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传播学作为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规律的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在本质、形成、目的、结构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通过研究传播学中的相关理论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效性
[作者简介]王玉丽(1983-),女,黑龙江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6-0057-03
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时改变固有模式,综合运用和吸收其他学科的合理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传播学作为一门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形成的学科,它的传播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具体表现为能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使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被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否通过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现阶段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新性不强。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使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层出不穷,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官员腐败、社会风气滑坡等,可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却相对滞后, 或者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理论分析或是口号宣传上,不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新时期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引起人们的怀疑和抵触,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对一事物进行适当的重复会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可是过度的重复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抵触,起到相反的效果。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说服灌输为主,可就是这种一成不变的灌输使人们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而不见。此外,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只是流于形式,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的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大幅度提升,同时思想、观念、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非常大的主动性,这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难程度,也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难度加大。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多变。社会上各种社会思潮大量存在,从不同方面分解和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异常复杂且时常变化,想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效果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何以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而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②作为两个不是同一学科领域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一种信息共享的活动,将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更多人所共有;它还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传播对象,传播对象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信息传播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所传播信息的内容是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传播同样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教育主体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将教育内容传递给教育客体,教育客体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而是与主体有一个互动的过程,以此来实现最终的教育效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传播学的形成过程相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借鉴融合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于其中,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传播学的形成同样是融合了其他学科知识的结果,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还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相关知识构建传播模型,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因此,从学科性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传播学都具有包容性,从形成过程上看,二者均是在吸收其他学科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的目的相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特定内容的教育,使其获得符合一定阶级、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和观念并付诸于行动;传播的目的是通过传递信息进行信息的共享,以实现受传者发生相应的变化,是通过信息的传播对他人进行有目的影响的活动,因此二者具有相似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的结构相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分别为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对象和教育效果;在传播学中,拉斯维尔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W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谁——传播主体、说了什么——传播内容、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向誰说——传播客体、有什么效果——传播效果。所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播的结构来看二者具有相通之处,简单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传播主体)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传播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传播媒介)、教育途径和方法向教育对象(传播客体)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期教育对象发生相应变化(传播效果)的活动。
(五)大众传媒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很多,既包括课堂、会议、党团活动等传统载体,也包括管理、大众传媒、文化活动等新型载体,其中大众传媒在新时代成为非常重要的载体,承载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也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具有密切的联系。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一)对传播主体——教育者的分析和理论应用。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是针对传播主体而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在传播时传播主体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把符合其价值标准或群体规范的信息内容纳入到传播的渠道,并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而凡是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或组织就叫做把关人。
作为传播过程的发起者,教育者需要对所传播的教育信息进行把关,根据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进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渠道,不能不经过分析就将全部信息内容传播给教育对象,同时教育者还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反应及时对教育过程做出适当调整。教育者就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过滤、制作、传递、调整等传播行为最终将教育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的,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过多信息或不良信息对教育对象产生的干扰和阻碍作用,实现教育效果的提高。这对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教育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和足够的社会工作经验,除此之外还需要教育者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要能够对纷繁复杂的教育信息进行筛选和梳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把关人。
(二)对传播内容——教育内容的分析和理论应用。传播学中针对传播内容进行研究得出的是“睡眠效果理论”,由著名传播学者霍夫兰提出。该理论认为,一种信息的传播开始时如果传播主体具有权威性,则会使其可信度高,说服效果大,传播效果好。但是由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的说服效果会逐渐减小,低可信度的说服效果会逐渐增大。这是因为低可信度传播主体开始时因为其可信度低使发出的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马上发挥出来,而是处于一种“睡眠”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消息的来源与信息内容本身有分离的倾向,传播对象对信息来源的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得内容本身。这一理论表明:传播主体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有用,从长期效果来看只有内容本身才是起最终作用的。
从“睡眠效果理论”可以得到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虽然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加速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但是从长远来看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教育内容本身。因此,教育者在面对教育内容时要格外注意其合理性,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使其具有说服力。还要注意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使其符合教育对象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育内容的传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三)对传播媒介——教育载体的分析和理论应用。传播学中针对传播媒介比较著名的是“议程设置理论”和“拟态环境理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虽然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设置“议事日程”将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来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物或意见以及关注的先后顺序。传播媒介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影响人们怎么想,也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传播对象对事物和意见的重视程度与传播媒介的强调程度成正比,会对传播媒介认为重要的事首先采取行动。“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以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简单来说就是指传播媒介营造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真实再现。拟态环境理论认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通过直接体验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面,而只能通过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去完成,就这样传播媒介形成的拟态环境通过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对客观的现实产生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载体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营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拟态环境”。具体来说,在议程设置上要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关的议题进行精心编排,在传播过程中适当的强调和重复,使主流价值观和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信息成为教育对象关注的焦点与思考的重点,让教育对象的相关反应沿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议程进行和发展;在“拟态环境”营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所要传播信息的有效操控,根据教育目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构,把价值引导融入到环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所蕴含的内容在教育对象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促成教育对象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逐渐引导教育对象的价值判断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观,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对传播对象——教育对象的分析和理论应用。关于传播对象的传播学理论有很多,“个体差异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两级传播(意见领袖)理论”等都是著名的受众理论。个体差异理论认为人们习惯、态度、价值观的差异造成了对同一信息的不同选择和理解,从而对信息做出不同的反应行为。传播主体在对传播对象进行信息传递之前要先弄清楚其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过程中要从教育对象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在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接受信息的方式以及个体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内容传播,从以前单向的教育转变到以人为本、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③它通过分析传播对象接触传播媒介的动机,从传播对象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他们的能动性以及其需要对传播效果的制約作用。传播对象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有立场和态度具有一致性的内容,而对与自己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倾向。根据此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的个体因素,选择和安排与教育对象关注点相同、能够吸引其注意力的教育内容,注意对教育对象不同需要的满足,注重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
“两级传播(意见领袖)理论”认为信息并不是直接传给一般传播对象的,而是先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群中不十分活跃的一般对象,即信息的传播是按照传播媒介——意见领袖—— 一般传播对象这种信息的两级流动模式进行的。“意见领袖”其实也是传播对象,他们是在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且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具有影响他人的能力。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通常教育对象中也存在这样的状况:有一少部分比较活跃的积极分子,他们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他们能够最先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能通过自己影响其他大部分比较沉默的教育对象的态度和行为。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见领袖”,培养他们的主流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传递正能量。
(五)对传播效果——教育方法的分析和理论应用。传播学中研究了为提高传播效果而采取的傳播技巧,比如:一面传播和两面传播、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等。“一面传播和两面传播”理论中“一面传播”指的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有利的判断材料,这容易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两面传播”则是指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两面传播”由于包含着相反观点的说明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过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中过多采用的是“一面传播”的方法,仅仅把需要教育对象接受的内容传递给他们,而对于其他内容提及甚少,这容易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更使他们对其他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从而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更多地采用“两面传播”,既要对教育对象传播主流价值观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要对社会上的其他思想甚至是一些杂音进行传播,让教育对象在对比中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正确性,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
“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理论”认为不同的传播对象和传播环境要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对于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传播对象适合采用显性传播的方式即明示结论,相反则应该采取隐性传播即暗示结论的方法;在传播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显性传播,反之则采取隐性传播。这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对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准确把握,针对水平较高的教育对象可以采用隐性的方法,将观点寓于材料之中,让教育对象自己体会教育内容,从而实现不教而会的效果;而对于水平较低的教育对象则要明确观点,坚定立场,以鲜明的态度让他们明白教育内容。面对复杂的教育环境时,不要让教育对象自己揣测、琢磨,而是要以显性教育的方法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正面对待思想政治教育。
传播学中的理论还有很多,如何将这些理论有效地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还需要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从其他学科汲取合理养分浇灌思想政治教育这朵美丽之花,使它能够持久绽放。
[注释]
①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②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6.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