村地区学校科学课程难以得到重视,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难以对科学课程的价值有清晰认知,多数情况下学校会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和数学等主要学科上。因为对学校而言,实际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都会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而科学教育的价值往往被忽视。因此,农村学校在科学创新素质教育方面还有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农村科学教育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2)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培育意识不强。农村学校科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所学专业与科学教育相差较远,虽然部分教师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其在科学实践、实验探究等方面存在短板,加上缺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识,导致大多数的科学教学都是以理论讲述的方式来进行。
(3)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实际的科学课程每周课时数量少,教师又习惯性以灌输的方式来进行授课,课程设计意识不强,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常常是照本宣科来进行解读。课堂关于科学知识的互动交流很少,缺少以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开展实际教学的平台,久而久之,学生对科学课程也难以产生兴趣,使得科学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二、科技创新素养视角下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激发科学学习兴趣。科技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而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在特定的科学情境中完成,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使得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科学课程的教学。比如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自己身边植物的生长过程。因为生活在农村,学生与周边植物的接触比较多,可以迅速建立自身经验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播放关于植物生长周期的动态图,要求学生观察植物在不同阶段会有怎样的变化,并尝试使用自己的语言来对于各个阶段进行划分,让学生说一说从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到植物根部发育,再到幼苗的生长,接着是根茎的不断生长,到最后开花结果和大丰收。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可以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植物的真实生长过程,学生也从中见证了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在多媒体情境中,教师不必一次播放完毕,可以采取暂停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节点鼓励学生来讲述自己的感受,总结和归纳植物生长变化的特点,使学生的科学技能得到良好的学校。
(2)自主合作,创设科学探究氛围。为了解决农村科学教学中交互性少,学生对科学课程不感兴趣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科技创新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创设科学探究的氛围。比如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教师可以采取自主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对应的科学概念建构。首先,给予每个小组对应的简易电路模型,电路模型中有电流流动,是正常的电池通电状态,此时要求小组成员使用剪刀剪断线路,然后看看小灯泡还会不会亮。接着,要求学生分别使用不同的介质连接在剪断处,比如使用两个塑料皮来连接,使用金属壳来连接。使用不同的介质,看看小灯泡是否会亮。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并且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有的介质可以使灯泡亮起来,有的介质不能使灯泡亮起来。在各个小组相互探讨之后,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总结,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在此基础上,再次回到实验中去,要求学生说出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并且自主总结和归纳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由此可见,上述案例中小组探究成为课程推动的主要形式,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加直观的知识体验,这对于探索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3)实践探究,锻炼科学应用能力。科学创新素质的培养并非朝夕能够完成的,针对当前农村学校科学实践探索活动缺乏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积极进行调整和改善,提升科学教师的实践素养,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实现学生科学知识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以“磁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探究活动来开展教学,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关于磁铁的知识来制作一个指南针,具体教学步骤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指南针相关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构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接着,准备强力磁铁、钢针、线、剪刀、小水槽、吹塑纸等,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一款指南针。在进行指南针制作之前,需要学生回顾自己知道的磁铁特性,需要去寻找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并对自己方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制定详细的指南针制作方案,探讨实际方案的可行性。在此之后,学生进入到实验探究的状态,依照之前的步骤来尝试制作指南针。在此过程中,如果存在问题,可以与身边同学进行探讨,以保证可以顺利制作出一款能够识别方向的指南针。依靠这样的实践探索,可以使得农村学校学生体验到科学设计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科学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科学创新素养的培育,就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去改变当前的科学教学观念和方法。作为农村学校科学课程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采取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实践探究教学法,引导科学教育教学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
[1]冀思琪.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的技术素养培养研究[D].沈阳大学,2017.
[2]李水霞.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张磊.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