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妤 王鹏
摘 要:汉语已经随着我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许多改变,其持续发展更是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记录以及见证。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正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并且愈发趋近于国际化。在此形势下,汉语言与汉语言文化会随着新媒体环境的不断发展以及帮助被推广至国际领域,受到各国人民的关注。然而这一发展同样对我国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考验。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汉语言文学 发展困境 对策
新媒体主要是依托于网络技术对各类信息予以传播,人们借助手机或是电脑等各类设备便能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取得所需信息,同时信息数据的发送人员和接收人员同样能通过借助指定的网络平台展开有效的交流。在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随处可见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而新媒体的出现、发展以及应用,虽然可以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却也带来了许多挑战。所以,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的研究力度十分重要。
一、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主要特性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若想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于新媒体教学资源,借助现代互联网所具有的传播性与有效性,能够在网络之内对各类资源予以共享,以此促使汉语言文学能够获得更多的传播领域。并且,学生能够借助新媒体找寻需要的教学资源,借助图片、视频或是文字等各类载体进行汉语言学习,以此降低材料信息储存量以及信息材料的查找周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具体的学习情况,联系自身习惯,对各类资源信息予以全面地整理和学习,以此创设特有的汉语言文学结构。
二、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网络流行语随之出现,这对于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来讲,不仅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新的考验。网络流行语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创新与推动汉语言的展现形式以及词汇量,已经成为汉语言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与我国传统汉语言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网络语言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更为独特与完善,与人们自身情绪以及感受之间更为适宜,极易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以及接受,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有益。
由于网络流行语是我国汉语言文学的不同表现形式,会从某种程度上对人们对汉语言的应用习性与思维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辣么”“肿么”“蓝瘦香菇”等多种网络流行语,在对受众人群汉语言应用规范产生影响与改变的同时,还对汉语言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促进汉语言文学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1.确保网络流行语应用的有效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社会发展形态,还是文化发展规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我们的应用习性与思维层面的认识也随之改变。针对网络流行语而言,必须要立足于辩证的层面看待其未来发展。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虽然为汉语言注入了新的血液,为汉语言的不展趋势带来了创新。
许多网络流行语都与我国汉语言未来发展方向相适宜,但是部分网络流行语却与我国汉语言的未来发展方向完全相反。网络流行语的应用人群以学生为主,由于学生并未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较高的文化水平,基本上也并未对网络流行语有一个更为正确与客观的认识,而这不仅会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汉语言文学的未来发展产生制约。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正确地、深入地认识汉语言,确保汉语言应用的规范性,对网络流行语的必要意义以及影响进行了解,尤其是针对小学以及中学阶段的学生,必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网络流行语予以正确的认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网络流行语,并予以合理的应用与控制,以此让网络流行语能够与汉语言未来发展方向相
一致。
2.借助应用合作模式开展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极易对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以及发展产生制约。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该积极借助互联网所具有的有效性与开放性,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具多元化的合作教学模式。由教师把各项学习任务安排给学生,学生借助新媒体的辅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把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向教师反馈,再由教师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做全面讲解。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不断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不仅我国汉语言文学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且也带来许多考验,网络流行语作为汉语言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其作为国民展现自我个性的重要形式,实质上与草根文化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利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流行语,提升对学生的引导力度,在对汉语言改变以及发展予以足够尊重的前提下,确保网络流行语的合理应用,积极为学生建立优质的网络学习平台,以此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宁晨辛《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赤子》2019年第5期。
[2] 王祈祥《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科学咨询》2019年第10期。
[3] 仲崇文《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山西青年》2019年第1期。
[4] 武小军《群体认知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用语考察与分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5] 卢玲、杨武、梁庆敏、杨森、陳思宇《近年来网络热词的来源研究—以2012—2018年“十大网络用语”为例》,《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