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

  • 二月二,龙抬头
    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许多地方又称“二月二”为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这里的“龙”并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而是指中国古代星象系统(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星象。“龙抬头”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是元代之后。我国古人观测天象时,逐渐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3年9期2023-10-28

  • 龙抬头 抓住复苏的生机
    法行研万物复苏龙抬头。当下,消费市场正不断被激活,重启增长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旋律。以春节消费为例,这也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航班高铁飞驰穿梭,热门景点人头攒动,网红餐厅千人等号,影院剧场座位爆满……红红火火的节日盛景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持续释放发展潜能,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动力、信心和确定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间和市场皆不等人,但是,道路千万条,哪条赛道才是坦途?未来可期,哪些领域孕育着生机?伟大靠熬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23年2期2023-04-06

  • 龙抬头:抓住复苏的生机
    万物复苏龙抬头。当下,消费市场正不断被激活,重启增长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旋律。以春节消费为例,这也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航班高铁飞驰穿梭,热门景点人头攒动,网红餐厅千人等号,影院剧場座位爆满……红红火火的节日盛景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持续释放发展潜能,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动力、信心和确定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间和市场皆不等人,但是,道路千万条,哪条赛道才是坦途?未来可期,哪些领域孕育着生机?伟大靠熬,如何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23年2期2023-02-18

  • 壶蕴乾坤 魅力无穷 ——从“龙抬头壶”看紫砂艺术的造型创意和吉祥祝福
    。1 紫砂壶“龙抬头”的造型创意紫砂作品“龙抬头壶”(见图1)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之上采用了比较夸张的造型设计,特别是在壶把的处理方面,半提梁的设计把中国龙的形态融合进来,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受;此壶壶身呈现出碗状的设计,非常的实用,自然接地气,棱线清晰过渡饱满有力;壶底部收拢,壶底置圈足端庄稳重,层次感十足;壶嘴融合了龙的形态,沿壶身胥出,出水爽利,简洁的装饰重点衬托了壶把的巧夺天工;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设计更是巧妙,再加上如意纹饰

    江苏陶瓷 2022年5期2022-11-29

  • 惊蛰与二月二
    ”与“二月二,龙抬头”葫芦搅茄儿混在一起,搞不清二者的关系。最近想到这个问题,硬着头皮恶补了一番古代历法知识,终于搞懂了。“惊蛰”属于节气,“二月二”属于节日。惊蛰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二月节气,在雨水之后、春分之前,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间为每年3月5号或6号。2021年惊蛰为3月5号,夏历正月二十二日。惊蛰古名“启蛰”,汉代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惊”。“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春雷声开始隐隐传来,冬眠的昆虫、小动物也从蛰伏中开始苏

    走向世界 2022年12期2022-05-05

  • 二月二,抬头的是什么龙?
    系二月初二作为龙抬头节,一般认为是在唐朝以后。因为唐朝以前,几乎没有关于这个节日的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 三十日) 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那时候人们只把二月朔作为一个“迎富贵”的特殊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后来唐德宗认为,三月有“上巳节”,九月有“重阳节”,而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却没有一个节日,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就征求宰相李泌的意见。李泌于是建议废除以往正月晦日(

    旅游世界 2022年2期2022-03-24

  • 鸿运当头“二月二”
    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是中国民间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又叫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意为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耕开始,人们都从冬天的暖屋中走出来,昂首挺胸,吐故纳新,开启忙忙碌碌的一年。二月二 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关于二月二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最早源自先秦时期的神灵崇拜,后来经过各个朝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如今“龙抬头”的日子。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

    中国新时代 2022年3期2022-03-10

  • 龙抬头的节日习俗
    神。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所以要在这天奉祀土地神。2.吃龙食。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龙抬头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3.剃龙头。剃龙头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發,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1年3期2021-06-15

  •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的来历中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二,正处在惊蛰前后,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春龙出动”农历二月初二,这时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也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1年3期2021-06-15

  • A Cool Dragon龙
    l(“二月二,龙抬头”节) is coming. Let s make a cool dragon!mark-pens,scissors(剪刀),colour paper,glue(膠), pencil, rubber.Step 1. Draw, colour(涂色) and cut out the head(头) and tail(尾) of the dragon.Step 2. Cut some long pieces of paper and mak

    阅读(快乐英语中年级) 2021年3期2021-06-03

  • 二月二龙抬头 理发去旧换新颜
    新出了正月,“龙抬头”这一天罪名的是理发师。理发店门庭若市,民间的习俗是趁着“龙抬头”的吉祥日子剪去攒了一个月的头发,为的是迎接开始的新春。万事从头1982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全民烫发热”的开启,使中国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披肩的大波浪卷发以及微卷的精致短发,成为时髦发型的主流。鸿运当头“剃龙头、剃喜头”这一传统民俗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盼,理发店从早到晚排着长龙,顾客们蓬头垢面地来,走时却变成精神焕发的模样。花开迎富宋朝时期

    中国化妆品 2021年2期2021-04-29

  • 龙抬头”的七种精神
    来,人们都将“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禳灾、纳祥转运的日子。有关“龙抬头”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以及《易经》中一些有关龙的阐释,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尊天时、守地利、谋人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也称“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

    新传奇 2021年11期2021-04-25

  • 河北鹿泉封龙山“龙抬头”推出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遇上“植树节”一场龙山、龙脉、龙槐、龙抬头的盛宴在封龙山举行。也迎来了封龙山景区全面消杀复工开放的牛年第一个“开门红”。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封龙山有着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亦有龙山之称,更有龙的传说与众多龙的传人故事。据悉,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参与感,丰富景区活动内容,3 月12-14 日,河北鹿泉封龙山景区以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内容为

    公关世界 2021年3期2021-04-18

  • 又是一年龙头节
    果说“二月二,龙抬头”,我们便都有所耳闻了。农历二月初二,就是龙头节,又称龙抬头、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相传,龙头节在上古伏羲氏时代就有了。伏羲氏非常重视农桑,每年二月初二这天,他会亲耕,为百姓做表率。后来的黄帝、尧、舜等帝王也纷纷效法先王。周武王时,将其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让文武百官亲耕一亩三分地。后来人们便从这天起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春耕。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了龙:“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

    月读 2021年3期2021-04-16

  • 二月二 龙抬头
    凤能“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历二月初二,是传统的春耕节、农事节,俗称青龙节、春龙节或龙头节。此时,东风解冻,阳气回升,雨水滋润,最宜耕种。相传三皇之一的伏羲是位重视农桑的君王,每年二月初二这天,都要亲自到田间耕作,自理一亩三分地。由此引得后来的人君纷纷仿效,春耕节就这样形成了。还有一个民间传说,说是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遂令龙王三年不准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便偷偷降了一场雨缓解灾情。玉帝得知后非常生气,遂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以示惩

    文史杂志 2021年2期2021-03-11

  • 龙抬头”型导流输水隧洞中导流洞封堵体设计方法探讨
    某中型水库中“龙抬头”型导流输水隧洞在50 m水头作用下导流洞封堵体进行设计,将得到的成果与大家分享,以供大家在今后的封堵体设计中参考。1 封堵体设计进行封堵体设计时,首先应根据封堵体的布置原则、受力特性来选择封堵体的结构形式,然后进行封堵体长度计算。计算方法是封堵体设计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技术问题,因此封堵体设计主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1 设计原则本文中导流输水隧洞布置形式为“龙抬头”型,导流洞在前期施工中用于施工导流,导流结束后应进行封堵

    陕西水利 2020年3期2020-06-04

  • 二月二龙抬头
    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间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当时及其后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元费著《岁华纪丽谱》:明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Dragon heads-raising day falls on the second day of the second lunar month, which is a tradi

    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 2020年3期2020-03-03

  • 龙抬头”泄洪洞高速水流掺气减蚀研究
    顾导流,采用“龙抬头”布置形式,缓坡段纵坡2%,龙抬头段与缓坡段采用反弧相接,洞身全长770m,缓坡段洞身断面尺寸12m×12.5m(宽×高),龙抬头段洞身尺寸由18m×14.2m渐变至12m×12.5m。2#泄洪洞主要特征频率下泄流量见表1,最大下泄流量2878m3/s,最大流速36.7m/s。2 空化试验研究2.1 空化研究原理水流空化是气泡从发生、发展到溃灭,反复的、随机的、循环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现象。空化时会产生宽频带随机噪声信号,空化噪声信号是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4期2019-05-08

  • 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
    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思是说,二月二,龙王能降雨,粮食就能丰收,大仓满了,小仓多得往外流。人们会在这一天剪头发、祭龙王、炒糖豆、吃春饼。那么这一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最早源于伏羲时期,伏羲为了鼓励百姓发展农业生产,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代的帝王都会在这天举行盛大仪式,号召百官亲自耕种,预示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元朝时将“龙抬头”明确下来,后来沿袭了这一节日,同时庆祝活动也越来越多。为什么叫“二月二,龙抬头”呢?因

    小火炬·智漫悦读 2019年3期2019-05-08

  • 有趣的节日之“二月二,龙抬头
    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就叫龙抬头,俗称青龙节。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抬头,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这个节日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尧、舜、禹纷纷效法伏羲氏。到周武王时期,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

    创新作文(3-4年级) 2018年3期2018-10-31

  • 话说“龙抬头
    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农家参谋 2018年2期2018-09-10

  • 二月二 龙抬头
    了耶,二月二,龙抬头。百晓生:你也知道“二月二,龙抬头”?书香虫:呵呵,略懂皮毛,略懂皮毛。百晓生:那你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吗?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的前后。“惊蛰地气通”,自此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蛰伏的昆虫开始出土,各种动物恢复了活力,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就要抬头升天,布云兴雨了,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8年3期2018-06-13

  • 1988,中国科技 “龙抬头
    金姬198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十周年。时年84岁的邓小平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这一看法是务实的,同时也是清醒的。同年,他还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就在这一年的3月,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两大里程碑——发射成功一颗实用通信卫星;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诞生。1988年,是中国农历的龙年。一颗卫星的上天和一个小生命的诞生,似乎预示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有“龙抬頭”的吉祥征兆。一“星”服务几亿老百姓1988年3月7日

    新民周刊 2018年8期2018-03-02

  • 有趣的节日之“二月二,龙抬头
    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就叫龙抬头,俗称青龙节。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抬头,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这个节日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尧、舜、禹纷纷效法伏羲氏。到周武王时期,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8年8期2018-01-26

  •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中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二月初二“龙抬头”,其实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青龙”抬头,是星象预示气象。龙星始出,“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一天,人们会敬龙祈雨,祈龙赐福。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分割线龙抬头

    黄金时代 2017年5期2017-06-30

  • 丹麦小说《龙抬头》中文版在京首发
    欧尔森的小说《龙抬头》中文版新书首發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作家福劳德不远万里,从丹麦来到北京参加会议。福劳德·欧尔森出生于1950年,是丹麦犯罪小说和纪实小说作家。2008年至2013年,他被派到北京的丹麦驻华大使馆工作,作为北欧国家在中国的警务联络官,他负责与中国警方和海关部门合作处理跨境犯罪。在担任警察职务之余,福劳德·欧尔森基于他多年的跨国工作经历开始进行文学创作。《龙抬头》是作者第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长篇犯罪小说,原版于2012年在丹麦

    出版广角 2017年6期2017-04-22

  • 乍暖还寒
    是时候补上了。龙抬头二零一七年二月廿七日 ,二月初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它预示新年的欢庆在这里就要画上句号,一年的农事活动也要即将开始。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掌管降雨的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俗称龙抬头。龙不抬头天不雨,所以,以农耕为生的人们会在此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衍生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例如二月二剃龙头,留了一个正月的头发终于可以剪掉了,还能得到好彩头。饮食上也大有讲究,吃春饼名曰 吃龙鳞 ,

    风采童装 2017年3期2017-04-17

  • 丹麦小说《龙抬头》中文版在京首发
    欧尔森的小说《龙抬头》中文版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日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作家福劳德不远万里,从丹麦来到北京参加会议。福劳德·欧尔森出生于1950年,丹麦犯罪小说和纪实小说作家。2008年至2013年,他被派到在北京的丹麦驻华大使馆工作,作为北欧国家在中国的警务联络官,负责与中国警方和海关部门合作处理跨境犯罪。在担任警察职务之余,福劳德·欧尔森基于他多年的跨国工作经历开始进行文学创作。《龙抬头》是作者第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长篇犯罪小说,原版于2012年在丹

    文学教育 2017年4期2017-04-10

  • 二月二,龙抬头
    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中国自主便是农业大国,中国人与岁时节气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密切到须叟不可忘记的地步。试想,有哪一位庄稼人,不让自己的子女将一年的24个节气背得滚瓜烂熟?又有哪一位庄稼人不参考它来播种、培土、施肥、锄草、灌溉、收割、仓储呢?人们的农耕离不开节气。因此,人们对影响自己生产与生活的每一个节气,都给以十分必要的重视,对二月二亦复如此。每年阴历二月初,阳历的3月6日前后,太阳运行至东经34.5度时,其节气正赶上惊蛰。从这一天起,天气渐暖,地气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3期2015-05-15

  • 二月二,龙抬头
    的生日,又叫‘龙抬头。这一天要吃撑腰糕,还要去理发,理发又叫‘剃龙头。因为在以前,人们都要忙农活,据说吃了撑腰糕后力大无穷,大山压顶也不弯腰,可以承受最忙的农活,寄托了人们盼望丰收的美好愿望。”原来,二月二还有这个说法。第二天,妈妈就带我去理发,谚语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我也想去沾个喜气,在新的一年里能精气神都旺旺。结果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很多小朋友都在排队。我对妈妈说:“我是大小朋友了,今天不一定要理。”于是,我把排好的位子让给了一个认

    小学生作文选刊·低年级版 2015年3期2015-05-08

  • 河口村2号泄洪洞工作门突扩突跌方案试验研究
    .0m,陡坡与龙抬头衔接,龙抬头末端设一高度为1.0m的跌坎,洞身为城门洞型,洞身断面尺寸为9.0m×13.5m。在龙抬头段桩号0+075.0m处设置一道B型掺气坎,即挑坎与跌坎组合型掺气坎,并分别在洞身桩号0+270.28m、0+370.28m、0+470.28m处设置三道C型掺气坎,即挑坎与通气槽组合型掺气坎。泄洪洞挑流鼻坎为连续式,挑角为28度,反弧半径为55m。泄洪洞工作门突跌突扩方案布置如图1。3 试验成果3.1 泄流能力图2 模型实测泄洪洞水位

    科技视界 2015年16期2015-01-16

  • 幽谷神潭龙抬头(外二首)
    者无言幽谷神潭龙抬头(外二首)哑者无言车行鄞州,一路向西过洞桥,越鄞江,抵龙观,入五龙潭近山亲水后,我才确信,这山中一定住着神仙。这水中一定潜着蛟龙从都市带来的一身烟尘被这清山碧水轻轻濯洗,瞬间只留一身清爽。同时也将我事前构思的几句酸腐诗句全部清理出了身体山随水转,水顺山流在三潭黄龙潭,舞龙的队伍挤满了山间逼仄的空地和一潭碧水应和的,是一条条安静的龙以及龙身后被它庇佑的百姓以及百姓们虔诚的跪拜和祈祷祭词伴着香烛萦绕幽谷绿水锣声鼓点奏响一曲风调雨顺的山水谣龙

    文学港 2014年7期2015-01-04

  • 草甘膦行情“龙抬头
    王孝弟环保政策进一步收紧,工厂停产或减产增多,导致草甘膦供求矛盾加剧。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地春耕陆续展开,草甘膦后市行情可期。立春以来,市场进入季节性采购旺季,供应趋紧加剧,促进草甘膦接连提价。截至2月底,我国草甘膦参考价为34850元(吨价,下同),比年初34350元上涨了1.46%。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地春耕陆续展开,草甘膦后市行情可期。订单充足价涨量缩2月17日,浙江捷马化工上调草甘膦产品出厂价,95%原粉涨1000元,涨至3.6万元,涨幅近3%;华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4年3期2014-04-11

  • “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习俗
    龙头节,又称“龙抬头”或“青龙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此时正值雨水、惊蛰、春分之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冬天里蛰伏在洞穴里的动物开始苏醒,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二月二,龙抬头”,恐怕是关于“二月二”的流行最广泛的一句俗语了。“龙抬头”是什么意思?若要追溯这句话最早的来历,应该与古人对星辰运行的认识有关。在古代,人们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断季节,提醒农时,这在《礼记·月令》中有大量记载。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

    三月三 2014年2期2014-02-13

  • 密云水库潮河输水隧洞进口段改造方案研究
    ,为隧洞进口“龙抬头”形式的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密云水库,隧洞,“龙抬头”,渐变段,封堵,流态Abstract: this paper intends to miyun reservoir ChaoHe convey tunnel for import modification plan comparative study, for tunnel import "dragon look up" forms of projects for refer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6期2012-04-10

  • 中国经济初现“龙抬头
    张自然伴随着国家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在4月25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行的第17次“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传来最新的声音。密切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的专家对中国经济一致做出看多预期。对20家预测机构的预测结果加权汇总后做出的“朗润预测”显示,二季度中国GDP增速或为7%,高于一季度GDP增速6.1%。一系列先行指标的回暖,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走向复苏。触底反弹经济回暖原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现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梁红认为中国经济有基本面支撑,开始触底

    投资北京 2009年5期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