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妍
大量的研究表明,无论对于母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阅读不仅能提升阅读能力本身,也对听、说和写的能力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Stanovich,2000)。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阅读经验越多的学生,对英文的加工能力越强(陈萍等,1999)。更有研究者认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习得第二语言(Arends,2000)。所以,閱读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阅读课的目标是多元的,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们需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阅读。
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要开设和开展必要的阅读课程和多样的阅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所以,我校开展了英语分级阅读的绘本教学。起初,学生的绘本学习重在看图,了解故事的基本信息。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培养了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并且着重强调从细节入手,由点到面细致观察。渐渐地,中高年级的学生发现,从图片了解的故事内容只是片面的了解。所以,学生会开始关注文字。虽然有部分单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学生会从图片中提取出文字的信息,辅助理解文字的含义。经过长时间的阅读和教师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师由语言知识的教学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习策略、良好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大大提高。
为了更好地融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内涵和满足对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要求,王蔷、陈则航(2016)提出了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其中,发展目标包含“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阅读能力由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构成。
本文中的绘本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为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拼读。单词的拼读要以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音素意识。音素意识即关注并熟练运用口语词汇音素的能力(NICHD,2000)。Learning Point Associates(2004)认为音素意识主要表现为以下七个能力:音素识别、首尾音混合、音素混合、音素删除、音素分割、音素添加和音素替换。掌握拼读规则可以帮助学生解码生词(Foorman et al,1998)。因此,为了准确而快速地读出单词,就要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发音和拼写的搭配规则。
本节课内容为《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第四级中的Spike Says,将绘本故事阅读和字母组合拼读结合进行教学。故事语言的主要句型为“Spike says he can...”,用以表达Spike能做的事情。另外,本故事的语音词中含有字母i,y及字母组合i-e,ie,igh,它们的共同发音为长元音i,绘本上大部分单词都含有上述字母组合。
学生经过三年多的英语学习,能够借助图片理解句子含义,并能够猜测单词含义,但是还不能准确理解个别抽象的单词,如never,ever和lie。在二、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含有长元音i的单词,如night,f ly,bike,lion,ride等。所以学生能够通过字母i,y和字母组合i-e,ie,igh,在重读开音节中根据长元音i的发音规则,拼读简单的单词,自主朗读简单的句子。另外,学生对绘本故事充满兴趣,已经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所以,在理解句义和拼读单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经过初步的训练,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板书初步转述故事内容。此外,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自主表达的习惯,并且有了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讲授环节,笔者主要采用了拼图阅读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一)阅读前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Simon Says的歌曲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强调“says”的准确读音,为阅读做铺垫。
2.观察封面,合理预测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封面,了解故事的标题和作者,初步了解主要人物,对故事的内容展开预测。
3.观察封底,初识故事
通过阅读封底的句子“Spike says he can dive, drive and even fight fires.”帮助学生提前感知故事内容,教师做动作帮助学生了解文字的含义,并提问“Can you do these ”让学生思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涵。
(二)阅读中
1.引导学习2—3页
教师展示2—3页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miles and miles”的含义。“mile”一词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笔者以学生生活实际中的操场为例,说明操场一圈是400米,95英里需要绕操场跑380圈。数字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该词的含义。
以下问题的设计用以帮助学生体会主人公说的话是不切实际的。问题一:Can you run 问题二:Can you run 380 laps 问题三:Can you run 95 miles 层次递进的提问形式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句义,体会到了人物的感觉,并且在学生理解句义后引导学生读出“长距离”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说话的语气和情感。
2.小组合作,拼图阅读
教师将学生分为六组,即专家组(Expert Group)。专家组的学生阅读同一个部分,并且要求每位学生都会读,理解故事内容。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练习,旨在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和理解单词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若遇到不会读的单词,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拼读和迁移拼读,并适时地进行拼读指导,如nightfight,fly-sky/spy等。教师可以用音素替换、音素识别、音素混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按照字母A至F的方式再次进行分组,将完整的故事重新整合,形成原始组(Home Group)。学生的任务为:(1)将自己的故事读给其他同学听,让其他同学了解故事其他部分的内容;(2)理解完整故事后,请学生为故事的内容排序;(3)小组展示完整的故事,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并合理解释。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互相了解故事内容,自主阅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故事进行排序并阐述理由,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仍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单词拼读,可用的方法有:音素删除法(drive-dive);音素替换和音素添加法(size-prize);音素删除、音素替换和音素添加法(tired-fires);音素分割法(w-i-l-d);音素混合+音素替换法(cr-o-co-dile,mile-pile)等。当学生不确定某个单词的发音时,教师要以鼓励学生拼读为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便能够更好地、流畅地阅读故事,这也会让学生敢于开口朗读故事,进行无障碍输出。
3.听故事,排顺序
通过听故事,学生能够检查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排序是否正确(见图1)。并且在反馈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准确含义,还能注意到单词的发音,强化读音记忆,提升朗读的自信心,为复述故事做好铺垫。
4.复述故事,掌握发音
在复述的过程中,教师讲解语音词的发音,迁移拼读;学生则通过自主拼读等方式掌握单词的读音,发现单词的发音规律。
(三)阅读后
1.解读句子。
Spike says that he never, ever tells a lie.
(分解句子)
(1)Spike says he never tells a lie.
(2)Spike says he never, ever tells a lie.
提出两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解释理由。
问题一:Do you believe (请学生举例证实)
问题二:What do you think of Spike
帮助学生理解never,ever和tell a lie的抽象含义,并根据板书(见图2),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思考Spike说的话;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阅读绘本第一页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Spike才五岁。再次回顾故事内容后,让学生谈一谈对Spike的看法,并且对其进行评价。
3.学生通过听故事,再次整体了解故事内容,巩固读音。在自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内化故事内容,最后有效地、流利地复述故事,整体输出,让学生再次感受单词中长元音i的发音。
4.总结语音词让学生在句子中感受字母i,y和字母组合i-e,ie,igh在单词中的发音,了解发音規律。
经过不断思考,笔者改进了授课方式。笔者在第一次上课时,由于不了解拼图阅读,所以采用了图片环游的形式进行讲授。这样的讲授形式实施起来费时费力,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由教师讲、学生听,没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并且拼读单词的环节不够,方法单一,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笔者在第二次上课时将拼图阅读的方式融入了课堂,虽然在学生换组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经过几节课的训练和指导,学生很快便掌握了拼图阅读的流程与方法,更能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以好带差。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故事的意义,笔者将故事的第一页内容放到最后,让学生最后才知道到Spike的年龄。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故事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感受故事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反衬效果。虽然在这节课上,学生的拼读意识得到了加强,但是拼读方法依然比较单一。因此,笔者进行了课后学习,了解了音素意识的概念,并从这方面入手,将不同的拼读方式用于不同的单词,以旧带新,学生学起来轻松了许多。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学生只关注绘本中的图片信息,却不一定真正理解单词的含义。所以,课内外的有效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在第三次的授课中,笔者改变了导入方式,以歌曲导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单词says的发音,一举两得。笔者增加了专家组的阅读任务,让学生看图读句子,选出合适的单词,并在反馈的过程中讲解单词在图片中没有呈现的含义。如dive和drive,这两个词很像,但词义却不相同,笔者将运动员跳水和学生游泳的照片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dive和swim的含义;drive则以组词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多种形式的呈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抽象词和动词的含义,能够使整篇故事的内涵更加明确。
在第四次的授课中,为了突出故事中的语音词,在完成故事后,笔者对含有长元音i的单词进行了总结,让学生自己发现发音规则,总结发音规律。这一做法使拼读在整个学习故事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使课堂结构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Arends, R. I. 2000. Learning to Teach [M]. New York: McGraw-Hill.
Foorman, B. R., Francis, D. J., Fletcher, J. M., Schatschneider, C. & Mehta, P. 1998. The Role of Instruction in Learning to Read: Preventing Reading Failure in At-risk Children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 37-55.
Learning Point Associates. 2004. A Closer Look at the Fiv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Effective Reading Instruction: a Review of Scientifically Based Reading Research for Teachers [C]. Naperville, IL: Learning Point Associates.
NICHD. 2000.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ture on Re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s: Reports of the Subgroups [R].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tanovich, K. E. 2000.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Reading: Scientific Foundations and New Frontiers [M]. New York: Guilford Publications.
陈萍,陈仲庚,许政援. 1999. 国外对儿童阅读能力与语言发展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3):26-30.
王蔷,陈则航. 2016.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