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远
[摘 要] 《登泰山记》独特的行文视角是其成为经典的关键。借助毛泽东主席《送瘟神》中的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展示的是其观看地球的宇宙角度。独特的视角展示的是独特的思想魅力。
[关键词] 构思;选材;多角度
其一,独特的构思视角。泰山为五岳之尊,皇帝封禅之所,自然人文美景自是很多,作者独具匠心,选择最异于常人的时节登泰山,全文起于风雪,终于风雪。风雪下的泰山给人不同寻常的感受。文本第二段“予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起,“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暗写冰雪,“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再写风雪。第三段“大风扬积雪击面”“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着,山也”。第五段“冰雪,無瀑水”,最后“而雪与人膝齐”。独特的风雪泰山视角,展示了风雪泰山之美,也写出了作者不畏风雪,坚定乐观的人格之美。
其二,独特的选材视角。文章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在对细节特征的刻画中侧面烘托对泰山的大印象。写泰山之高,抓取“其级七千有余”,登临山顶“半山居雾”,站在日观亭中“足下皆云漫”。文章详略得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先说略:写从京城到泰安的旅途,仅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线,至于泰安”几句话就高度概括;写登山时,仅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就写出了登山的艰难。再说详:重点写登山所见和登山观日出。写日出,详细地描写了待日出、日将出(稍见)、日正出(日上)、和日出后(回视)四幅画面。写待日出详写环境,风雪击面、足下云漫,声势渐起;写日将出详写东方天际变化,雪山微显,云带异色,须臾成五彩云霞;写正日出,抓住“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独有景象;写日出后,详写日观亭以西诸峰色彩与山的形状。不同的视角,写出了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
其三,多角度结合的描写视角。描摹风景,重在抓住风景特点,并找到景与情理的契合点,而凸显景物特点则离不开写景的视角。结合与烘托的运用本文堪称典范。其一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一个“负”字,以动写静,先写出雪的厚度,又用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雾”以静写动,体现了其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了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其二方位结合。先写近观高处,青山负白雪,雪光耀南天,色彩鲜明,气势雄浑;再写远望低处,从泰安城写到汶水、徂徕,又转回近处的“半山居雾若带然”以此景烘托泰山的高峻。其三形色结合。居雾若带,山若樗蒲,描摹山雾形状;须臾成五彩,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绛皓驳色,极力渲染日出美景。其四正侧结合。行文写山、写雪多用侧面烘托,引人想象,生动有趣。其五点面结合。作者鸟瞰泰山,先写“面”汶水和济水分流,接着写“线”两水分界线——古长城,再写点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表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位置,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多角度结合的描写视角,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作为中国古代重要文化符号的泰山之美。
总之,姚鼐以朴素雅正、通畅清顺的文字,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留下了歌咏、热爱泰山的山水游记经典,也生动而具体地为我们诠释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独特视角在行文中的妙用,余味悠长,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张成恩.阳刚阴柔兼擅两美——姚鼐《登泰山记》赏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6):24-25.
[2]任阳海.《登泰山记》:姚鼐的独到[J].语文教学通讯,2008(34):29-30.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