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卓芳
脂肪肝是一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使得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脂肪肝的患病率也较高,成为了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且发病的年龄也日趋年轻化,为了有效的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在当前的体检项目中,也将脂肪肝的筛查一个重要的项目[2]。体检工作中进行脂肪肝的筛查有助于早期检出脂肪肝,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避免患者疾病持续进展,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中,对吉林市地区脂肪肝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旨在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详细报告如下。
选取吉林市地区三家大型医院2019 年2 月—2019 年12 月接收健康体检的3 221 例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742 例,女1 479 例,年龄20 ~72 岁,平均(49.51±2.18)岁。所有的体检人员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体检的项目中也均包括脂肪肝检查这一项目,体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本次研究也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对体检人员的基础项目进行测定,包括身高、体质量及血压,所有的体检人员都遵循体检规范保持空腹时间10 ~12 h,体检的时候不戴电子设备及金属饰品,身高与体质量由体检专人进行测量,根据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对受检者的血压检测主要是取坐位,在右上臂绑扎血压测定仪测定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此外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4ml 的血液坐位检测标本。经离心后分离出血清,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如下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对脂肪肝的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
肥胖:根据BMI 的数值来判定,若BMI <18.5 kg/m2为消瘦;BMI 在18.5 ~24.0 kg/m2为正常;BMI 在24.0 ~28.0 kg/m2为超重,BMI ≥28.0 kg/m2为肥胖。血脂异常:出现以下一种或者多种情况可以判定为血脂异常:(1)TC ≥5.18 mmol/L;(2)TG ≥1.70 mmol/L;(3)HDL-C ≤1.04 mmol/L;(4)LDL-C ≥3.37 mmol/L。高血糖:FPG ≥6.1 mmol/L。脂肪肝根据B 超检查情况判定:(1)肝实质区呈现点状高回声;(2)肝深部回声衰减;(3)肝脏内部血管呈现不清。满足第(1)项与(2)、(3)中任何一项就可确诊。
对本次研究结果采取SPSS 21.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使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健康体检的3 221 例患者中,男性1 742 例,占54.08%,女性1 479 例,占45.92%;体检人员年龄20 ~72 岁。接受体检的人员经超声检查发现1 022 例脂肪肝,脂肪肝的检出率为31.73%,其中男性540 例,占52.84%,女性482 例,占47.16%。男女脂肪肝的发病率上男性高于女性(χ2=6.583,P <0.0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以单因素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变量分析,经多因素分析显示BMI、TG、TC、ALT、AST、FPG 属于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见表2。
脂肪肝是一种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肝脏疾病,研究表明该疾病同多种因素均有很大的关联,基于此本次研究就进行了相关的探讨[4-7]。从调查的3 221 例患者的体检情况来看,B 超检查其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1.73%,这表明吉林市地区脂肪肝的总体发病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第一,参与体检的人员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平常都是伏案工作,运动较少;第二,饮食习惯不合理,经常存在吃宵夜的情况;第三,经常饮酒[8]。在脂肪肝发病率上男性高于女性,主要以为男性体内含有较高的雄性激素,酯联水平比较低,这使得男性也更容易发生脂肪肝这一疾病。
在对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上,结果显示BMI、TG、TC、ALT、AST、FPG 是本次研究患者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从这一结果可看出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均可容易引起脂肪肝的发生[9-10],对于这一情况就提倡实际中应加强对脂肪肝防治相关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脂肪肝的重视及防范意识;鼓励人们经常进行运动锻炼,增强自身体质,避免肥胖发生,让机体各项生理指标都可以维持在正常的范围,有效预防脂肪肝;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过量饮酒,降低脂肪肝的发生[11-12]。
表1 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1 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结果()
项目 脂肪肝(n=1 022) 非脂肪肝(n=2 199) t 值 P 值平均年龄(岁) 50.23±6.26 45.51±5.71 21.167 0.000 BMI(kg/m2) 24.63±4.26 20.45±4.02 26.945 0.000 FPG(mmol/L) 6.23±0.75 5.23±0.62 39.781 0.000 TG(mmol/L) 1.88±0.41 1.21±0.32 50.413 0.000 TC(mmol/L) 5.71±0.72 5.02±0.62 27.895 0.000 ALT(mmol/L) 31.15±4.56 25.02±4.03 38.504 0.000 AST(mmol/L) 24.71±4.23 20.12±3.84 30.556 0.000 TBIL(μmol/L) 10.78±1.65 12.23±1.86 21.325 0.000 DBIL(μmol/L) 3.66±0.51 4.23±0.58 26.946 0.000收缩压(mmHg) 133.36±12.15 124.45±11.84 19.713 0.000舒张压(mmHg) 86.62±8.41 80.12±8.04 21.043 0.000
表2 影响脂肪肝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脂肪肝的发病同诸多因素相关,合理的防范策略是防治疾病发生的关键,需加强重视以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