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 曹 丽 农梦莲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高校教师是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主要缔造者和承担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只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是吸纳具有高知识高素质的教师人才,另一方面是极大发挥现有教师人才潜力,以上两方面均离不开教师激励机制的作用。本文从产权制度视角,重新审视高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产权关系,构建以产权制度为依托的新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潜能,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推动高校开展科研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落实,推动高校快速发展。
教师激励是教育界永恒的话题,激励机制的作用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近几年在教师激励机制方面涌现很多研究成果,如王诺斯,彭绪梅[2]等基于生态位理论角度从遴选态势、任用态势、培育态势以及留用态势四个不同生态位出发,全方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刘新民、俞会新[3]等从教师进修激励机制设计角度研究发现:进修激励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绩效水平;张俊[4]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教师激励与教师群体的非理性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郑忻[5]从组织公平理论视角强调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应注意标准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等方面的公平建设等研究成果,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全面性方面存在不足;目前仍存在着师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缺乏对人的本位管理、可持续性低等问题;由此突出探究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产权制度视角来分析该问题,一方面增强其实用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弥补了已有激励机制所存在的弊端,改善目前高校教师激励的困境。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内就产权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界定产权被认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产权必须要明晰,并建立明确有效的产权制度,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菲吕博腾[6]则将产权定义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他们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6]中将产权定义为: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的使用权利,私有产权则是这种权利被分配给一个特定的人,以上定义可看出“产权的本质就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具有排他性和独特性。
教育产权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层制度问题、明晰教育产权即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也能激发不同主体投资教育的积极性,还可以约束人们对产权主体权益的不法侵害,我国的产权制度研究逐渐从宏观产权过渡到微观产权,搭建产权与产权制度之间的联系。可将产权制度定义为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能有效的降低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教育行业来说教育产权制度是基于教育产权的明晰为前提的,因而明晰教育产权中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是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关键,在教育产权中最为重要的三大利益主体即是:高校、教师、学生,明晰三大教育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边界与融合,针对教师激励困境的特殊性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缓解目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面临的困境。
从产权角度分析高校产权具体有:组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聘请高校运转的各类工作人员、根据高校运转状况合理调整薪资、设立学术委员、教职工大会等产权优势;这些产权是区别与其紧密联系的教师和学生而独立存在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存在,高校在拥有以上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质量的义务;高校作为知识与智慧传递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的“中介”,是培养人才的中心;高校一方面要保障教师的基本需求,推动教师自我发展的同时带动高校科研水平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输出质量是对高校影响力的最佳体现,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高校扮演着一个“服务者”的角色。
教师作为高校的中流砥柱、其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等制约着高校的发展,从产权的角度分析教师产权具体有:在教学上有选择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区别性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案等产权优势;在科研上运用充裕的科研资金、设备、科研能力评价方案的权利;在自我发展上有选择自我发展方向、领域、兴趣的权利;在个人生活上有着拥有竞争力的薪资、其他个人选择的权利等;因而高校要想使得激励机制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教师产权优势的极大满足是关键,清晰明确的划定教师权利与义务的匹配关系,让义务与权利高度的匹配,充分考虑教师产权优势与高校、学生产权优势之间的可衔接点,这不仅影响着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还制约着高校稳步发展和学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学生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输出体现,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反应终端,从产权的角度分析学生的产权优势有:高效的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追求合理个性化的发展、享受各种独特补助与服务等权利,义务也随权利存在,学生有着服从高校管理、爱护高校声誉等义务;一方面对高校来说,学生是高校存在的一部分意义,学生的获得感与归属感影响着高校在教育界的口碑,制约着新一届学生的高校选择;另一方面高校因此形成的外部效应会制约着高水平教师的选择,高水平的教师是高校科研质量提升的关键,因而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也会对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成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在高校中存在的三大产权主体之间是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分析高校教师的激励问题不能将学校与学生回避,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也是基于这三个主体构建的,如下图所示,模型主要分为三个闭环,第一个闭环是:教师、学生、高校三者之间基于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形成的相互作用闭环、第二个闭环是教师产权、学生产权、高校产权之间形成的基于产权维护的产权制度体系、第三个闭环是将教师群体分流管理,分为科研型教师与教学型教师,通过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各自与学生及高校的闭环组合;三个闭环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以外环产权制度体系为依托,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同时激励高校教师更有激情的工作。
在整个闭环体系中,教师均是作为模型构建的主要角色,进行分流机制管理后,教学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及熟练的教学技能教育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以教学成绩的方式向高校反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科研教师基于高校提供的科研环境、条件、设备及资金等进行科学研究,直接向高校反馈科研能力;这样的分流方式重点考虑到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的提升,但忽略了教学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之间的占比情况,也忽略对教师产权的保护,因而在两者之间需要搭建一个桥梁来缓解占比不均的困境;模型中以组织针对性培训的方式,希望将教师培养成既能做科研也能上好课程的多能型教师,另外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高校需要在基于自身产权范围内尽可能的满足教师的产权需求,找到两者之间产权制度的协和是激励高校教师的关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看出,从产权制度的角度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更有利于缓解高校目前所面临的教学与科研的压力,有利于缓解高校与教师之间紧张的关系,降低高校优秀教师的流失率,激励高校教师群体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基于高校现有的环境与条件尽全力实施高质量的教学与科研活动,高校影响力越高教师福利待遇也随之提升,制定教师激励机制时教师需要明确高校对其的极大影响作用,两者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群体,教师明确这一前提,高校尽其所能降低教师产权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激励。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有着对生活和学习的需求,薪酬是其重要的外在激励因素,但这并不能让教师由衷的投身到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中来,需要在激励-需求-产权之间的搭建一个交换机制,这里的需求是内外部需求的组合,以往的研究中大部分都只注意到需求,却忽略了教师的权利,这也是产权制度给予的启发,高校在对教师激励时要充分维护教师产权的实现,这是提升教师激励的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产权得到保护代表着教师地位受到尊重,教师也因此感受到自身存在的重要性,在设定激励-需求-产权之间的“交易”过程中,教师产权“交易”的对等性分析是极为重要的,对等性越高教师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就越高。
教师擅长的专业领域与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对高校教师实行分流管理,分成科研型教师与教学型教师两种类型,不断增强对这两类教师的双向性能力培训与评估,对科研型教师注重教学能力培训与质量评估,对教学教师注重科研能力培训与质量评估;缓解高校教师群体分配不均的困境,培养教师向多元型教师发展;另外在制定评估条款时要做到针对性、区别性、公开性等,需征求教师意见进行针对性修正,力求做到合理、合规、合意,并将评估的结果划定不同的等级,实施差别性激励,激发教师潜在的斗志,鼓励其积极投入到各类技能型培训中去,在增强自身能力的同时获得物质性、精神性的激励,提升教师各方面的能力与高校同步发展形成双向前进的趋势。
高校对教师来说是实现教师教育梦想和自身价值的地方,高校需在满足教师需求时注重教师的自我发展实现教师自我价值;在制定教师激励机制时要考虑教师的价值需求,解决教师之所想教师之所虑,提升激励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另外高校在设定教师价值发展规划时要考虑到高校的产权范围、学生的产权范围以及教师的产权边界,找到三大产权主体之间的平衡点,在划定产权边界与范围的基础上构建高校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产权衔接点,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进而引导教师帮助高校提升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高校一直承担着教学质量的压力和科学研究的压力,而教师是高校缓解压力的利器,是高校发展目标的践行者,文中基于产权制度视角分析得出高校教师激励可从教师群体之间联合内外部激励形式构建激励-需求-权利的交换机制,强化双向性能力培训与评估体系构建高校教师分流机制,重视教师价值发展需求构建链接体间的产权平衡点等途径进行激励,力图突破已有的教师激励机制,弥补其不足的同时提升可行性与科学性及可接受性,让高校激励机制发挥最佳的激励效果,缓解高校面临的激励困境持续为高校的发展创造瞩目的成绩。
基于产权制度的高校教师激励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