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平
(如东县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0)
时间:2018年6月-2019年6月,样本: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样本量:76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男30例,女8例,年龄59-82岁,平均(70.73±2.91)岁,原发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冠心病20例,心脏瓣膜病4例,扩心病3例;试验组男29例,女9例,年龄58-82岁,平均(69.41±2.82)岁,原发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19例,心脏瓣膜病5例,扩心病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常用药物的正确用法,指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给予心理支持,叮嘱家属多陪护患者;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自我管理,措施如下:(1)强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综合分析患者基本资料,介绍成功案例,借助其强调日常行为注意事项,提高记忆力,增强依从性;对于文化程度较高患者,护理人员进行疾病发生机制讲解,说明转归情况,并说明当前治疗技术发展水平,使患者对疾病有进一步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管理意识;(2)训练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首先护理人员说明自我护理的优势和重要性,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示范血压、脉搏监测的方法,指导患者定期测量并做好记录;同时做好体重的管理,讲解体重监测的重要性,向患者发放健康记录表格,指导每日准确记录尿量、体重,并标注上述指征正常值,指导患者及家属明确变化趋势反映的病情状况;以日常饮食为例,展示饮食搭配和时间设定,先进行反面示范,引导患者和家属纠错,再进行正确示范,随后让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直至正确掌握,学以致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3)加强随访工作,做好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完善健康资料,创建健康档案,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督促门诊随访工作,为期2个月,一方面了解患者基本状况,评估其病情恢复情况,同时指导患者饮食和康复训练,及时帮助患者处理面临的困境。
(1)自我护理能力评估,2参照Orenm自我护理理论评估自护能力,评估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自我概念情况,43个条目,满分172分,分值越高说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2-3];(2)死亡率和再住院率统计,具体统计出院后2个月内发生情况。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4.0 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 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t值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两组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试验组 38 112.21±3.77 125.67±3.87 15.357 0.000对照组 38 113.34±3.82 120.63±4.12 7.998 0.000 t -- 1.298 5.496 -- --P -- 0.198 0.000 -- --
试验组未出现死亡情况,对照组4 例死亡,死亡率为10.53%,试验组低于试验组,x2=4.222,P=0.040;试验组再住院1例,再住院率为2.63%,对照组再住院6例,再住院率为15.79%,试验组低于试验组,x2=3.934,P=0.04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质量较差,主要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低有关,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增加死亡和再住院风险,进一步加重患者家庭负担,导致恶性循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意义重大[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自我管理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保证了基础工作配置完善,患者多顺利接受治疗,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状态,明确自我护理能力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进而提高患者依从性;(2)重视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培养了患者健康意识,引导其主动疾病监测和生活行为调整,更利于疾病恢复,同时强化随访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延续性,可对患者日常行为进行更好地指导,应用价值较高;(3)开展模拟训练,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为患者营造生动学习氛围,通过模拟场景让患者直观感受不良行为习惯,且通过正反事例对比强化健康教育,让患者在培养健康意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知识,规范自身行为。
综上,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自我管理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保护其安全,避免再住院和死亡情况发生,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