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菊 何慧燕
脑瘫是指出生后一个月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因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1-3],为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智力缺陷、行为异常、视听觉障碍、语言障碍等。脑瘫患儿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4],并伴有流涎情况,因此需要留置胃管来鼻饲食物、营养液以及药物。留置鼻胃管是基本的护理操作,大部分护理人员可对留置鼻胃管的方法熟练掌握,但是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对鼻饲管是否通畅、固定是否牢固更加关注,而对留置鼻胃管所引起的鼻部压疮比较忽视[5]。临床应针对留置鼻胃管的脑瘫患儿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以预防或减少鼻部压疮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鼻部压疮发生原因及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解决患儿出现鼻部压疮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具体内容见正文阐述:
于本院治疗的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中择取39 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2015 年1 月—2018 年12 月。男24 例,女15例;年龄为6 个月~7 岁,年龄平均值(3.23±0.81)岁。留置胃管时间为2 ~360 d,平均时间为(85.35±14.28)d。鼻部压疮发生时间为5 ~146 d,平均时间为(52.76±6.92)d。
1.2.1 留置鼻胃管及护理方法 在脑瘫患儿入院后通过留置鼻胃管予以鼻饲喂养,根据患儿年龄合理选择适合型号的胃管,定期更换一次(一周一次),使用3M 弹性胶布对鼻胃管妥善固定;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对胶布固定情况进行检查,当发现潮湿、脱落等情况时及时进行更换;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一日两次。观察及详细记录患儿每餐的鼻饲量和鼻胃管更换时间,同时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呕吐、腹泻、非计划性拔管等)。
1.2.2 调查方法 整理以往脑瘫患儿的鼻部压疮发生情况,明确压疮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同时分析出现鼻部压疮的原因。在鼻部压疮发生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具体内容包括:使用温水对患儿面部进行清洁,采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并采用碘伏消毒,伤口干燥后,在压疮部位均匀涂抹百多邦,再使用无菌剪刀将泡沫敷贴或水胶体敷贴裁剪成蝶形形状贴在鼻部压疮部位,并使用宽胶布进行固定。定时更换敷料。
(1)统计39 例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的鼻部压疮发生情况,统计鼻部压疮发生原因的比例。压疮分期标准:Ⅰ度(瘀血红润期):鼻部区域皮肤出现红肿、触痛等情况,在解除压力30 min 后皮肤颜色仍未恢复正常;Ⅱ度(炎症浸润期):鼻部受压皮肤为紫红色且存在皮下硬结、水疱,疼痛感明显;Ⅲ度(浅度溃疡期):鼻部皮肤的表皮水疱扩大且破溃,出现黄色渗出液,疼痛感加重;Ⅳ度(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向真皮下层、肌肉层侵入,感染扩展至周边及深部,存在较多的脓液、臭味。
(2)采用舒适度—行为量表(Comfort-B)[6]评估39 例患儿的舒适度情况,采用1 ~5 分的五级评分法,分值越低提示舒适度越高,分值区间为6 ~30 分,17 分以上提示疼痛剧烈,需要进行镇痛处理。
(3)以7 名护理人员为基数,采用他评的方法,由护士长从操作技能(50 分)、责任心(30 分)、护理态度(20 分)三个方面评估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百分制,≥90分为优,70~89分为良,60 ~69 分为一般,<60 分为差。
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当P <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9例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中共有7例(17.95%)出现鼻部压疮,包括Ⅰ度6 例(15.38%),Ⅱ度1 例(2.56%)。7 例患儿的鼻部压疮发生原因比例见表1 所示。
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护理前的Comfort-B 评分为(10.35±1.27)分,护理后的Comfort-B 评分为(7.42±0.53)分,护理前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13.296,P <0.05)。
表1 鼻部压疮发生原因
护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35±5.27)分。
脑瘫患儿存在机体抵抗力差、营养不良、功能障碍等情况,属于压疮的高危人群[7]。在脑瘫患儿留置鼻胃管期间,若是护理不到位容易导致鼻部压疮的发生,会增加治疗和护理难度。鼻部压疮多出现在鼻翼、鼻尖,以局部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会出现溃疡、坏死情况。脑瘫患儿由于存在智力障碍、感知觉障碍、认知障碍、癫痫等情况,无法将鼻部疼痛不适向护理人员及时反映[8-10],加上护理人员未密切关注患儿鼻部情况,因此不容易发现患儿出现鼻部压疮情况,另外患儿年龄小,不能准确认识和理解留置鼻胃管的作用及重要性,配合度不高,易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导管移位或拔出容易损伤鼻粘膜,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39 例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中有7 例出现鼻部压疮,其中鼻胃管固定不当是导致鼻部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胃管直接对鼻翼部产生压力,加上胶布将鼻胃管妥善固定在鼻部,当固定太紧或是不当时,会损伤颜面部或导致鼻部压疮的发生;另外胃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鼻黏膜局部造成压力,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上胃管留置时间长会导致胃管变硬,促使胃管对鼻软骨局部的压力增加,因此会出现鼻部压疮情况,因此应合理选择胃管;局部长期潮湿容易滋生细菌,皮肤出现摩擦破损情况,增加压疮发生风险[11];护理人员对患儿鼻部护理的关注度不够,未及时更换胃管以及潮湿、脱落的胶布,另外胃管长时间压迫鼻部局部皮肤,也会导致压疮发生风险增高。
针对上述鼻部压疮发生的原因,制定了以下护理对策:(1)选择合适的胃管:根据脑瘫患儿的年龄合理选择不同型号、不同材质的胃管,对于肥胖的患儿可选择稍粗且前端质地较硬的胃管,稍细的胃管适用于存在鼻部畸形、炎症的患儿。(2)妥善固定胃管:选用合适长度的3M 弹力胶布,以高举平台法固定在鼻唇部,在固定牢固的同时注意减轻压力;固定导管时注意从上而下,控制操作手势与胶带的松紧度,防止鼻胃管与鼻黏膜紧密接触。(3)保持鼻部干燥:护理人员及时将患儿鼻部的分泌物清除,注意及时更换潮湿、卷边的胶布;当发生鼻部皮肤发红时,对胃管固定位置进行调整,并在鼻胃管周围均匀涂抹石蜡油,保持鼻部皮肤的干燥。(4)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学习胃管固定、鼻部压疮评估的方法,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护理量化挂钩;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及责任心,要求其在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的鼻部皮肤情况,详细记录胃管更换时间,并及时更换胃管。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患儿舒适度明显的提高,护理质量评分也较高。另外针对出现鼻部压疮的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相关护理,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避免创面感染的发生[12-13]。
综上所述,根据鼻部压疮发生原因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预防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鼻部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