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敏
摘 要:情境图作为拼音教学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隐含了语文学习的情趣、方法。我们在教学中要思考如何巧妙运用统编教材中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扎实。
关键词:看图说话 正确发音 有效记形 灵活拼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声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安排的学习内容包括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和10个整体认读音节,还穿插安排了儿歌、词语拼读以及认读字。教材在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既表音又示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情境图作为拼音教学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隐含了语文学习的情趣、方法。
然而,现在一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不浓,且拼音教学的时间短,任务重,部分学生不能在短时间里消化大量的拼音知识,老师假若在课堂中简单机械地重复训练,教学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要思考如何巧妙运用统编教材中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扎实。
一、巧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以往的教材的图片,以单幅单一的形式出现,所以在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时,局限性较大。统编版教材对情境图进行了整合,画面较完整,故事性强,趣味性浓,非常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因此,老师可充分利用情境图,教给学生看图的规律,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等,让学生按一定的方法看图,同时教给学生简单的句式,如“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什么怎么样”“什么地方有什么”等,让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表达方式进行看图说话。当学生能完整地表述单一的句式后,则可引导学生把几个单句连起来,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z c s》时,可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然后引导他们看图进行单句表述:1.小刺猬们在学字母。2.小熊老师在教大家学字母。3.蚕宝宝在叶子上吐丝。接着,再引导学生把这几个单句整合成一个小故事:春天来了,动物学校开学了。小熊老师在教小刺猬们学字母“Z”。小刺猬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的,他们听得可认真了。小蚕宝宝也来凑热闹了,一边听课,一边吐着蚕丝呢。
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不仅养成了按一定的规律看图的好习惯,避免了看到哪里说哪里,看到什么说什么,既没有主次之分,也有可能忽略了图中重要的因素。假若老师们能借助情景图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看图说话训练,则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实实在在地提升,也为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音和形营造了良好的语言氛围及做好了铺垫。
二、巧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统编教材中的情境图,基本都隐含着汉语拼音的“音”,因此,老师们在开展教学时,可挖掘情境图中的有利因素,导出拼音字母的正确发音,降低学生掌握正确发音的难度。
如在教学《j q x》这一课,在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后,则可顺势引导学生开展汉语拼音的发音教学:同学们,你们看——母鸡正带着它的小鸡们去捉蝴蝶呢,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儿、短一点儿,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拼音字母“j”,我们一起来试读一下——“j”,然后带领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发音训练。当学生基本能准确发音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编一句顺口溜来记住“j”的读音。如有的学生会编出“母鸡母鸡jjj”,有的会说“母鸡小鸡jjj”或“母鸡捉蝶jjj”“母鸡小鸡玩游戏,一起捉蝶jjj”等。当学生知道可根据情景图相关事物帮助发音后,在学习后面的“q”和“x”也能很快地抓住发音的要点进行发音,既降低了发音的难度,也让学生明白了:其实拼音就在我们的情境图中,同时也在我们的生
活中。
这样的教与学,摒弃了枯燥而抽象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实而有趣地与图中事物结合,轻松快捷学会发音,并在脑海中形成长时间的记忆,让学生扎实掌握发音方法。
三、巧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有效记形
教材中的情境图,不仅隐含着汉语拼音的“音”,同样也巧妙地隐藏着汉语拼音的“形”。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们可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与字母相关的事物,正确把握字母的字形。
如在教学单韵母《d t n l》时,在引导学正确发音后,可继续让学生观察图片:同学们,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在图中找到“d t n l”藏在哪里?一个简单的问题,把学生的关注点从“音”引到了字母的“形”上面。在学生观察后,让他们也编一句顺口溜记住这几个字母的形,学生很快能编出“大鼓鼓槌ddd”“伞把朝下ttt”“一个门洞nnn”“一根木棒lll”等。
紧接着,可出示收音机图和大鼓鼓槌图对比:同学们,看谁能看图分别说出和它们对应的字母?然后引導学生区分字母“b”“d”。同理,出示两个门洞图和一个门洞图,区分“m”和“n”;出示拐杖图和伞把向上图,区分“f”和“t”。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训练,学生不仅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记住拼音的字形,同时也能通过对比,很好地区分形近的字母,解决了学生形近字母混淆的难题。
四、巧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灵活拼读
课本的情境图,包含不少的音节,当学生已经掌握字母的音和形后,则可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生动有趣地进行拼读。
如学完声母“b p m f ”后,可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尝试借助情景图学习拼读bā b bǎ b ,并自由组词。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前提下,很容易就能拼读并组词:bā,猪八戒;b,拔萝卜;bǎ,箭把;b,大水坝等。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所见所闻,再尝试说说其他的词语。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能组出各种各样的词语:八哥的八,扒皮的扒;拔牙的拔,拔河的拔;扫把的把,把关的把;坪坝的坝,爸爸的爸等。
充分运用情境图作引路,激活了拼读教学环节,让学生不再是机械、呆板地拼读,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迅速找到与拼读结果相关的事物,优化拼读过程,提高拼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