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军
摘 要:识读乐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现实中识读乐谱教学存在“教学难”“评价难”两大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听觉为先”“教会学法”“合作练习”“教评相融”“分级测评”五点想法。
关键词:识读乐谱 教学 评价 音乐核心素养
识读乐谱教学一直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备受争议”。如今,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识读乐谱”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三个方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的重要基础[1]。
识读乐谱是借助视觉、听觉、感觉,通过记忆、认知、理解等思维活动将乐谱与音响建立起聯系并转化为音乐的过程。音乐与乐谱犹如语言与文字。如果只会“说话”,而看不懂“文字”,那就是一个“文盲”,无法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语言,“语言”只会粗浅而贫乏;同理,如果你是一个“谱盲”,就无法更深入地理解与表达音乐,对音乐美地理解就只能是表面而肤浅的。
谈“谱”色变,根本原因在“教学难”与 “评价难”。下面,笔者就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谈几点想法。
一、课堂识谱教学应以“听觉为先”
识读乐谱教学难,难在任务繁杂,既有乐理知识地学习,又有视唱能力的培养。如果把识读乐谱教学当作专业化的视唱训练,师生都会产生畏难情绪。实践发现,熟悉的歌曲识读乐谱会很容易,因此,《音乐课程标准》建议“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2]。即,从听觉开始,设法反复聆听乐曲,逐步熟悉音乐,接着随琴视唱乐谱,最终达到独立视唱。其模式是:第一步:通过律动、舞蹈、游戏伴随着音乐的体验活动。第二步:模唱歌曲旋律。第三步:填词演唱。第四步:认识乐谱,学习乐理知识。第五步:随琴唱名模唱。第六步:视唱练习。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听觉”为先,先形成旋律 “记忆”,再通过模唱强化,借助钢琴引领将旋律与乐谱对应,使声音与乐谱建立起联系,听觉与视觉联动形成“内心听觉”,提升学生的识读乐谱的能力。
二、教会学生识谱的方法好的
识谱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学法”。掌握“学法”,能自主识读乐谱是“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的前提。掌握识读乐谱的方法和手段,具有“自学”音乐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地提升,为其终身学习并喜爱音乐提供动力和能力。
识谱教学的关键在于音准与节奏。音准的问题,可以通过教会学生采用“唱音阶”或者“音程叠置”等方法解决;节奏的问题,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划拍法”,准确掌握节奏;也可以采用“节奏型”训练法,通过节奏型的强化练习唱准节奏。学生掌握运用“学法”对提升识读乐谱能力大有帮助。
三、提高练习效率,提倡互助合作
“练习少”是识读乐谱教学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识读乐谱不仅是认识音符,而是要在声音与音乐符号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记忆联系。这种“记忆”不是短时间能够建立起来的。因此,识谱教学中要尽量增加唱谱的时间并提高唱谱的效率。
提高效率的有效办法就是 “合作学习”。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识谱能力 “参差不齐”。约有10%的学生拥有初步独立视唱能力,其余多数学生离开了教师琴声或演唱引领就无法唱准。如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按识谱能力的“高、低”搭配分组,利用这10%的学生,“以强带弱”共同完成识读乐谱学习,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将识读乐谱的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识读乐谱不仅教学难,评价更难。《音乐课程标准》初中阶段识读乐谱的标准是“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具有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依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的差异,学生的识谱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很难用一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识读乐谱的学习进行检测评价。因此,对识读乐谱教学的评价检测,建议采用定量评价,并将这种评价方式体现在识读乐谱教学的全过程中。
1.重视过程评价做好评价档案
将识读乐谱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融合到识谱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学生识谱学习的态度及识谱能力形成的经历。它包括:(1)课前的复习式测评;(2)课堂中的即时式测评;(3)课后的巩固式测评。这些教学过程中的测评通过学生的识读乐谱档案保留下来,不仅能够做到学生识读乐谱评价的量化积累,也能起到激励学生持续提高识读乐谱能力的作用。
2.视唱测评与纸笔测试结合
乐谱视唱是识读乐谱能力测评的重要手段。当然,初中阶段的测评内容是学生已经能够熟唱的歌曲或者乐曲的主题,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视唱”。这种形式应该主要运用在识读乐谱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识读乐谱练习过后,采用单独,小组或集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视唱测评,即是对学生练习之后,视唱能力水平的一种检测评价,也是对课堂教学结果的一种“监测”。
另外一种识读乐谱的测试方式是纸笔测试,这种测试是将学生熟悉的旋律通过卷面或者黑板、大屏幕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寻找对应的乐谱,以达到测试学生识谱能力的目的。此种测试方式可以在平时的过程评价中采用,也可以在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中体现。
五、识读乐谱应该采用分级式综合评价方式
识读乐谱应该采用分级的评价方式,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借鉴英语学科的分级制度,按照 “掌握基本乐理知识”“能够听音乐识辨乐谱”“能够听音乐识别乐谱的节奏或旋律差异”“能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在熟练跟唱基础上,能够独立、顺畅地视唱乐谱”“能够独立视唱乐谱”“运用乐谱编创简单旋律”设置七个级别。通过建立识读乐谱的分级测评方式,帮助学生真实地认识自己识读乐谱的水平,为后续地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
面对识读乐谱教学与评价两大“难题”。笔者提出了“听觉为先”“教会学法”“合作练习”“教评相融”“分级测评”五点想法,谨供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参考。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一定会逐步建立起科学地识读乐谱的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