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通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二科,广东茂名 525000
作为泌尿外科多发性疾病,肾结石会导致患者肾脏功能受损,还会加大肾绞痛及肾积水发生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会构成极大的威胁[1]。当前,临床常用术式包括微创手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以及开放手术,主要治疗目的在于使梗阻得到缓解并加快肾功能恢复[2]。开放性手术对患者肾功能会造成较大的损伤,而且容易引发大出血等风险[3]。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容易产生较大肾皮质瘢痕,而且由于肾盂颈部较为狭窄,肾镜通过难度较大,多发性肾盂结石清除难度角度大[4]。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效果理想,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且能够使患者残存肾功能获得保留,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5]。本研究选取的肾结石患者68 例,分析患者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抽取2016 年5 月~2018 年5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结石患者68 例,纳入标准:经泌尿系CT、尿路造影检查、B 超等检查确诊;入组患者具备正常认知能力且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或者意识模糊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手术禁忌症患者[6]。随机分两组,研究组(n=34)男21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48.9±6.3)岁,双侧肾结石12 例、单侧肾结石22 例,肾铸型结石4 例、鹿角型结石7 例、肾盂结石17 例、肾盏结石6 例,参考组(n=34)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0±6.2)岁,双侧肾结石11 例、单侧肾结石23 例,肾铸型结石5 例、鹿角型结石6 例、肾盂结石18 例、肾盏结石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同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同意。
术前为所有患者实施肾功能、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常规检查,为尿路感染患者提供抗生素治疗,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方可进行手术[7]。参考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B 超等检查确定结石位置后根据患者实际身体状况、结石大小及数量等进行碎石,调节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碎石,调节电压为16 ~ 18kV,术中密切观察碎石情况,待结石粉碎后再次冲击治疗100 次以提高碎石成功率[8]。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硬膜外麻醉后调节患者姿势为膀胱截石位,借助输尿管镜反转输尿管插管,然后调节患者姿势为俯卧位并将软垫置于其下腹部,对患者肩胛下与腋后线11 肋或者12 肋下角线部位进行穿刺,在B 超引导下对肾脏背侧中上盏进行穿刺,确保穿刺成功后将J 型导丝插入至肾盏肾盂系统并建立皮肾通道,应用筋膜扩张管对穿刺通道进行扩张,完成扩张后应用碎石设备进行碎石操作并将结石清除干净,术后为所有患者提供抗生素以防感染[9]。
(1)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组间对比;(2)对手术前后患者尿素氮、血肌酐以及24h 蛋白尿等肾功能指标以及C 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对比;(3)统计患者出血、肾通道撕裂、发热、肾造瘘口漏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4)统计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情况并对结石残留率进行组间对比,对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随访,调查患者结石复发情况并对结石复发率进行组间对比。
本研究涉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软件统计包为SPSS19.0,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对独立样本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参考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明显更长,术后发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P <0.05)。见表1。
术前患者尿素氮、血肌酐、24h 蛋白尿等肾功能指标以及C 反应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研究组尿素氮、血肌酐、24h 蛋白尿以及C 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参考组患者低(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碎石取石时间(h) 术后发热时间(d) 住院时间(d)研究组 34 86.75±10.27 89.34±8.67 1.13±0.26 10.03±1.58参考组 34 74.56±11.23 69.16±6.54 3.67±0.24 15.84±2.56 t 23.015 17.374 6.289 9.172 P <0.05 <0.05 <0.05 <0.05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术前尿素术氮后( m mol/L)t P 术前血肌术酐后( μ mol/L)t P研究组(n=34) 5.53±0.78 4.23±0.42 5.378 <0.05 115.24±23.89 88.79±11.25 17.534 <0.05参考组(n=34) 5.51±0.74 5.11±0.57 0.771 >0.05 115.13±22.97 107.35±10.67 1.423 >0.05 t 1.392 7.205 0.891 6.284 P >0.05 <0.05 >0.05 <0.05组别 术前24h蛋白术尿后( g/24h)t P 术前C反应术蛋后白 (mg/L)t P研究组(n=34) 92.85±8.12 80.24±5.20 11.975 <0.05 96.67±12.45 40.24±6.78 35.297 <0.05参考组(n=34) 92.79±8.04 88.79±6.24 6.08 <0.05 94.5±13.41 75.46±9.67 16.028 <0.05 t 1.295 11.186 0.884 6.211 P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研究组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参考组出血、肾通道撕裂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与参考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更低(P <0.05),见表3。
研究组患者结石残留率为2.94%,复发率5.88%,参考组结石残留率为14.71%,复发率为2.59%,研究组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均较参考组低(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比较[n(%)]
作为泌尿外科多发性疾病,肾结石与感染、代谢以及遗传等关联密切,肾盂为肾结石多发部位,输尿管与肾盂连接部位、肾盏等也可见结石,开放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药物治疗等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其中,开放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患者恢复较慢且感染风险较高[10]。
采取有效措施使结石得到彻底清除,使患者残存肾功能得到保留并减少相关并发症为主要肾结石治疗目标[11]。本研究中,与参考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术后发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P <0.05),说明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等特点[12]。术后研究组尿素氮、血肌酐、24h 蛋白尿以及C 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参考组患者低(P <0.05)。研究组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参考组出血、肾通道撕裂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59%,与参考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更低(P <0.05),因此,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研究组患者结石残留率为2.94%,复发率为5.88%,参考组结石残留率为14.71%,复发率为2.59%,研究组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均较参考组低(P <0.05)。陈宏宇[13]研究中,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68%,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28%,提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安全性明显更高,与本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
体外冲击波碎石主要利用机械波原理进行碎石,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根据不同递质速度随之发生变化并生成应力作用,由于肾结石密度较大,因此,机械波在结石表面传导时间能够根据阻力大小产生应力并将结石击碎。经皮肾镜需建立肾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肾脏造成损伤,而且碎石过程中高压灌注冲洗肾盂会进一步损害肾实质。因此,两种术式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4-15]。
综上所述,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结石残留率低以及治疗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肾结石患者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保证手术安全性且能够使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得到明显控制,可提升心理及生理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