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素养培养的多元化策略刍论

2020-07-04 02:04林丽芳
成才之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文明礼貌幼儿教育

林丽芳

摘 要:幼儿的社交能力是幼儿人际交往的必备能力,体现在幼儿学习、游戏、生活等方面。在培养幼儿的社会素养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以恰当的契机和策略,鼓励幼儿形成文明礼貌的行为模式,以更加自尊与自信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文章从冲突行为、日常行为、场景游戏等三个方面阐述幼儿社会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会素养;文明礼貌;冲突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6-0098-02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人要通过交往、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融入社会生活。研究表明,幼年时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人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家长、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要观察幼儿在班级学习、集体活动、游戏游玩等行为中的社交能力情况,让幼儿有良好的交往能力。教师在幼儿的社会素养培养过程中,要让幼儿逐渐形成自尊自信的交往方式。社交是幼儿的必修课,教会他们如何交朋友、养成良好的社会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关注幼儿日常行为和交往习惯的过程中,应该多采取游戏等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和自信,接受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教育以及基本的待人接物禮仪。社会素养应该融入日常教学中,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幼儿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逐步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素养。

一、在幼儿冲突行为中培养社会意识

幼儿在园内的活动中容易与他人产生一些冲突,这种幼儿冲突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在多个不同的活动区域都会出现。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冲突行为中的培养契机,以适当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逐渐形成社会意识,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处理冲突,同时引导幼儿形成知错能改的行为习惯,接受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例如,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建筑区是一个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喜欢的区域,尤其是小男孩更喜欢在建筑区中用积木搭设建筑物,但是由于积木的数量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幼儿的需求,有时幼儿会抢夺同一块积木,就会发生冲突。教师在协调幼儿的这些行为时,应该了解幼儿出现冲突的原因,如一个幼儿先看到这块积木,另一个幼儿则抢夺这个幼儿已经拿到手的积木,这样的行为必然是要制止的。同时,要耐心引导抢夺积木的这个幼儿,让他知错能改。教师可以让这个幼儿进行思考,想想自己行为的错误在哪里,教师一方面要引导他向另一个幼儿道歉,另一方面要对他知错能改的行为进行褒奖。

在幼儿的冲突行为中加强幼儿社会素养的培育,关键在于抓住教育时机,只有让幼儿懂得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才能够让幼儿逐渐形成自尊自爱的行为模式,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在幼儿的日常行为中加强社会性培育

社会性的培育应该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贯穿始终,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社会性的引导从传统的教学理念看应该是“日用而不知”,也就是让幼儿在点点滴滴的行为习惯养成中,把这些正确的社会认知融入日常行为。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日常行为中加强对幼儿社会性的引导和培育,强化日常细节行为规范。比如,来到幼儿园时让幼儿学会主动打招呼说“您好”,或者在放学的时候让幼儿学会打招呼说“再见”,这种日常行为引导,需要有持续的监督策略,达到习惯养成的目的。

例如,在幼儿日常上学和到达班级的时候,幼儿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特殊的打招呼方式,让幼儿主动开口和教师打招呼,把打招呼这种日常的行为转化成为有趣的方式,让幼儿能够把打招呼作为自己乐于参与的一种行为。如某个幼儿喜欢唱歌,那么教师跟他打招呼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唱一两句歌词,还可以和幼儿采取握手打招呼等方式。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特定场景,让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和他人打招呼,感受不同场合下与不同角色的人打招呼所应该采取的方式。这种培养方式强调以多元化的方式让幼儿体验打招呼的乐趣,从而把打招呼固化成为幼儿一种礼貌性的行为。

因此,创意应该是教师在开展幼儿社会性培育时的重要元素,幼儿园教师要多发挥创意,鼓励幼儿多体验,感受礼貌行为对自身的积极影响,这对幼儿日常良好行为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三、运用游戏加强幼儿的社会性培育

游戏是幼儿比较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教师在培育幼儿的社会性时,也可以多采取游戏的方式,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从而让幼儿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礼貌行为对自身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在具体的场景游戏或角色游戏中运用已经掌握的社会交往技巧,学会如何进一步体现出自己良好的形象,让幼儿提高社会行为规则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先把自己的家庭交往体验讲一讲,讲自己在家庭里面有客人来访的时候,要如何跟他们打招呼,讲爷爷或者奶奶到家中做客的时候,要怎样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幼儿充分表达之后,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具体的场景,即陌生的客人到自己家中做客,要怎样主动打招呼。幼儿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游戏场景中学会社交礼仪,教师要在一旁加强引导,把一些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融入角色模仿游戏中,再鼓励幼儿通过交换角色的方式,体验社交礼仪的重要性,逐步强化幼儿对于礼貌行为的正确认知。

场景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能够让幼儿体验正确的社会交往方式,懂得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如让幼儿以交警与司机的角色扮演方式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等。游戏可以强化幼儿对于礼貌行为的正确认知,强化幼儿对于这些正确社会行为的运用。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在培育幼儿社会性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的观察,特别是幼儿日常交往行为中出现一些不太礼貌的行为时,要及时加强对幼儿的引导,抓住幼儿在园内生活中的各项契机,把幼儿社会性的培养落到实处,逐步强化幼儿对于文明礼貌行为的正确认知。因此,无论是在冲突行为中,还是在日常行为中,教师都要让幼儿懂得社会交往规则,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秀丽.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

[2]庄旸旸.师幼互动质量对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幼儿社会性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江珊.人际交往类成语故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价值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4]曹婷婷.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01).

[5]马晓晶.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与措施[J].文教资料,2018(33).

猜你喜欢
文明礼貌幼儿教育
争做少年好榜样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校园文明礼貌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