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写作者文化身份*

2020-07-03 08:54
外语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写作者维度

俞 希

(南京大学,南京 210023)

提 要:本研究在中国语境下提出考察英语写作者文化身份的维度和参数,并通过对英语专业大学生撰写的英语新闻稿进行文本分析,讨论文化身份的具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大学生在英语新闻写作中体现的文化身份具有双重性,表现为中西方文化与思维的融合和交错表达,往往通过西方英语新闻写作模式讲述中国故事;(2)文化身份构成包括显性语言特征和隐性行文方式两大维度,该维度下各有4个参数,在具体语境中展现出写作者文化身份的多元性、动态性和变异性;(3)大学生写作者的英语水平和主题选择对于其总体文化身份的影响均不明显。本研究在英语通用语视角下提出的写作者文化身份测量标准可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参考, 同时也有待进一步修正和改进。

1 引言

近年来,国际二语写作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经统计,自2008年起写作研究的社会层面逐渐凸显,写作者身份(writer identity)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徐锦芬 聂睿 2015:7);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如Seidlhofer 2011:187)提倡将英语作为通用语(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以下简称ELF),即把英语视为不同母语背景者相互交流的一种超越国界和文化的语言。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在中国语境中探究大学生英语写作者文化身份的建构问题。首先,基于现有文献提出考察写作者文化身份的维度和参数;然后,通过对英语新闻语篇的实证分析讨论文化身份的具体特征及影响因素。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

就理论而言,语言身份研究范式经历从结构观到建构观(高一虹等 2008:19)、从本质主义到非本质主义(Virkkula, Nikula 2010:253)、从心理学到社会文化构建(唐芳 许明武 2015:41)的转变,然而对于写作者身份的探讨尚未形成定论(俞希 曹洪霞 2015:18)。就实证而言,多以学术论文(Hyland 2002:351)和议论文(Zhao 2013:201)为主要研究对象。此外,学者们在实证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模型包括“写作者身份理论框架”(Ivani1998:24)和“身份建构式作文教学中的写作过程模型”(Swartz 2008:154);使用的测量手段有“六身份体系”(Tang, John 1999:29)和“作者身份调查问卷”(Pittam et al. 2009:16)等。以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探讨写作者身份提供基础,然而多数研究主要考察写作者如何体现个人身份,而对于群体身份,尤其是文化身份,则多有忽视。

文化身份是身份的一个重要维度。Moss和Faux将文化身份定义为“个体或群体成员显示其群体归属性的行为,对成为该群体成员所需条件的理解,以及以该群体成员所能接受的方式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Moss, Faux 2006:22)。语言是表达文化身份的主要手段,二语写作者通过其语言写作行为,既尝试表达该语言的文化属性,也同时表达写作者对其自身群体的文化认同,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当下语境中非常值得研究。

中国语境下二语写作涉及的一个关键概念是ELF,即把英语视为不同母语背景者相互交流的一种超越国界和文化的语言。语言学家在探讨ELF使用者文化身份时,虽然挑战传统的本族语标准(如Baker 2009:10),但争议依然存在:争议之一是如何界定ELF的功能。Hüllen(转引自Fiedler 2011:82)等提出英语国际语是一种交际语言而非认同语言。然而,Virkkula和Nikula(2010:270)以及Fiedler(2011:92)则认为,ELF既用于语言交际,也用于身份认同。争议之二是如何描述ELF使用者的身份特质。Pölzl指出,ELF交际者能够创建“临时性文化”,或通过融入其他团体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Pölzl 2003:5);Jenkins等则认为,ELF使用者将自己的文化身份视为介于本族语和母语身份之间的“协商型身份”(Jenkins 2007:232);其他ELF研究还提出使用者创建“第三种文化”身份(如Planken 2005:397)和多文化身份(如Ha 2009:206)。由此可见,ELF语境下文化身份建构既非单纯出自本族语亦非单纯母语,而视角和方法的差异导致学者们对此解释的差异很大。

在中国语境下,学者们探讨本土化英语(或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的文化表达、身份认同及其与英语学习/使用之间的关系。中国英语在英语全球化的过程中“展现”并“强化”中国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的文化身份(沈惠忠 袁轶锋 2013:2,李文中 2006:134)。而建立中国英语使用者的语言身份认同感也是“中国观点的世界表达的前提”(梁健丽 2016:132)。高一虹和许宏晨指出(2015:126),“以‘文化输出’‘文化认同’定位中国英语功能的呼声越来越高”,期待引发对中国英语文化身份的深度思考。然而,将ELF文化身份置于中国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关实证研究数量很少,且结论各异。例如,任育新(2008:52)认为,“要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身份意识”;但魏际兰(2016:79)却建议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感;Feng和Du-Babcock(2016:40)则主张为学生提供不同视角以容纳两种文化。

综上所述,身份建构在英语写作研究和ELF研究中举足轻重,然而在不少相关问题上还存在各种分歧和疑问,有些领域还有待探索,且迄今还少有学者通过文本的语言维度来探讨写作者文化身份。此外,多数研究考察的文体为议论文和学术论文,还鲜有学者探究英语新闻这一体现文化语境的文体。因此,本文尝试在ELF视域下整合中国语境、英语写作、文化身份建构3个元素,将理论联系实证,以英语新闻写作为例探究中国大学生写作者文化身份的建构问题。

3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3.1 研究问题

本文在ELF视角和中国语境下,探讨我国大学生英语新闻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及影响因素。具体说来,笔者从Moss和Faux(2006:22)的“群体归属性行为”出发,将ELF写作者文化身份定义为写作者通过英语写作实践表达其对所处本土社会中群体归属性的意识和行为。就操作层面而言,将英语写作者文化身份的表现维度划分为显性维度和隐性维度,其中“显性”文化身份主要通过语言特征体现,而“隐性”维度则表现为行文方式。另外,探究影响大学生写作者展现文化身份的因素。基于此,本文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大学生在英语新闻写作中展现出怎样的文化身份,即大学生写作者在语言特征及行文方式上展现出怎样的文化身份;(2)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文化身份的展现,即英语水平和主题场景是否影响大学生文化身份的展现。

3.2 数据收集

英语新闻是讲述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大学生撰写的英语新闻又是中国语境下ELF写作的典型文本,因此该研究数据取材于2015-2017年某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77篇英语新闻稿,文章总词数为58,037,平均词数为754词。其中特写稿40篇,广播稿37篇。这些文章采取题材自选、课后采写的方式完成,所以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由于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已经讲解英语新闻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式,故这些新闻稿中所体现的主要是西方新闻写作框架下对ELF受众有意识或无意识展现出来的中国文化身份。

3.3 研究工具

笔者初步将显性维度上的语言特征细化为文化表达、用词特点和中文引入等参数,而行文方式则体现为语篇布局、思维习惯、语用策略和中国特色引语,具体测量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写作者文化身份的测量标准

这一测量标准的确立基于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整合以及从社会文化语境对写作者身份的重新审视。首先,该标准吸收现有写作者身份量表中的要素,如综合Hyland(2008:8)的“自我提及”、指称读者代词和“态度标记语”中表示态度的形容词等,并提取其有关与读者互动的内容,以及Zhao( 2013:225)的设问句等;其次,融入集中反映写作者中国身份的中国本土化英语特征,包括显性和隐性本土化英语(文秋芳 俞希 2003:8)和评价性形容词(俞希 2009:1);此外,该标准还增加语篇中具体涉及文化表达与身份的参数。在该标准中,语言特征和行文方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从显性和隐性两个维度考察写作者文化身份,涵盖词汇、语义、语篇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3.4 数据分析

本研究中的数据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类。对于定性数据,即各语言参数在具体语境中的表征,笔者对其进行逐一归纳和详细讨论。对于定量数据,分析方法如下:在统计测量标准中各语言参数出现的频数时,笔者只统计形符,不统计类符,即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某一承载文化身份的词汇(代词除外)不重复统计。此外,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不在考虑之列。除行文方式中的中国特色引语之外,直接和间接引用中涉及的其他文化身份元素也不计入其中。将统计后的频数输入SPSS之后,对于数值较小以及数值分散的变量,笔者根据描述统计显示的数值分布将其进行转码,将连续性变量变成分类变量。

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文化身份的展现时,笔者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英语水平,包括英语综合水平和写作水平,分别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和作文成绩衡量,这两者之间也做一个相关性分析以验证成绩的可靠性;然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英语水平对于每个参数的影响,用相关性分析检验英语水平对于参数总和的影响。二是主题场景。笔者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主题场景对于参数总和的影响,用卡方检验来分析主题因素对文化身份各参数的影响。

4 结果与讨论

针对两个研究问题,下面结合学习者的文本实例,分别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者的文化身份特点及影响因素展开详细讨论。

4.1 英语写作者的文化身份特点

表2对77篇新闻稿在语言特征和行文方式这两个维度上出现的8个文化身份参数总频次进行统计。总的看来,显性语言特征上体现的文化身份强度高于隐性行文方式上体现的文化身份,而在语言特征中,评价性形容词/副词的使用频率最高,直接反映中国特色的文化表达次之。

表2 各项语言参数的原始频数和转码后数据

从各项语言参数变量转码后分成的组数及使用百分比数据可见,超过60%的作者使用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表达(A1),而高达96.1%的作者使用评价性形容词/副词(A2)。其他语言特征以及行文层面的文化身份参数也均有涉及,从13.0%到32.5%不等,下面将举例对这些参数的使用进行详细阐述。

文化表达大量存在于对中国语境特有事物和现象的描述中,是最直接、最明显的中国文化身份体现标志。如例①中提到的大学食堂供应的各种中式早点,具有浓郁而独特的中国“味道”。

① By the counter which servessteamed dumplings(A1) andpancakes rolled with yau char kwai(A1), Chen was busying doing the preparation for breakfast.

评价性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在学生的英语新闻语篇中最为频繁,这可以验证俞希(2009:98)所发现的中国作者在英语报章中偏爱此类本土化特征的结果。Hyland(2008:8)提出的态度标记语(attitude markers)类似于这两大词类,也常用于考察写作者身份的标准。如例②所示,学生倾向于连续使用一组评价性形容词来描述访谈对象或表现典型形象。这可能是受中文思维,尤其是受中文新闻中运用评论判断性词汇惯例的影响。

② Fashion bloggers appear sostylistic(A2),energetic(A2), andelegant(A2) before their followers.

人称代词,尤其是第一人称(自我提及)通常被视为检验写作者身份的重要依据(Hyland 2008:8)。由于新闻惯例提倡客观性,所以第三人称的使用是主流趋势。而本研究重点探讨的是文化身份而不仅仅是个体身份,因此我们以“非第三人称代词”涵盖使用第一人称这种引入自我的行为和使用第二人称这种拉近与读者距离的行为,借此考察写作者所展示出来的文化代入感和文化身份。例③和④就很典型,前者将读者定位为与自己具有同一文化背景和经历的中国人,后者则表明自己的身份。

③ Not withstanding, delivery men’s work starts even beforeyou(A3) wake up.

④ He shares his opin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producer and tellsus(A3) how unique this MV is.

中文词汇的插入是另一类显性语言特征,其中直接使用中文的情况十分少见,多数是间接使用,即用拼音代替。此类词汇或是流传至国外的中国特有现象,有些已出现在西方英文媒体中(如例⑤中的haitao,海淘),或是为国人熟知的中国文化内容或本土化了的舶来品。虽然大学生们在新闻写作中使用拼音代替或辅助以解释的频率不多,但其凸显的中国文化以及因此体现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却是值得研究的现象。

⑤ Overseas online purchasing, dubbed “haitao”(A4)in Chines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po-pular(A2)in China.

总体看来,行文方式这一隐性维度上出现的文化身份特征并不频繁,但探究其中的规律仍能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在谋篇布局上,中国大学生写作者似乎倾向使用设问句展开内容,如例⑥;有时以大背景而非主题事件开篇;或者以总结评价性文字结尾,如例⑦。这些行文特点在西方新闻中较少出现,而在相应的中文新闻和作文中却十分常见,因此大学生写作者在英语写作中不自觉地习惯性使用也体现出其中国文化身份。

⑥ Are they stepping on the path to shame or fame? Are they really violating the laws as internet users suggest? How can the cyber community help or damage this group, the dream of those young university students? (B1)

⑦ In general, the form isgood(A2), but some details need further improving. (B1)

另一个行文特点是体现中国传统习俗或思想观念的典型中国特色表述。如例⑧中“无悔的选择”以及“始终如一的人生目标”的表达折射出中国人对稳定性和持久性的推崇,明显有别于西方文化中追求变化性和流动性的价值观,这些体现出根植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者头脑里的中国文化背景及相应的中国式思维习惯。

⑧ They are now feeling the urge to utilize the two-month holiday to figure out aregretless choice(B2) after graduation and find out aconsistent life target(B2).

文化身份中语用策略的使用在英文广播稿中主要体现于凸显自我、与听众进行互动。大学生写作者喜欢在新闻开篇或结尾处虚构一个以自己所在学校命名的通讯社名称,以表明自己的群体身份,并以第二人称方式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邀请他们加入和参与节目内容,如例⑨。

⑨ Now, please enjoy the music and have a good night. This is NJU student news. (B3)

中国特色引语(B4)类似于思维方式(参数B2),不同的是这类中国文化身份并非呈现在写作者自己的文字中,而是存在于作者采访对象的引语中。当然,在新闻稿中引文的选择也直接体现出作者本人的文化身份和立场。如例⑩的引语来自于大学集体婚礼的组织者,其中 cultural connotations,the spirit of young people和a guidance for correct values这些表达都反映出浓郁的中国思维特色,而该引语在整篇广播稿中也起到点名主旨的作用,因此对于文化身份的整体传递产生重要的影响。

⑩ “The wedding contains a lo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is not a simple wedding. Through the wedding, we show the spirit of young people, and also it is a guidance for correct values.” (B4)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写作者文化身份测量标准体现出写作者文化身份的主要内容,也凸显文化与思维对于特定语篇写作的典型意义。总体而言,中国大学生英语新闻写作者的文化身份虽然在量化数据上并无显著的统计意义,但对其进行质性分析后却发现有规律可循,主要呈现出3个特点:第一,身份表达同时反映中国思维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渗透;第二,各语言行文参数之间互有交织;第三,对于群体文化身份的表达强于个人写作身份的表达。

首先,中国大学生写作者在撰写英语新闻稿时已经接触过大量西方文化和英美新闻语篇,并受到相应的思维方式和写作规范影响,因此其产出在整体上多数符合西方人特别是英语本族语者的新闻模式,如倒金字塔式风格、线性思维等。然而,源自潜在的中国思维习惯和出于讲述中国故事的需要,中国写作者又常常下意识地在谋篇、用词、考虑读者和选择引语等方面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质的思维特点,如环形思维、模糊概念等。

其次,虽然我们在显性和隐性两大维度上区分不同参数,但在界定过程中发现参数之间有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情况,有些无法完全割裂开来。例如,中国文化表达(A1)和评价性形容词的使用(A2)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中国思维习惯(B2);而中国特色引语(B4)与中国思维习惯(B2)之间的差异则仅仅反映在说话者或写作主题的不同。这一方面证实思维与文化、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文化身份这一概念错综复杂的特性。

此外,相对于个人写作身份的表达,大学生写作者在撰写英语新闻时更注重对于其群体文化身份的表达。据统计,第一人称单数形式(I,me或my)在77篇新闻稿中一共只出现4次,说明写作者个体身份很不明显。相比而言,群体身份即作为中国写作者的文化身份则显得较为突出和鲜明。所有新闻语篇都包含一种以上的文化身份参数,单篇新闻中出现种类最多的参数为6种,最多的一篇文化身份表达频数达到21次。

4.2 英语写作者文化身份的影响因素

4.21 英语水平

我们将大学生写作者的英语水平细化为综合英语水平和写作水平两个方面。经检验,新闻写作者的综合英语水平和写作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342(p=.002),说明两者基本趋于一致,综合英语水平较高的写作水平相对也较高,反之亦然。随后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8个参数中,英语水平对评价性形容词(A2)的使用与体现思维习惯的行文方式(B2)产生显著影响(p<.05),而写作水平则显著影响非第三人称代词(A3)的使用(p<.001)。这些结果说明,英语水平或写作水平高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展现自己特有的中国文化身份,并注重文化代入的凸显或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但总体看来,英语综合水平和写作水平对于多数文化身份参数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且对于参数总和即整体文化身份表达的影响也不明显,相关性不具显著意义(p>.05)。这也许可以初步说明,文化身份强度的体现更多的取决于个人思维方式、写作习惯和情感因素,而非英语能力或表达能力的高低。这一结果并不出乎我们的意料,毕竟文化身份的表达不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特别关注的内容,也不作为评价写作质量的标准,虽然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处理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综观现有研究,对于写作者身份和写作水平之间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而鉴于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就不难理解其不受写作水平的影响。

4.22 主题场景

笔者将77篇新闻稿按主题场景划分为3类,分别是典型中国主题(如高考语文作文题、海淘、中国作家吴雪岚等)、一般主题,即不涉及文化国别的主题(如大学生选课、实习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普适性的内容),以及非中国主题(如志愿者在黎巴嫩和韩国留学生的经历等),具体数据参见表3。

如表3所示,选择一般主题的新闻语篇数量最多,占74.0%,选择典型中国主题的其次,非中国主题的最少。看来大学生接触最多且最为熟悉的还是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而这类话题中只有少量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表3 主题场景分类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主题因素对于写作者文化身份总体没有显著影响(p>.05)。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主题在A1(即中国文化表达)上呈现显著性差异,Pearson卡方值为12.425(p=.01),但除此之外,其他参数受主题影响所产生的差异均不具显著意义(p>.05)。这些结果一方面可能因为3种主题分布不均造成;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化表达由于其内容和语言的特殊性,与主题选择有紧密的联系。其他参数或许更多地取决于写作者本身的写作风格、写作习惯和文化身份意识等因素,因而较少受主题本身的影响。

5 结束语

通过分析中国大学生撰写的英语新闻稿,本文探讨写作者文化身份的具体特征及影响因素。经统计研究发现:(1)显性语言特征中的文化身份表达总体强于隐性行文方式中的文化身份表达,而在语言特征中,评价性形容词/副词的使用频率最高,中国特色文化表达次之;(2)身份表达同时反映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双重影响;(3)群体文化身份表达强于个人写作身份表达;(4)英语水平和主题选择对文化身份表达的影响均不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者的文化身份强度、性质和构成做出初步推断。单从统计数据来看,文化身份强度并不显著,在新闻语篇整体中不占主导地位。写作者通常根据语境和话题需要而有意识地选择表达文化身份的语言特征,或在行文过程中无意识地展现透露自己文化身份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等。中国大学生在写作中体现的文化身份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双重性乃至协商性的,具体表现为中西方文化身份的融合和交错表达,往往通过西方英语新闻写作模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基于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者文化身份的构成包括主维度和次维度:显性语言特征是主维度,隐性行文方式是次维度。两大维度下各有4个参数,不均匀地分布在新闻语篇中,都在具体语境中表现出鲜明特色,展现出写作者文化身份的多元性、动态性和变异性。

该研究首次提出ELF视角下中国写作者文化身份的测量标准,作为一个跨界的尝试性探索,试图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参考。然而,因样本规模和文化身份表达总体数量有限,无法对维度和参数进行统计验证,在全面性和系统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有待今后进一步修正和改进。另外,本文限于篇幅只选择一种文体,且只分析文化身份的两个影响因素,后续研究可以探讨其他文体和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写作者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白马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人生三维度
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