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娟,蒋小娟,康 璐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 广州 510060)
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是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之一,留置胃管意义在于有效排空胃内容物,降低胃、食管吻合口张力,从而减低吻合口瘘发生率[1]。因此,留置的胃管是否能顺利停留至拔管,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目前临床常用胃管固定方法易出现粘黏不牢固最终导致意外脱管并重新智管的情况。因此我科护理人员在不断研究、探讨既牢固又舒适的新式胃管固定方法应用于患者中,发现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取得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并成功的患者共251例。
1.2.1 材料
本研究采用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F 1 4 普通硬硅胶胃管。
1.2.2 传统方法1组— 3M丝绸胶布固定法
采用2条3M丝绸胶布,将丝绸胶布由两端分别剪开7cm,将上端固定在鼻翼上,另一端用2 条胶布分别向上向下包绕胃管固定。
1.2.3 传统方法2组—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法
选取50cm白扁带一条,扁带交叉对折固定于普通胶布上方,将一端由患者耳廓上方绕过,在枕部后方至耳前缠绕打结,最后将胃管包绕在同侧面颊部固定。
1.2.4 改良式固定法—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胃管固定法
剪下一条5x6cm“工”字形 胶布,上横宽长分别为5 .5cm、3 cm,中部长3 cm,下横宽长为5 cm、1.6 cm。活瓣式脸贴的制作方法:取4x7cm胶带一条、小3M透明敷料一块、一条长16cm的棉株绳,将3M胶布对折粘贴在透明敷料上,在中心处穿小孔一个,将敷料根据病人的脸型选择横贴或竖贴,最后棉株绳采用反8字双套结固定于穿孔处。
1.3.1 更换胃管固定带的频率
指每次更换胃管固定带所用平均天数[3]。
1.3.2 更换胃管固定带所需的时间
护士更换胃管固定带每次所需花费的时间。
1.3.3 鼻胃管移位或脱出
指鼻胃管脱出鼻孔处与原置入刻度发生改变,刻度<5cm称为移位;如刻度>10cm的改变称为脱出[4]。
组别 N 更换固定带的频率(d) 更换固定带所需时间(min) 胃液量(ml)传统方法1组 73 3.5±0.5 4.5±1.0 182.3±85.0传统方法2组 70 6.0±1.1 11.0±1.2 200.4±91.8.改良式固定组 72 5.4±0.5 6.5±0.6 107.0±83.1 P -0.001 0.001
组别 N 鼻腔疼痛 皮肤潮红 皮肤破损耳廓 鼻部 脸部 耳廓 鼻部 脸部传统方法1组 73 18 0 22 25 0 5 1传统方法2组 70 63 50 42 60 33 25 1改良式固定组 72 8 0 7 1 0 0 0 x2 - 100.427 131.25 39.366 104.015 78.305 40.83 1.251 P-0.0002 0.0001 0.0003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组别 N 无移位 移位 脱出或自行拔除传统方法1组 73 41 17 12传统方法2组 70 44 22 4改良式固定组 72 62 7 1 x2 - 18.2 P-0.001
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固定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能寻求出一种安全牢固、美观实用的胃管固定方法是目前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科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改良了胃管的固定方法,效果良好,使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胃管固定利用杠杆支点作用,使胃管重量均匀分布于颊部,固定带与颊部接触面积大,增加牢固系数,不易滑脱;避免牵拉:同时将胃管固定在活瓣处,利用3M敷料与面颊粘贴,减少了油脂分泌,避免由于油脂渗出导致固定不牢,同时无论胃管如何摆动,只会引起活瓣摆动,不会引起贴于面颊部的胶带活动,可避免患者活动时鼻胃管摆动带来的疼痛、牵拉及脱出等不适;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固定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固定一次可以安全、牢固固定5-7d。存在问题:若患者皮肤溢脂特别多,留置胃管期间一般4天就需要更换胶布和3M透明敷料。
综上所述,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能有效减少固定带更换频率,缩短每次更换所需时间,减少鼻胃管移位或脱出情况,同时亦避免了机械性压疮的发生,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