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文明中的二月二民俗文化
——以鲁西平阴县为例

2020-07-01 09:43
吕梁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龙抬头事象蝎子

何 帅

(青海师范大学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平阴县位于山东省西部,其名始见于《左传·襄公十八年》齐晋平阴之战中“晋会诸侯伐齐,齐候御诸平阴。”[1]183的记载,因地处古东原北部群山之阴,古济水之南而得名。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即设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受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影响,积淀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景观。素有“玫瑰之乡”和“阿胶之乡”的称号,故而平阴县的玫瑰镇、东阿镇以当地特产命名。关于玫瑰,《本草纲目拾遗》载:“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 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是平阴著名的经济作物之一,当地人用来制作玫瑰酒、玫瑰酱、玫瑰茶叶、玫瑰月饼。每逢中秋节,玫瑰月饼是每家每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民俗美食。玫瑰花茶、玫瑰酒、玫瑰精油、梨丸子、川蜜月饼,一条以玫瑰为中心的产业链造就了平阴独特的商业民俗。本邑盛产阿胶,具有美容养颜、滋阴补肾等保健功能,其制作工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平阴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与历史背景

(一)平阴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节日是民俗的重要载体,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二月二又名中和节,早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对二月二的描述。如:“二月二日新语晴,草芽菜甲一时生。”宋代对二月二的描述较多,如北宋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提到忠州风俗:“二月二日携酒郊外迎富。”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描述了二月二宫中挑菜游戏:“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用此以资戏笑。”元代二月二的习俗得到传承,并将撒灰与引龙联系起来,熊梦祥的《析津志·岁记》对此有明确记载。在平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当地民间传说中,龙王违背玉帝的旨意,给正遭受旱灾的百姓下了一场雨。这件事被玉帝知道后,将龙王压在一座大山下,扬言“要想出去,除非金豆开花”。人们得知龙王被困的消息后,为救龙王处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在翻晒黄豆时,突然想到将黄豆炒开花正是金豆开花,于是家家户户将炒熟的黄豆供在院子中,龙王则在二月二这天被释放。这就是当地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也是当地二月二“炒蝎子爪”(当地炒黄豆的俗称)的由来(1)讲述人:江茂珍,女,汉族,55岁。记录人:何帅,访谈时间:2020年1月10日。地点:平阴县安城镇小官村。。

(二)平阴二月二“龙抬头”的历史背景

平阴二月二“龙抬头”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和农耕有着密切的联系。吉成名认为,二月二节日是先民从对土地的崇拜中形成并逐渐发展而来。二月二“龙头节”最早形成于元代的北方地区[2]。对于平阴二月二“龙抬头”节俗的由来,本文赞同吉成名的观点。平阴地处泰山西延余脉和鲁西平原过渡带,传统的农耕孕育着平阴人民,俗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根据《平阴县志》可知,当地干燥少雨,除受到北面黄河决堤造成的洪灾和蝗灾之外,最主要的威胁是旱灾。干旱的土地不适于农业耕作,春耕求雨成为当地人的头等大事。龙自古就有“水神”之称,在《山海经》中有大量描述,《大荒东经》载:“应龙处南极……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东海中有流坡山……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雨。”《大荒北经》载:“应龙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龙,水物也。”《淮南子·地形训》载:“土龙致雨。”行云布雨的龙不但见于古籍中,而且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中也广泛存在,还在民间艺人的演说中大量出现。《说文解字》载:“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奇动物。”“水神”龙王,深深地印在俗民心中。俗民相信“万物有灵”观,面对春耕时的久旱无雨,通过献祭、祈祷等方式,祈求龙王天降甘露。在当时当地干旱无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古人的想象,平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便产生了。传说与神话一样,是“俗民通过不自觉的幻想所创作出来的一个既反映当时现实然而又完全非现实的世界”[3]6-7。当地二月二“龙抬头”传说的形成与农耕文明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本文认为,二月二的诸多民俗事象是从农耕文明中衍生而来。

(三)二月二民俗事象盛行的根源

在本地,传统民俗节日三月三上巳节,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科技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节俗逐渐消失。其根源是上巳节求偶、求生育、求健康的民俗事象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即传统的民俗事象在时代的变迁中失去了传播其文化的载体。相对于上巳节,二月二民俗事象“打地囤”“炒蝎子爪”“炒长果”“吃爆米花”“理发”,与农耕文明有着密切联系,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民以食为天”的传播载体不会改变,所以二月二的民俗事象一直经久不衰。

二、二月二节俗研究综述

二月二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节日。关于二月二节俗的研究,本文进行以下梳理。

(一)文人诗歌描述与文献记载

中国历史上对二月二节俗关注久远,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白居易的《二月二》(《全唐诗》卷456)、晚唐李淖的《秦中岁时记》和韩鄂的《岁华纪丽》对二月二有所记录。之后历朝历代基本都有对二月二节俗的记载。北宋庞元英的《文昌杂录》、南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元代末年熊梦祥的《析津志·岁记》、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清代民国时期丁世良、赵放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等。这些文人对二月二节俗大多停留在白描阶段,主要是对当时二月二习俗的记叙,但这也为后世研究二月二民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民俗志资料。

(二)当代对二月二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至1990年,研究二月二民俗的资料较少,本文将对1990年以后的资料进行分类梳理。

1.二月二的起源、流变和发展的研究

吉成名对二月二“龙抬头”节的起源、地域特点、习俗内容、文化内涵进行详细的论述,提出“惊蛰节和春社节是龙抬头节前身”的推论,认为“龙头节”最早形成于元代的北方地区[2]。吕红艳对“龙头节”的由来、形成和发展、二月二与社日祭祀以及二月二节俗在南北方的流变进行梳理,认为二月二节俗的形成与龙有关,源于古人对龙的崇拜[4]。黄浩对二月二节俗的形成与演变做了详细的梳理,认为南北方的二月二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在流传的过程中,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造成南北方节俗差别较大并一直流传至[5]。张勃对二月二的起源、流变,民俗事象和文化意义进行更为详细的论述,认为二月二成为与龙、土地崇拜有关的节日是后来发展、演变的结果[6]。

以上研究从民俗学、历史学、文学等角度,在宏观层面上梳理二月二节俗的起源、流变和发展的过程,为其他学者研究二月二民俗提供了参考。

2.二月二节俗的区域研究

以某一地区为研究对象的有,刘志平、唐亦工的《清末民初山西地区龙抬头节习俗探析》(2006),胡飞的《淮河流域“剃龙头”民俗文化内涵研究》(2014),吉国秀、詹娜、李阳的《东北地区“二月二”节日传承、记忆碎片化与主体缺失》(2009),隆滟的《周人“祈农”民俗传统的延续与演绎——陇东“二月二龙抬头”节俗的农业内涵管窥》(2012)等。

以某一具体地点为研究对象的有,刘其印的《龙崇拜的活化石——范庄二月二“龙牌会”论纲》(1997),吕红艳的《广西贺州黄田二月二节俗研究》(2007),汤顺霞的《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研究》(2010),周爽《甘肃苦水高高跷研究》(2010),贾莉莎的《“转九曲”仪式研究以内蒙古车包头市固阳县车铺渠村二月二“九曲黄河灯游会”为个案》(2016年),冯帆的《邢台社火音乐研究——以辛留寨村“二月二”社火为例》(2017),刘泳斯的《河北赵县范庄“二月二”龙牌盛会的当代变迁》(2018),李彩萍的《北京高碑店“二月二龙抬头”文化节与社区传统文化的传承》(2018),喻志伟的《近代以来地方节日演变与族群认同——以吉安东固畲族乡二月二节日为例》(2019)等。

以南北方二月二民俗文化作对比研究的有吕红艳《南方北方“二月二”比较分析》,归纳了南方和北方二月二节俗的内容,对比南北方节日内容的异同,推出二月二南北方习俗差异是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播相互作用的结果[7]。

以上研究以某一地区或具体地点为例,对二月二节俗进行详细的分析,丰富了二月二节俗研究的内容。从横向上看,对二月二南北方节俗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较少;从纵向上看,近年来,学者对某一具体地点的二月二节俗研究明显呈上升趋势。

3.二月二节俗的其他研究

其他有关二月二节俗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阶段,并没有做深入分析。如:赵洪玺的《二月二,龙抬头》(1995),徐金星的《二月二,龙抬头》(1999),王秀梅的《二月二,龙抬头》(2007),文迪的《二月二的习俗》(2009),杨琳的《“二月二”风俗谈》(2009),马一凡的《“二月二龙抬头”》(2010),上官云的《“二月二”的民俗记忆除了理发还有这些》(2019)等。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采用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旅游学等方法考证及分析二月二节俗的流变与传承。对二月二诸多民俗事象的描述,实现多角度的综合研究。但古代偏重于对二月二的记载,近代的研究资料较少且分散。除分析二月二节俗的流变以外,多数研究以某一具体地点的二月二节俗为例进行分析,对民俗事象的研究,大多没有与农耕文明进行深入结合。对山东地区传统农耕文明中的二月二民俗事象研究少有人关注,相关材料甚少。

本文以鲁西平阴县二月二民俗事象为例,将二月二民俗事象与传统农耕文明相结合,以文献资料为依据,利用民俗志资料,通过科学的田野调查,以深描的形式,详细分析在农耕文明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二月二诸多民俗事象,尤其是对山东地区二月二民俗事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打地囤”“炒蝎子爪”“炒长果”“吃爆米花”“理发”,为研究山东地区传统农耕文明中的二月二民俗文化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平阴县关于传统农耕文明中的二月二民俗事象资料研究的不足。

三、二月二民俗事象

(一)打地囤

“二月二,龙抬头,打灰囤,大囤满,小囤流。”根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统计,山东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县都存在二月二“打地囤”的习俗,山东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打地囤”的习俗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山东,以前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还未等太阳升起来,人们便早早的起床,用簸箕盛着上一年大年三十的草木灰,用草木灰先在房间里画成大圆的形状,然后在圆心的位置,放置钱币,用石头盖上,最后再朝着门口的方向,给各个圆画上一个小长方形,每个房间依次完成。在院子中,院子的大小决定圆的数量、形状的大小和放置五谷的多少。以前的老院子中,家家户户都有粮仓,在粮仓的前面,画最大的圆形。在大圆的中心,放置五谷的数量远高于院子中其他圆形。圆内放置粮食的叫做“粮食囤”,放置钱币的叫做“钱囤”,这就是当地所谓的“打地囤”。“打地囤”一般是由家中最有威望的男性负责,晚辈在一旁帮忙并学习,协助完成。长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将“打地囤”的习俗传给下一代,完成了民俗事象的传承。

《说文解字》载:“‘囤’是形声字。小篆,从竹,屯声……异体写作‘囤’。”“打地囤”起源于撒灰的习俗,元代末年熊梦祥在《析津志·岁纪》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明代二月二撒灰的习俗明显增多,如《雄乘》卷上云:“仲春之月厥二日,以灰糠画龙于井,以青灰引至瓮下或仓库内,曰引龙。”到了嘉靖年间,由于地震、旱灾、蝗灾加剧的原因,撒灰在山东境内的原意发生了改变,据《济宁县志》和《东平县志》可知,撒灰有“填仓”之意。撒灰除与引龙有关,更与古代农业有着密切联系。根据《平阴县志》统计,仅元天顺至清嘉庆年间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有23次之多。经历了明末崇祯时期的饥荒、清末的丁戌奇荒、民国大饥荒和1959至1961年的几次重大饥荒。“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明崇祯十三年:“黄风大作,冬月土寇蜂起,四乡焚劫殆尽,瘟疫盛行,人损大半。”[8]次年又是饥荒、瘟疫、旱蝗。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人们食不果腹,加之古代徭役赋税沉重,“好死不如赖活着”,不得已落草为寇,仅从平阴一处便可观整个山东,这就是“自古山东多响马”的重要原因之一。古人最担心的就是没有粮食难以生存,人们对粮食格外在乎,因此对“打地囤”特别重视。关于“打地囤”,为什么选在农历的二月初二这一天?通过询问长者和查阅大量的资料,本文认为:首先,古人常把二月初二看作第二年真正的开始,这与龙抬头(新的开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次,北方大地上,到了农历二月初二,天气转暖,农业活动也逐渐开展,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能五谷丰登;再次,二月二前后,学生、工人、农民相继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二月二这天也被看做是新一年工作、学习开始的标志。关于地囤为何象征着丰收?本文认为:在古代,粮食丰收的标志就是将收获的庄稼堆成垛,从上面俯视粮食垛,正是地囤的形状。由于“垛”和“囤”有着相似的发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流传的过程中,“垛”误读成“囤”,是极有可能的。“打地囤”主要指打“粮食囤”。最初,俗民将庄稼收割后堆成垛以存粮,人们发现这样存放粮食容易发霉和被老鼠、鸟类等动物偷吃,于是在长期的探索中,专门建造了储存粮食的“粮食囤”。粮食囤起初建立在室内,古代产粮少,粮食特别稀缺,在室内有着防盗的功效。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粮食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囤已不能满足盛放大量粮食的需要,于是粮食囤的“升级版”粮仓便产生了。由于粮仓的体积较大,粮食产量增多使人们衣食无忧,粮食被盗的事件大幅度减少等,粮仓也被移到室外。于是,粮食垛完成了由粮食囤向粮仓、由内而外的演化。通过调查发现,平阴县境内粮仓呈方形平顶。本文认为,出现方形平顶的粮仓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与当地的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平阴干燥少雨,不需要特意排水;第二,相比于圆形尖顶的建筑,方形平顶建筑建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更省时省力;第三,自古以来,山东人性格豪爽,方形也是当地人内在性格的体现。通过观察,“打地囤”的每个活动事象都有详细的讲究,如:为什么用上一年大年三十的草木灰打囤?草木灰是由庄稼杆燃烧产生的,在用草木灰画成的地囤中心放上粮食,其原型便是粮食垛。上一年的年三十,代表着上一年的结束,用上一年结余的草木灰打囤,寓意年年有余。为什么地囤打成圆形而不是方形?通过对比发现,方形的地囤留有空隙,使得一些虫子得以生存,造成一定的粮食损失,圆形能有效地防虫害。为什么给打的地囤画上一个小长方形?粮食囤是一个类似圆柱体的建筑,在囤的最底部有一个小门呈长方形。听长辈介绍,以前余粮是从粮食囤的顶部倒入,取粮食时,只需将底部的小门打开,粮食便自然地流出来。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相当了不起。在粮仓的前面画一个最大的地囤,这也与人们的习惯有关。人们收割庄稼后,首先将粮食放到粮仓中,画的地囤越大,代表着收获越多。至于每个房间都画有地囤,新一年人们希望钱财能像粮食一样堆满每个房间,表达了俗民简单而朴素的愿望。剩余的草木灰撒到自家庭院的各个角落,边撒边念叨:“二月二,撒青灰,蝎子蚰蜒死成堆。”意在消除五毒。

(拍摄于平阴县安城镇小官村)

“打地囤”有着其重要的民俗意义。首先,体现了人们对粮食的重视。在灾年,人们对粮食的重视程度远超过金钱。《平阴县志》载:“崇祯十四年大饥,斗米值千钱。”[8]233;笔者村中的邻居,现已70多岁的李大妈,因为当年黄河发大水,出现大面积的水灾,导致东阿县出现饥荒,王大爷仅用两袋高粱将李大妈换来当媳妇;已有90多岁的高奶奶,年轻时因为其公婆家有几亩田,才嫁给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笔者的舅舅3岁时,也是因为当年出现饥荒,将其送人换来一袋高粱度过饥荒。以前的人对饥饿恐惶,总是留余粮备用,除了上缴的公粮外,很少有卖粮的。对粮食更是节俭,小时候经常看到爷爷将掉在地上的花生捡起来,用嘴吹一下吃掉,就算是长牙的花生仁,也舍不得扔掉;吃饭的时候看到笔者洒在桌子上的饭粒,抱怨道:“你是没有经历过饥荒啊”是“要饭的脱成的”;庄稼收获后,等到农闲时,老人们总是背上蛇皮袋去田地里“栾庄稼”(庄稼收获以后,农闲时去捡落在田里的庄稼),直到现在,村里上年纪的老人还有这样的习惯。对种粮食的土地更是呵护有加,他们知道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有了土地才不会饥饿。之前庄稼人闹矛盾很多都是因为两家的地界,其中一家在地界上多种了一垄,或者是地界被破坏了,重新画的地界两家都有意见。庄稼长起来以后,农民闲不住了,没事就去田地里拔草松土,如果谁家田里的杂草多了,或是庄稼长势不好,村里的庄稼人会嘲笑他。虽然现在种庄稼获益不多,但是基本没有被荒废的田地,足见粮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再也不用因为饥荒而发愁,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圆形蕴含着人们外圆内方的处事原则。平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外圆内方的处事原则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平阴名人于慎行,明代三朝帝师。《明史·于慎行传》载:“十七岁,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御史亲为其加冠,他却委婉的拒绝,使御史既不失颜面,又赢得了大家的赞扬。“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捕,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对待朋友,不因为其不幸的处境而避之不及。“及居正夺情,偕同僚据疏谏。”作为张叔大最器重的学生之一,公然带头反对张居正,以致张居正责备其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慎行却回答:“正是因为您是我的老师,我才这样做啊。”万历十年(1587),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是于慎行帮助照顾80多岁的老母和不成年的幼子。对于老师的错误敢于指出,对老师的不幸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身为礼部尚书的于慎行,因“争国本”得罪神宗,以乡试泄题为由归隐,其实这是他懂得“水满则溢”的道理,闲居在家的16年更是发奋著书。清代纪昀评价其诗“典雅和平,自饶清韵。”内方外圆的秉性使他在明朝的官场上游刃有余。综观其一生,为官40年,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太子少保,三次罢官,得以善终。圆滑的处事原则集中体现在地囤的圆上。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再次,圆形反映了中国朴素的哲学思想。第一,刘其印认为“龙抬头”即“阳抬头”[9]。古代,人们将一年分为寒冷和温暖两季,寒冷属阴,温暖属阳。二月二是一年的终点,也是阴阳平衡的节点。二月二过后,天气转暖,阳占上风,因此二月二又叫做“阳抬头”。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地囤的原型正是太极图。《易经》载:“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即阴阳,老子以阴阳为基础发展了“道”文化,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思想蕴含了万物相生相克,任何事情都存在阴阳对立面的哲理。追求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是道家的追求,也是今天 “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源头。第二,在传统文化中,阴对应着有害的一面,即灾难;阳代表着好事,正如太极图中的阴阳相互追逐一样,表明阴和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单的圆形反映了古人对阴阳平衡的追求,他们懂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三,在传统文化中,常用“阳”表示男子,以阳刚之气形容男性;“阴”代表女子,以阴柔之美形容女性。阳刚之气需要阴柔之美的衬托,才能更显男性的刚强气概;阴柔之美需要阳刚之气作对比,才能体现女性的仁爱。正如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分工明确,使自给自足的家庭运转得更好;又如对于子女的教育,既需要父亲的严加管教,又需要母亲的慈爱,刚柔相济,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圆又有“圆满”之意,表达了人们对儿女满堂的向往。总之,“打地囤” 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二)炒蝎子爪、炒长果、吃爆米花

在本地,二月二最常吃的就是“炒蝎子爪”。《平阴县志》载:“各户炒黄豆,名为‘炒蝎子爪’,邻居互赠。”[10]379“蝎子爪”的主要原料为黄豆,是当地收获的粮食作物。黄豆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俗作“菽”,已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炒蝎子爪”有两种做法,分别是干炒和油炸。干炒是将干净的黄豆,浸泡在水中数小时,控干水分,放入烧得通红的大铁锅中,不断地翻滚,闻到豆香方可出锅。油炸则是将浸泡、晾干的黄豆,冷油下锅炸至金黄。“炒蝎子爪”有甜和咸两种味道,甜和咸是两种单一的味道,不像麻辣火锅一般,多味并存,既反映了当地人简单的饮食习俗,又折射出本地人豪爽的性格。相对于豆浆、豆腐、豆腐脑等豆类食物,人们在二月二这天一定要吃干炒的“蝎子爪”。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属阴,用烈火干炒的豆子则呈现阳性。二月二是阴阳平衡的结点,这天过后,天气转暖,意味着阳气占主导地位,吃干炒的豆子,也寓意着阳性占主导地位,突出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油炸的豆子因形似蝎子,又称为“炒蝎子爪”。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农历二月二以后,天气变暖,百虫出蜇,蝎子在当地也变得活跃起来,墙上、树上、石头下经常有它们的身影。蝎子尾部长有长长的“毒针”,被蛰的人疼痛难忍,故而对蝎子有着强烈的恐惧感。“炒蝎子爪”一方面寓意着将对人们产生威胁的动物——蝎子消灭;另一方面,彰显了民间饮食注重平衡中庸的原理。当地人有食用“炸蝎子”的习惯。蝎子全身是宝,《本草纲目》载:“蝎,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蝎子作为中药,对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有很好的效果。“炒蝎子爪”表达了人们对其变害为利的愿望。此外,蝎既有“邪”又有“谐”之意,因此“炒蝎子爪”一语双关,既带有“驱邪”保平安,又带有一家人生活和谐之意。人们就地取材,用朴实的方式,使其“金豆开花”,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遥相呼应。

“炒长果”也是这天必吃的一道民俗美食。“炒长果”其实就是将带有果皮的花生,放到盛有热沙的大口径铁锅中,不断翻滚,使其受热均匀,直到香气四溢时便可出锅。通过研究发现,之前关于二月二民俗资料中没有对“炒长果”习俗的记载,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做出以下分析:一方面,有学者认为花生是15世纪或16世纪被引进中国,但据史料载,在汉代墓中就已经发现碳化花生。不管花生是何时出现的,但在当时花生都是上层社会的消费品。相比之下,黄豆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普遍且价格便宜,广大老百姓能消费得起,所以在当时社会二月二吃“炒蝎子爪”是主要的饮食民俗活动。另一方面,据77岁的杨大爷说:“俺小时候甚至到了三十几岁,每年二月二吃得都是炒的黄豆和爆的玉米花。相对来说,爆的玉米花多点,炒长果是基本没有的,因为当时不种植花生,所以花生对俺们来说特别稀罕。等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分田包产到户,俺们有了自己的土地,花生种植普遍了,‘炒长果’才盛行起来。”(2)讲述人:杨保寅,男,汉族,77岁。记录人:何帅,访谈时间:2020年1月11号。地点:平阴县孔村镇太平村。这就是之前资料对于二月二没有“炒长果”记载的主要原因。“炒长果”作为二月二新兴的饮食民俗,与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民谚道:“常吃花生能养生”,花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花生具有降低胆固醇、延缓人体衰老、促进儿童骨骼发育、预防肿瘤的功效。花生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充当着“吉祥果”的角色。在古代,儿童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很高,加之瘟疫、战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人们寿命较短。长生,不但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而且是平民的梦想。花生因具有延缓人体衰老的功能,所以有着“长生果”的美称。民间有着强烈的“食补观念”[11]25,在当地有着“吃啥补啥”的说法。吃炒的长果,有长命百岁的寓意;在婚礼中,花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材,红枣、花生、桂圆寓意着“早生贵子”,花生圆粒,结婚的夫妇吃了花生象征着爱情的美满。此外,还有事业果实累累的寓意。炒的长果一般以壳中两个果仁居多,个别的长果也会有三个果仁或者是四个果仁。一方面,花生多子且多产,两个果仁有“儿女双全”之意,三个及以上的果仁有“多子”之意,吃了多子的长果,寓意着家庭也能够“多子多孙”;另一方面,人们如果吃到三个果仁或者是四个果仁的长果,就像找到四叶草一样兴奋,这代表着在新的一年好运能够长长久久。此外,花生的叶子长在地表,吸取阳气,果实长在地下,集阴于一身,本身就是“阴阳果”,与二月二是阴阳平衡的节点呼应。花生可制作花生油、花生酱、花生粥,但在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可以不食用其他花生制品,“炒长果”是一定要吃的。其原因和“炒蝎子爪”有着相似之处,由于花生本身就是“阴阳果”,干炒使其成为阳性的坚果,也蕴含着俗民天人合一的观念。

二月二还有“吃爆米花”的习俗。在本地,“吃爆米花”的习俗与农业密切相关,二月二过后,标志着春耕的开始,通过爆米花来检验种子的发芽率,虫蛀和受潮的种子不会炸裂,以此判断发芽率的高低,选择优质良种(3)讲述人:王道礼,男,汉族,84岁。记录人:何帅,访谈时间:2020年1月12号。地点:平阴县玫瑰镇郭套村。。爆米花的习俗起源于宋朝,与占卜有关。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因当地人将雷声叫做“勃娄”,爆米花声响时似雷声,所以称之为“爆勃娄”。随着南北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剧,爆米花的习俗也传播到北方。北方盛产小米,当地人因地制宜,小米自然成为爆米花的主要原材料。但由于小米在当时属于上层社会的消费品,所以并未流行,直到玉米的出现,使二月二爆玉米花在北方大地流行起来。玉米是大约16世纪引进中国的粮食作物,因其高产且价格便宜,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成为改革开放之前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在二月二饮食中,逐渐取代了“炒蝎子爪”的主体地位,爆米花既有“金豆开花”,又有“财源广进”之意。爆米花的原理是通过高温高压,来改变食物的状态,爆米花的制作方式成为膨化食品制作方式的开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手摇式爆米花机”在中国盛行起来。在制作爆米花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糖,来改变爆米花的味道。现在的爆米花制作设备更是先进,取代了原有的老式爆米花机,一小捧玉米等到“爆完”之后便是满满的一大盆,正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并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改变爆米花的口味。现在,爆米花不但在二月二享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美食之一。相对于之前用玉米爆的爆米花,近十几年来,用大米爆的爆米花很受当地人的欢迎。水稻在鲁西大地上由于光照、热量等方面的原因很少种植,“物以稀为贵”,习惯了吃爆玉米花的人们对于大米花更是喜爱有加。从侧面也反映了南北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爆米花”既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也是对“龙抬头”的一种阐释。人们用质朴的食材,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理发

中华民族一直将“龙”视为图腾,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所以有“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关于二月二理发的由来,根据《凡夫俗子:民间年画中的温情民俗》可知,旧时俗民在二月二理发是因为农忙,只有过年时才能休息。过年要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算起,直到二月二才算结束。过完二月二就要忙着春播,所以赶紧理发,久而久之形成了“二月二理发”的习俗。在当地有“正月理发死舅舅”一说,对于此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大多数人为避免犯忌讳,还是选择在二月二这一天理发。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正月理发死舅舅”是民俗文化在长期传承中的误传。这个俗语起源于清初,清军入关后,颁布“剃发令”,《清世祖实录》卷十七(顺治二年六月丙寅)载:“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自行剃完。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强制人们剃发以示臣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头发与孝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族成年后,不可随意理发。“剃发令”的颁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所以在当时引起了很多汉人的反抗,但遭到满清政府的强烈镇压,如: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之变等。最有名的要数江阴之变:江阴,古称暨阳,在清军颁布剃发令之前已归顺清朝,但由于剃发令的实施,加之江阴知县方哼的倒行逆施,使得深受儒家孝文化影响的江阴百姓奋起反抗。在江阴典史陈明、阎应元和训导冯厚敦的带领下,开始了江阴81天反剃发运动,重伤清军七万余人,在抗清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有降将军,无降典史”的阎应元在城破时写道:“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 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最后兵败被杀,江阴因此遭到清军的“屠城”报复。在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下,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抗争中,外来文化凭借着血腥的手段,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汉人为了表达心中的不满,正月不理发以思旧的明王朝。由于“思旧”与“死舅”谐音,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音译。正如朱青生指出:“一个文化现象的产生有时是在诸种相关功能共同作用下,由人的误解和改窜而形成的。”[12]3为什么“正月理发死舅舅”而不是别的亲属?《说文·男部》载:“舅,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叫做舅,妻子父亲叫做外舅),另外,古代帝王称异性大邦诸侯为“伯舅”,异性小邦诸侯为“叔舅”,诸侯亦称异性大夫为舅。从中可知,古代除了以血缘为中心的宗法制外,还需要以尊称的形式维持着国家的统治,为何舅舅在古代有着如此高的地位?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母系社会时期,有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说法,舅舅为“自家人”,而孩子的叔、伯则被视为“外人”。历史上,由于这种思想观念的延续,外戚专政的现象不胜枚举,如西汉前期吕氏一族专权、北周外戚杨坚专权、南宋理宗时期贾似道专权……也出现了外戚篡权的现象,如王莽篡汉。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父系社会后,舅的地位变得更加中立,无私。舅舅完成了由“自家人”向“局外人”的转变,不参与财产的继承,每当家族出现财产继承问题时,舅舅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调解家庭财产的纠纷。再次,对于娘家父母,自古就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刚嫁出去的女儿,对她们来说所住的婆家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自己的兄弟便成为娘家唯一的亲人。在婆家受委屈后,首先想到的是找她的兄弟去评理,由于新娘和自己的兄弟关系最亲切,生出的孩子也自然和舅舅最亲。正月理发作为一种忌讳,古人认为犯禁忌以后,首先应该是对自己的至亲有害,中国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所以舅舅自然被视为孩子的至亲,因此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俗语。从保健民俗的角度分析,二月二理发有利于身体健康。《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载:“被发缓形,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二月二之后天气转暖,经过漫长的冬天,头发也长了许多,长发不但对生产生活造成不便,而且给人邋遢的印象,所以二月二理发是绝好的时间。每到二月二这一天,理发店里挤满了理发的男男女女,理发店里摆好了“蝎子爪”“长果”“爆米花”,供等待理发的人享用。理发的都是附近村庄的农民,正月除了走亲戚串门基本上没见过面,见面以后热情地相互问候,聊一聊上一年发生的事情、自己的工作状况、新一年的规划等。人们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闲聊,原本无聊的时间变得生动有趣。此外,二月二理发有着除旧推新之意,正迎合了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不管上一年是顺利还是坎坷,都会将二月二作为节点,像理发中掉落的头发一样,一切归于尘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四、结语

农耕文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打地囤”“炒蝎子爪”“炒长果”“吃爆米花”“理发”,这些从传统农耕文明中衍生而来的民俗事象,是平阴“二月二”重要的民俗活动。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逐渐过上小康生活,一部分人已从平房搬到楼房,年轻一代更是衣食无忧,对待二月二不像以前那么重视,导致年轻人对二月二一些习俗的淡化。像二月二最重要的“打地囤”习俗,就算是在农村也不是很常见。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进步,尤其是学生这一代,正月理发也成为很正常的事情。但相对于二月二传统的“打地囤”“理发”习俗,“民以食为天”的载体没有改变,二月二“炒蝎子爪”“炒长果”“吃爆米花”的饮食习俗更加受到人们的追捧,像“炒蝎子爪”“炒长果”,现代的机器化生产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无论是在制作技艺还是制作方法上,较传统手工制作有很大提升。每到农历二月二前几天,各大商店中必不可少的商品便是“蝎子爪”“炒长果”。这天,人们的伙食也得到很大改善,逐渐形成了新的饮食民俗。尽管有如此变迁,但二月二“打地囤”“炒蝎子爪”“炒长果”“吃爆米花”,在俗民心中仍保持有重要的地位。时代在变,民俗在变,唯一不变的便是人们对衣食无忧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传统农耕文明中的二月二节俗,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猜你喜欢
龙抬头事象蝎子
天上有只大蝎子
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二月二 龙抬头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龙抬头
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二月二,龙抬头
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