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真实可见

2020-07-04 02:09陈春红
师道·教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空中课堂教与学师生

陈春红

2020年1月23日,这个本应充盈着春节喜乐与团聚的日子,却猝不及防因新型冠状病毒袭击而进入“全民抗役”状态。由此,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奋起共渡难关。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深圳各中小学积极响应。自2月17日如期进入线上授课至今的一个月里,空中课堂便成为这片南国改革热土上活跃而美丽的“教学场”。笔者作为既参与学生疫情防控,又兼任线上教学实操一线的小学教师,不禁因身边教育见闻有感而发,聊表粗浅认知,权作疫情防控当下个人教育思绪的小小拙笔。

一、潜能无限,师生共同体验

无论你在哪里,学校都能找到你,确知你是否健康,确保你看到新书的模样,这个心愿的达成太不容易。而“互联网+”手段普及之广度,每个人对此手段运用之程度,却可以告诉你“完全可以”。

仅以笔者所在学校近乎1600名学生,约120位教职员工的规模,自1月23日起持续至今每日上报数据没有一人错漏的学生疫情防控,以及每位师生均顺利收到新学期书籍的结果,便可见一斑而窥全豹。姑且不说每位教育人在此项工作中的身形劳碌,就只看每天企业微信中记录的至少百次有余的工作会话,普通微信里留下“一人对话五十”的家校互联足迹,以及班级QQ群里分享出的各学科每节精美讲义……都无不隐含着在这“足不出户,躺着在家,就是为国做贡献”的时间里,人们的活动竟可以在应急中倏然顺利实现空间转换。

准时,空中课堂正式开放。第一天“求稳”,教师精心设计,近似演讲,鲜有“露脸”之想,学生反复调试,上线匆忙;第二天“求进”,师生彼此都想看到对方,于是,“举手”功能开启,“画中画”里出现了老师的头像;第三天“求新”,“画板、答题卡”随機调取,更有个人互动界面得到分享……越来越多的功能被“同时并举”,越来越多的想法被逐渐点亮……如果说,疫情防控下,没有一个冬天无法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那么,在这2020年春季的深圳“校园”里,更是在不断印证着人的潜能无限。

二、应用实践,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关键

当今疫情下,迫于“停课未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现实需求,信息技术的价值被大大挖掘并充分显现。

这一现象真实印证了互联网预言大师凯文·凯利曾如是描述的“未来已来”之状态。事实上,这种情况已正在此刻深圳南山的空中课堂里鲜活呈现。每位教师,不管年纪多大,不论处于人生哪个阶段,都在秉持强化着开放、接纳的心态,践行着混合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真切体验着自己越来越无知,永远需要处于一个新人、学习的状态;所有东西在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而技术正时刻令新东西不断出现,越来越液态式流动。

疫情防控下的线上教学,在用一个如铁般的事实告诉教育人乃至每一个现代人:技术之于教育的价值,需要的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应用和实践,如果没有做就去思考,必如隔靴搔痒,亦会“纸上得来终觉浅”。

三、新的备课逻辑与方式,必将陆续涌现

记得何克抗教授曾在《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文中提出:对于中国的现实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包括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而实施“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包括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的具体内容,实施能有效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出相关学科的丰富学习资源(如外语学科,应重点开发与社会现实或大自然密切相关的“扩展听,读材料”的资源)。

再看今日疫情防控下空中课堂教学的整个运行,作为参与其中实操的一线教学人员,难免心中叹服何老此言是那么切中要害,一语中的。可以说,若没有2020年春节的这场疫情,就不会发生持续至今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全民求索;若不是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果断号召下,不得不放弃原有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依赖,就没有现在如火如荼探求“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的彻底纯粹。

现在,我们正在疫情倒逼中渐渐自发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着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谋求着教与学的效益提升。走过抗疫“冬季”的人们,接受过空中课堂洗礼的师生,又怎会不拥抱成长的春天,而允许自己完全退回原点,止步不前?

责任编辑黄佳锐

猜你喜欢
空中课堂教与学师生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空中课堂”解忧烦
麻辣师生
“空中课堂百园千课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依附空中课堂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