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2020-07-03 02:48庄婉丽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庄婉丽

摘 要:数学课程注重理性,导学式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引导过程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达到定向培养其理性思维的目的。在导学式的教学应用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进而在逻辑思维与学习意识的提升中,促使小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实现在小学阶段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2C-0056-02

在应用数学教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时,应该确立以小学生为课堂核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引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导学的前提下,学生的基础得到巩固,面对有难度的数学问题能够尝试进行自我解答,通过自主性学习来优化自身的数学能力。面对现行的数学教学体制,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优化其教育体系,在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下不断改进其发展,体现出数学的学科价值。鉴于此,笔者就如何构建高效导学式课堂谈几点看法。

一、巧妙设置问题,逐步推进理解

数学教学的导入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数学问题,在经典教学方式的应用下进行阶段性提问,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身的知识漏洞,在解决问题的途中提高数学能力,积累解题经验与数学知识。因而,教师应该巧妙地设置数学问题,立足数学教材实现学生在理解问题上的学习引导,并根据其知识水平层次进行分段,逐步推进数学学习过程。问题引导的形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知识探究过程中逐渐解决问题,并且能够避免学生因为枯燥的学习过程产生厌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问题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与学习知识,在符合小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从而发挥出导学式教学法的效用。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步进行问题设置:“怎么简短地表示除法呢”“一些特殊的小数该如何表示”“分数是什么”“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等,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让小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脉络,针对数学知识可以展现出一个清晰的学习步骤,小学生能够顺应问题趋势做到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有效地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分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学习,在与问题导学的结合下,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这一概念,在课程的学习与推进中能够更好地好掌握知识基础,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另外,在问题的应用下,学生也能运用各种解题办法,找出最合适的路径,在有效的解题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将理论化为实际,做到数学学习上的学以致用。

二、优化图像教学,建立形象思维

小学数学的学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集中在图形与几何上,这部分知识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起数学的图形思维,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于此,教师应优化学科中的图像教学,在几何图形的讲解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维度思想,逐渐实现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形象的数学图形,使数学教学得到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从“图形的分类”开始讲起,学生能够在认识图像与理解图像的过程中挖掘出图形特征,从角度、边长、比例、曲直等方面进行认知,从而进行图形的总结与归纳,打好图形学习的基础。并在课文后续的“四边形分类”中,详细列出各种四边形的典型特征,在类别划分中理解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常见素材,从不同的事物中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图形的性质教学中将生活融入到数学学习中,使数学教学在知识应用中得到发展,锻炼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理解能力,在看到梯形、平行四边形时能够回想起教师授课的内容,认识其效用,实现对知识理解的良性循环。此外,教师通过几何等知识的导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层面,也打好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基础,在具体化的数学学习中去剖析数学理论与完成解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导学式的教学方案完成了良好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的认知,在数形结合的思想下完成教学拓展,帮助其创造性地理题与解题。

三、转换教学思路,促进知识内化

对小学数学的引导教学,教师应该在此过程中转换思路,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思路与发展,而是要通过鼓励、肯定的教学态度来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认同感,继而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眼界,对学习产生信心,对整体的学习形成良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沿袭旧有的思路去展开教学,而要通过更为灵活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降低教学思维的固化性,生动的数学教学课堂也能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探求欲,使课堂更为“鲜活”。

面对六年级上册《圆》的教学,教师可以从数学知识上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在转换教学思路的前提下运用不同方法使学生理解“圆”这一概念。“圆”既可以是无数与圆心等距的点所圈出的图形,也可以是无限细分下的众多微小等边三角形拼接成的图形,还可以是多边形不断打磨抹去棱角、摩擦力无限降低的图形。在教学思路的转换下,小学生对“圆”的图形与性质有了不同理解,学习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样的教学促进了学生对“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认知,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多变的教学方式带给了学生更多的欢乐,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数学学习上产生动态的学习理解与认知,教学实现了优秀的导入过程。教师积极的教学思路也能引导学生去挑战各种问题,将各部分的数学知识串联在一起,在内容的联系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四、整合生活元素,推动学以致用

小学生的数学认知与生活经验的匮乏,这就需要良好的导学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抓住互动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行为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乐趣,在角色的互换下,让学生去尝试主动宣讲,在叙述下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与体验。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看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在语言表达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把握。

又如,在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将自身代入朋友的角色,并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来解读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概念,从水管的流量、冰锥的大小、铅锤的体积等方面进行引导,学生在常见的生活现象下能够去思考对应的知识部分,还可以在实践尝试中用沙子进行几何体的堆积,在实际应用下导入数学学习过程。这样的数学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学会从生活角度分析知识,展现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完成知识的诱导性学习,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新鲜的血液。在互动尝试下,学习成为了师生双方共同的目标,在改进的教学方式下,让学生亲身体会不一样的学习过程,锻炼其数学学习能力,面对知识表现出学习的自主性,导学式教学发挥出了作用。

总之,导学式教学法的导与学相互依存,教师的“导”为基础和前提,学生的“学”是关键和目的。导学式教学的本质要求在于激发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继而依托师生多元互动,使学生在交流、辨析、纠误、归纳中完成对新知的建构与内化,真正意义上落实学生的相互学习、共同進步。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导学式来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从授课的模式与媒介出发,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员全程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有效锤炼学生的数学思考,并进一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数学学科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魏彦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法的策略[J].学周刊,2019,(1).

猜你喜欢
导学式教学法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初探
浅析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