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特点研究

2020-07-02 07:30刘念王越史丹丹姚运丁金金赵盼罗强王怀立田培超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豆状基底节变性

刘念,王越,史丹丹,姚运,丁金金,赵盼,罗强,王怀立,田培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森氏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因定位于13q14.3的ATP7B基因,负责编码一种P型铜转运ATP酶,该基因突变导致该酶功能异常,引起铜经胆汁排泄障碍以及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率下降,引起肝、脑、肾、角膜等位置过量的铜蓄积,出现相应的脏器功能损害,WD在儿童中常以肝脏疾病为首发症状,但是神经精神症状却非常少见[1],因此易出现漏诊和误诊。而与许多神经代谢疾病不同,WD可以在疾病的急性和慢性阶段得到非常有效的治疗[2],因此在儿童时期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儿预后非常重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根据欧洲儿童WD诊疗推荐意见最新标准[1]确诊的,且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的WD患儿,共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0~14岁,中位年龄12岁,初诊病程1个月~3 a,中位病程10个月,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有9例,以精神症状首发的1例。

1.2 临床表现按照欧洲儿童WD诊疗推荐意见中提到的神经精神症状表现,其中有构音障碍表现4例,吞咽困难、流涎2例,情绪、行为异常1例,写字困难、动作不协调2例,学习成绩下降2例,静止性震颤、意向性震颤5例,步态异常、肌张力障碍、肌强直3例,面具脸、苦笑貌及脑卒中样症状0例。

1.3 实验室检查患儿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铜蓝蛋白、尿常规、24小时尿酮测定检查。

1.4 眼科检查均由眼科医生在裂隙灯下行角膜Kayser-Fleischer(K-F)环检查。

1.5 影像学及超声检查所有患儿均行头颅MRI、肝脏及泌尿系超声检查。

1.6 基因学检测经家属签字同意后有5名患儿行基因检测。抽取患儿、其父母外周血标本各2 mL送检至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外显子先证者模式检测。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所有患儿的血清铜蓝蛋白均低于正常值,24小时尿酮均明显高于正常,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的尿常规异常(血尿、蛋白尿),所有患儿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

2.2 眼科检查裂隙灯下检查所有患儿K-F环均为阳性。

2.3 影像学及超声检查所有患儿头颅MRI基底节区均有病变,为双侧对称性(见图1)。其中4例还伴有丘脑、中脑、脑桥等部位病变。所有患儿泌尿系超声无异常,肝脏超声均有弥漫性回声改变。

图1 患儿T1、T2像基底节区对称性异常信号

2.4 基因学检测5例患儿均存在明确可致病的ATP7B基因突变,突变位点来源于父母双方,其中1例纯合突变,4例复合杂合突变,其突变位点分别为c.2333G>T(纯合);c.3426G>C、c.3443T>C;c.318G>A、c.2000G>A;c.2333G>T、c.2297C>T;c.1708-1G>C、c.3662-3664del、c.1168A>G。

3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最初是由英国神经病学家Samuel Wilson于1912年发现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学表现为大脑中的双凸透镜核和肝细胞中的肝细胞变性,被称为进展性肝豆状核变性[3]。全球患病率估计为1/10 000~1/30 000,且中国高于西方国家[4]。其典型症状表现包括肝脏疾病、神经系统表现和眼部表现[5]。儿童时期WD的诊断非常困难,临床表现可以从无症状肝脏疾病到肝硬化或者肝衰竭,但是神经精神症状却非常少见,因此当青少年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或者运动障碍需排除WD,其发病年龄通常>15岁,也有报道为7~9岁[1],本研究中位年龄12岁。神经系统表现具有较大的临床异质性,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异常包括构音障碍、肌张力障碍、震颤和帕金森病,初期的神经系统症状通常是微妙的和非特异性的,一些躯体化或心因性状况经常被误诊[2],本研究中构音障碍、双下肢乏力患儿最长达3 a未得到诊治,可见其诊断困难且不易引起重视,从而延误治疗。精神症状也是非特异性的,可以表现为抑郁、躁狂,或仅仅为情绪不稳定,当儿童WD首次出现孤立性精神疾病时,WD的实际诊断可能会明显延迟,本研究中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患儿病史长达1 a才被确诊。同时睡眠障碍也可能是WD表现之一,虽然不能严格归类为精神疾病,但可能具有重要的行为影响[6]。

磁共振检查是诊断WD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尤其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WD的MRI表现多呈对称性,常累积基底节、丘脑、外囊、脑桥和中脑,少部分可同时累积顶叶、颞叶、额叶等[7],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头颅MRI均有异常改变,且均有基底节区对称性改变,部分患儿同时累积有上述其他部位。因此当患儿因不明原因以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就诊时,头颅MRI检查不可缺少,必要时可行磁共振波普分析,因为研究发现磁共振波普分析病变可早于MRI病变出现[7]。

肝豆状核变性常见的眼部表现为K-F环和“向日葵”样白内障,其中K-F环是该病最常见的眼部体征,研究表明几乎见于所有出现神经病变的患者中,本研究中患儿K-F环均为阳性,与之相符,但同时K-F环阴性不能排除WD的可能性[8-9]。

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基因检测是诊断WD的重要依据,尤其对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且目前最新研究表明,WD的基因型可能与表型有关,但受表观遗传学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目前结果尚存在争议,因此对于所有已确诊WD的患者的直系亲属均建议行WD筛查,一方面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尽量防止病情进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基因-表型的相关性联系[10]。本研究中行基因检测的患儿在ATP7B基因上均有异常突变,复合杂合突变或纯合突变,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突变位点来源于杂合突变的父母。

综上所述,在学龄期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构音障碍、情绪行为异常、肌张力障碍甚至写字困难等症状时,应警惕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尽早完善相关检查,若不能确诊,应及时行基因检测,避免漏诊误诊延误治疗。

猜你喜欢
豆状基底节变性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超声诊断新生儿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M1 段血管斑块特征分析的应用研究
征兵“惊艳”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一种先天性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