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敏
摘 要:近年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呼声日益强烈,感恩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备受重视。无论是从学科内容,还是从教学用时方面来看,语文学科都为渗透感恩教育提供了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把握好有利趋势,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感恩教育。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将小学语文与感恩教育融合的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感恩教育 教学方法
一、感恩的重要性
西方国家有“感恩节”,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我国也同样重视感恩教育,近几年,国内诸多学者倡导设立“中华感恩节”,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学者薛刚、李汉秋等辈,他们都希望对感恩教育提起高度重视,以传播社会正能量。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艺术。懂得感恩的人,往往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比如,当一个人贫穷时受到朋友的救济,从而心怀感恩,那么他日发达时,又加倍回馈朋友,这不仅是人情上的礼尚往来,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相互团结,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一些青少年开始变得自私、自利、冷漠和无情,道德滑坡现象严重。这对青少年、对教师、对学生的父母以及国家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类似的问题,从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感恩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青少年心中。
二、感恩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具体方法
1.讲说感恩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和感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些都是我国古代贤者懂得感恩、知晓感恩、赞扬感恩的体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千百年的岁月变迁中,涌现过许多关于感恩的人物事迹。这些小故事经过教师的耐心搜集和挖掘,可以作为实施感恩教育的载体。宣讲这些故事,不但对教师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涤,对小学生来说也是加深思考和感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小时候家中十分贫穷,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子路从小就懂得孝顺、懂得感恩,知晓父母将他拉扯大不容易。有一次父母想要吃米饭,但是小子路看到家中的米袋子已经空空如也,他翻越了重重山路,借到一袋子米,看到父母吃到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非常开心,同村的邻居都夸赞子路是个好孩子。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教师只要耐心挖掘整理,定然会有收获。
2.结合语文教材,渗透感恩启迪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感恩教育具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只要利用得当,同样可以为实施感恩教育增添一份力量。比如,《詹天佑》一课,詹天佑毕业于国外,受到国外大企业的就职邀请,福利待遇和社会状况都优于国内。但是出于对国家培养的感恩,出于民族大义,他毅然选择了回国发展,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设计并主持完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人字形”京张铁路,为国人赢得了荣誉和骄傲。其感恩之心、爱国之情,足以向世人学习。
古诗中也同样暗含了感恩教育。比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我们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体恤,赞美劳动光荣,又可以将其作为感恩教育的出发点,唯有懂得劳动的不易和艰辛,才会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懂得回馈自然,进而更加珍惜劳动人民的果实。
3.利用媒体视频,还原动人场景
实施小学语文感恩教育,也并非仅有理论讲说的方法,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策略。如一部曾经红遍中国的家庭亲情剧《暖春》,该剧以主人公小花的悲惨身世和遭遇为背景,以小花的曲折成长故事为线索一点一点地展开,剧中小花的爷爷和小花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却倾尽所有为小花创造了一个正常孩子的童年。小花的奶奶去世前给她做了一个风车,是小花十分宝贵的礼物。后来风车破了,小花的爷爷又再次制作风车,给了小花生活的希望。整部剧催人泪下,相信很多的青少年儿童,在观看了这部电视剧后,都会品尝到小花的悲惨遭遇,从感恩国家给予的安定社会,感恩父母的长期陪伴,继而学习小花的精神,今后将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再次回馈给社会。
4.设计多元教学活动,创设感恩教育氛围
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如果小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处在一个感恩教育包围的环境中,对他們的健康成长自然是有利的。因此教师可以推荐校园多举办一些感恩主题类的比赛或者活动,如感恩诗歌朗诵会、感恩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校内板报评比活动等等,教师可以布置实践类的家庭作业,如给父母洗脚、揉腿、做家务等等。这些都是感恩父母的体现。这些活动的创设,只要教师客观分析现状,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爱包围学生,让感恩萦绕校园、萦绕家庭,充满
社会。
综上所述,良好的教学开始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一半。小学语文具有渗透感恩教育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便利,多渠道、多角度地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教学启发和指导,这样新时代的小学生才会逐渐爱上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型、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天才《文明礼仪教育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2]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年总目录》,《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年第12期。
[3] 陈娜《感恩的内涵、理论机制与研究进展》,《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1期。
[4] 关振南《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教书育人》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