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与路径系统研究*

2020-07-03 00:45:00康思本
图书馆 2020年6期
关键词:研学文旅文创

康思本

(广东开放大学图书馆 广州 510091)

1 引言

2018年4月8日,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旅部”)挂牌成立,标志着“诗与远方”牵手。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也相应带动了省、市、县相应机构的调整,表明我国从顶层设计、机制体制方面搭建了文旅融合的组织架构,将文旅融合提升到新高度[1]。“文旅部”首任部长雒树刚曾指出,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基本需求”到了“品质需求”的发展阶段。为此,作为文化服务单位和窗口的图书馆理应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机,探索文旅融合的模式与路径,满足人民高品质的文化和旅游需求。文章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研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构建了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模式与路径,以期为此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检索中国知网(CNKI)发现国内对“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研究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①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案例。鄢莹[2]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研学旅游、民宿图书馆、网红图书馆等形式的文旅融合服务案例。冯佳[3]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开展的参观访问、特色餐饮、礼品商店、日间托管等服务。赵媛[4]、刘凡霆[5]等梳理了地方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实践。②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路径。王世伟[6]从“食、住、行、游、买、娱”旅游六要素视角探索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单红波[7]指出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模式与路径。李国新[8]指出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③图书馆旅游数据库和服务平台。许庆勇[9]等提出旅游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原则、共享机制和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郑红京[10]等构建了满足用户旅游信息需求的资源保障和服务保障模式。陈玲玲[11]分享了“校校协作”“政校协作”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和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经验。④公共图书馆研学旅游。李子峰[12]提出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游的服务策略。金龙[13]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研学旅游服务的创新发展路径。⑤图书馆文创产品和旅游项目。陈魏玮[14]提出图书馆界开发文创产品的具体措施和发展规划。孙红强[15]提出图书馆文创旅游项目开发策略。

2.2 国外研究现状

笔者检索Elsevier、Springer、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发现国外对“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研究集中在:①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案例。Violeta Tosic[16]等介绍了新亚历山大图书馆开展的参观访问和日间托管服务,提出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策略。②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Elisabetta Bovero[17]以意大利数字图书馆与旅游文化网(Italian Digital Library & Tourism Cultural Network)为例,分析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③图书馆空间环境。Geraldine Fabrikant[18]指出图书馆是游客休憩的最佳选择,因而图书馆要进行精巧的内部设计,充分发挥其文化旅游功能。④图书馆社区旅游。Fleury Morrison[19]指出图书馆往往是城市的灵魂象征,相较于咖啡馆等场所,更能体现当地的日常生活,因而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社区旅游服务,满足游客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需求。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界对“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研究集中在案例研究、数据库与平台建设、研学旅游、文创产品和旅游项目开发、图书馆空间环境建设和社区旅游等方面,对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模式和路径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总结与思考。虽然王世伟、单红波、李国新、Elisabetta Bovero等对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模式、路径进行了探索,但研究深度、广度有限,多倾向于措施、建议的寻求,缺乏系统的总结归纳。

3 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

文旅融合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纽带,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源与要素融合,形成两大产业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协同发展的“文化+旅游”的产业模式[7]。当前,图书馆文旅融合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在调研文旅融合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从图书馆系统功能视角构建了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见图1。

图1 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

3.1 人文景观模式

人文景观是指人为因素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性、艺术性、文化性,通过一定实物表现某种精神的旅游吸引物[20-21]。人文景观模式可分为4种:①因历史价值成为旅游吸引物。建于9世纪的摩洛哥卡鲁因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该馆经修复后,其中一翼正式对外开放,让游客体验到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22]。②因艺术价值成为旅游吸引物。文化巨匠博尔赫斯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随着人类文化需求的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图书馆的美育功能[23],以至有人把图书馆建筑物视为文化艺术的象征[24]。以“书山”和“滨海之眼”艺术造型享誉世界的天津滨海图书馆开馆仅13个月,吸引了280万到馆者、访团700个、国内媒体近百家、国外媒体30多家,成为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25]。③因文化价值成为旅游吸引物。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图书馆,收藏20多万册珍本、善本。其中修道士于9世纪完成的“凯尔特经典”(The Book of Kells)展示在该馆一楼玻璃柜里,因其珍贵,馆员每月仅翻一页供参观。④因名人效应成为旅游吸引物。文化名人高晓松创办的“晓书馆”“晓岛”图书馆,因其名人效应和清新、温馨、唯美的环境成为一道风景线。以上4种人文景观模式并非孤立存在,有些图书馆是两种(含)以上模式的综合体。

3.2 资源供给模式

广义上讲,图书馆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等。①信息资源供给模式。信息资源又分为印刷型、电子和网络信息资源[26]。印刷型资源供给模式是指图书馆将纸质资源提供给景区的服务方式。浙江省云和县图书馆利用“你选书,我买单”的形式,通过新购、流通两种方式相继建成了“云上5天”“茶舍生香”“云栖书咖”“e创园”“崖壁仙居”等多家民宿书吧。电子资源供给模式是指图书馆将数字阅读终端部署在景区,方便游客、景区管理人员和居民阅读和下载电子信息的服务方式。福建省图书馆推进分馆入景区,在全省文化景区、旅游景点,配备了“文化一点通”数字设备,提供电子资源服务[8]。网络资源供给模式是指图书馆通过搜集、分析、整合可信度高的网络信息和将馆藏旅游资源数字化的方式,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的服务方式。美国爱荷华普利茅斯郡政府的勒马斯公共图书馆(LeMars Public Library)充分整合网络信息,提供爱荷华州旅游网(Iowa Tourism Website)、阿玛娜殖民地在线资源(Amana Colonies Online Resource)、拉格布拉主页(RAGBRAI Home Page)、爱荷华州道路工作报告(Iowa Road Work Report)、国 家 气球 经 典赛(National Balloon Classic)、爱荷华州博览会(Iowa State Fair)等州内各类旅游相关官方网站资源的链接,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大餐”[27]。②空间资源供给模式。图书馆利用馆舍空间提供展览、讲座等服务。展览服务是指图书馆利用实体空间或网络空间,使用展品陈列、技术展现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文化艺术、馆藏资源等展示服务[28]。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32项展览系列活动,每次活动的参观人数均超过1 500人次[29]。讲座是指图书馆利用自身空间,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知识传播的社会教育活动,也是供给空间资源的一种形式。③人力资源供给模式。图书馆利用自身人才服务旅游。美国图书馆学界的相关观点认为,在图书馆服务贡献中,建筑物占5%,信息资源占20%,馆员占75%,这说明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30]。高校图书馆,特别是旅游院校图书馆的旅游专业馆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的还考取了导游证,业余参与导游工作,能够了解旅游业发展趋势[31],为旅游企业、旅游景区设计旅游线路、开发旅游产品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咨询。同时,图书馆技术人员还能为旅游企事业单位建设旅游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持。

3.3 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服务特指图书馆向游客、旅游企业、景区提供信息供给、参考咨询、信息挖掘等服务。①旅游信息服务。图书馆向游客提供目的地气候、交通线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历史文化等信息。目前,图书馆提供的旅游信息有:旅游指南文献,许多日本基层图书馆将旅游指南文献摆放在图书馆入口处的显眼位置,供公众免费取阅;旅游咨询,图书馆提供旅游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目前,国内三大联合数字参考咨询系统“国科图”网上咨询系统、“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联合导航站”咨询回复中的一部分是关于旅游的咨询[32];导游服务,埃及新亚历山大图书馆特设参访部,培训馆员成为导游,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图书馆之旅讲解。②信息挖掘服务。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优势,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总结旅游规律,指导旅游企业提升旅游效益、景区提升旅游品质。其主要包括:文化内涵挖掘,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从地名文化、名人文化、建筑文化、非遗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影视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33]等视角发掘、丰富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如中山大学图书馆参编的《广州大典》依据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皆有涉猎,既成为展示广州文化的一扇窗,也为广州各景区、景点赋予了新的岭南文化内涵;旅游数据挖掘,旅游数据挖掘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可视化等技术从游客“商、养、学、闲、情、奇”行为数据中揭示游客旅游规律,助力旅游业健康发展。浙江省智慧旅游体验中心通过“政校企”共建模式,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服务,促进了智慧旅游的发展。

3.4 阅读推广模式

阅读推广模式是指图书馆将阅读推广活动推行至景区、景点和旅游服务场所的活动形式。①景区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将阅读推广活动延伸至景区,使景区不但养眼走心,而且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如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组织校内读者在乌蒙山麓举行大型朗诵会,吟诵描写本地风景的佳作,让游客体验到文韵、美景交融的魅力。该馆阅读推广团队还向游客发放旅游局赠送的旅游宣传册,推介旅游景点[34]。②酒店阅读推广活动。为促进全民阅读,书香酒店建立书香图书馆,免费向游客提供借阅服务。苏州本地的书香酒店和苏州图书馆合作,将该馆的OPAC(开放的公共查询目录) 整合到酒店主页和公众号上,方便旅客在线预约书香图书馆无馆藏的图书,酒店代客借书,并送至旅客手中。为鼓励游客阅读,书香酒店还鼓励旅客入住时带一本有价值的图书抵扣相应的房费[35]。

3.5 产品供给模式

产品供给模式是指图书馆为游客、旅游企业提供研学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和旅游数据库的服务方式。①研学旅游产品。研学旅游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以提升中小学生素质为目的,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相交互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12]。图书馆具有开展研学旅游的天然优势:馆藏资源优势,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开发研学旅游产品提供了资源保障;专家资源优势,图书馆通过开展科研服务、讲座、培训、阅读推广等活动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专家资源[13];职能优势,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研学旅游是一种社会教育形式,因而研学旅游服务是图书馆的一项职能。美国许多图书馆将中小学生的研学旅游教育服务纳入图书馆暑期阅读推广计划。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在暑期以“The Great Outdoor”为主题推荐了文化遗产、自然探秘和野外生存方面的书籍[36]。②文创产品。文创产品是表达创意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性产品[37]。国家图书馆以几十位戏曲人物为基础,进行提炼、抽象、变形,创作了公主、状元、孙悟空、哪吒、门神等卡通人物形象,并以此为图案制作了T恤、公交卡、钥匙扣、笔筒、布包、书签、新春福袋等文创产品[38]。③旅游数据库。图书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建设旅游数据库,服务地方旅游。南昌大学图书馆和湘潭大学图书馆发掘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分别建设了“红色江西”和“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为当地学者、研究机构和旅游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平台[39]。

4 图书馆文旅融合路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图书馆文旅融合走创新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科学、高效、深度文旅融合。文章以创新发展为指导,系统构建了图书馆文旅融合路径,见图2。

图2 图书馆文旅融合路径

4.1 理念创新:树立文旅融合的新理念

理念创新就是指革除陈旧的不合适宜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思维,形成新的结论或观点,进而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40]。2009年,原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的“灵魂载体说”。其后,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融合的政策。2018年“文旅部”的组建扫除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机制障碍。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单位,理应树立文旅融合理念,积极参与其中。①系统学习文旅融合政策、文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馆员要认真学习《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意见》《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等文旅融合的指导文件,树立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确立系统思维,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是推动图书馆和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②重视旅游服务。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旅游服务由过去的隐性服务变为显性服务,由延伸服务变为核心服务。因此,图书馆要设置专门的旅游服务岗位,面向读者、游客、景区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服务,切实落实“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文旅融合指导政策。③学习文旅融合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能为图书馆文旅融合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其少走弯路。因而图书馆员要积极参加文旅融合研讨会,学习同行的新经验、新理念和新举措,进而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4.2 机制创新:探索文旅融合的激励机制

机制创新是指破除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政策。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共图书馆与营利性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着如下问题:①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不具备旅游服务资质,不能独立开展旅游项目。②公共图书馆作为事业单位的身份与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经营的企业主体资格相矛盾。③在现行收支两条线的制度下,图书馆不能用文创产品销售利润冲抵文创产品开发开支,也不能用于奖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人员,致使图书馆开发文创产品的积极性、创造性不高。解决这些问题需从机制创新的视角来考虑:①合作开发研学旅游产品。在兼顾图书馆服务公益性和旅游企业营利性的基础上,图书馆选择资质好、实力强的旅游企业合作开发研学旅游产品。从长远看,要解决图书馆不具备旅游服务资质的痛点,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更多的支持文旅融合的优惠政策。②实施文创产品开发激励机制。文创产品开发属于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较高的创意智慧、技能天赋。图书馆在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先行先试,参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对本馆文化产品设计、开发人员给予激励和奖励。③开展文旅融合服务评奖。图书馆开展文旅游融合服务金奖、银奖、铜奖和进步奖评选活动,可将活动的冠名权转给企业以争取赞助,也可向与本馆合作的旅游企业拉取赞助。为获奖馆员发放精神和物质奖励,可有效激发其参与文旅融合服务的动力和活力。

4.3 人才创新:培育文旅融合服务新型人才

人才创新是指培育文旅融合服务的新型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培育文旅融合服务新型人才对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提质增效至关重要。①高校培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文旅融合服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不但要具备文史、旅游、经管知识,而且要掌握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精准营销、活动策划、舆情监测等技能。因而笔者建议高校文旅融合专业考虑将文史知识、旅游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课程设为专业基础课,将大数据、云计算、营销策划、舆情监测等方面的课程设为专业技能课。②人才引进。目前,文旅融合专业人才缺乏。图书馆、旅游企业可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文旅企业在产业规划、科技创新、业态创新等领域具有特长的高端人才,组建文旅融合人才智库,带领、指引馆员、旅游企业人员在旅游项目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融合创意、科技、文化等要素,提升文旅融合服务品质。

4.4 平台创新:构建文旅融合的新技术平台

平台创新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新技术平台,推动文旅融合业态转化。①建立图书馆旅游信息服务联盟。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333个地市级中心,2 843个县级中心,32 179个乡镇基层服务点[41]。图书馆可借助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遍布全国的网络优势,建立图书馆旅游信息服务联盟。在文旅部的牵头下,在国家图书馆统筹省级图书馆、省级图书馆统筹市级图书馆,市图书馆统筹县级图书馆的纵向模式下,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市级图书馆分别建立“图书馆旅游信息服务联盟”的总体框架、二级框架、三级框架,全国各地图书馆向该联盟上传旅游信息,实现全国范围内旅游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②建立旅游大数据平台。依托现有的文旅部数据中心,建立旅游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持续跟踪、收集、监测游客、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的数据,发布旅游业的各项结构性数据,指引游客合理安排出游、旅游企业健康有序运营。③建立图书馆文旅融合项目孵化平台。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共图书馆,不能进行商业经营,因此在文创产品销售、研学旅游和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需要通过项目招标、创意孵化、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实现产学研联动,促进文旅融合项目与资本方的互动[42]。

4.5 载体创新:打造文旅融合示范项目

载体创新是指依托图书馆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将其作为政府推动文旅融合实践的标杆,带动更多的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实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42]。目前,文旅融合的示范项目有以下3种:①民宿图书馆:图书馆+民宿。图书馆将资源配置到民宿,形成民宿图书馆。浙江省青田县图书馆与该县下官庄村合建了“坐忘阁”民宿图书馆。②研学旅游:阅读+旅行。国家图书馆组织的“阅读之旅”项目是将阅读、旅行、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深度阅读与体验式学习相交互的教育旅游活动[2]。③文创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根据广州本土文化设计了带有“湿水棉花——冇得弹”“猪笼入水——财源广进”等粤语歇后语的Q 版图案挎包和帆布包,还用“生猛”“掂”“有米”等粤语口头禅设计了手机袋等。这些示范项目无疑将带动更多的图书馆积极参与文旅融合实践。

5 结语

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从图书馆 “人文景观、资源供给、信息服务、阅读推广和产品供给”五大功能视角构建了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从“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和载体创新”五个创新发展维度规划了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路径。图书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模式和路径,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开拓更多的服务增长点,为地方经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协同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研学文旅文创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陶溪川文创街区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5:34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 05:54:28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不落灰”的文创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4:50
铧芯文创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