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编班下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2020-06-29 02:44刘梦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0期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区域活动策略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指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的提高發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是教育管理中一直倡导和执行的,营造独立、开放、自主、温馨、真实的社会生态环境,让幼儿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是研究的目标。

关键词:混龄编班;区域活动;社会性发展;策略

混龄编班是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同一班级里进行生活活动、体育活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的教育组织形式。同一个集体里,有年长的哥哥姐姐,也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形成一个类似家庭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多数独生子女营造了完整的成长空间。

混龄区域活动是指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在区域内共同活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差异,设置多功能、多层次真实的社会化的区域化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合作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活动。在混龄区域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同伴和活动方式,他们在真实的场景化环境中主动学习、自由探索,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这对培养幼儿积极情绪和同伴关系,增加亲社会行为,提高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一、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这是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明确要求。混龄编班的区域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支持幼儿对材料、行为、观念和同伴关系的探索,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更好地学习,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合作分享、责任意识等社会行为和敢于探索实践的学习品质。

1.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社会认知是对自己、经验、规则、语言、他人的观点、情绪、动机、关系等的认知。幼儿认知发展建立在认知冲突的基础上。混龄区域里有不同年龄、经验、个性和发展水平的同伴,他们之间认知冲突率比较高,在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冲突、转换替代、学习新的经验,强化已有的经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混龄区域轻松、和谐的环境能让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开发和发展。

2.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混龄编班区域活动中有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感受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让情感体验更丰富、更深刻,体验角色、身份的变化,有效促进同伴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情感体验和社会交往行为,促进幼儿自觉地进行自身的情感调控,产生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克服消极情绪,使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相处和交往。

3.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混龄区域活动为各年龄段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活动交流平台,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在区域活动中,因为相同的爱好、兴趣会发生合作行为,因为资源的不均会发生冲突行为,正因为合作和冲突,让幼儿的社会交往更紧密。在混龄的小社会里,大孩子愿意帮助弱小,他们自然而然生发出责任感、荣誉感,他们希望为小班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他们也获得自信和精神的愉悦;小班幼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在大班幼儿的引导下,学习与他人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带着能力弱的幼儿,他们共同活动,一起探索,以正向的榜样影响身边的同伴;能力强的小班幼儿,同样可以在群体中展现自己,获得来自同龄、异龄幼儿的称赞。混龄区域活动中的互助互爱、互为补充氛围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4.促进幼儿学习方式的发展

混龄区域活动首先改变了只有同龄学生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从同龄同伴中获得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超越年龄界限模仿年长幼儿进行突破性的自我学习,获得多种角色体验和能力发展的机会;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等让学习更为直接、有效,年幼幼儿能获得年长幼儿的帮助,年长幼儿也能从助人行为中获得行为强化和自信心增强;年幼但能力强的幼儿在互动过程中得到展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混龄区域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经验水平的差异,为幼儿构筑最近发展区,而在互动过程中,容易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幼儿对自身认知的建构和改善,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幼儿成为自主、自立、自信的独立个体。

二、混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1.创建环境真实生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混龄区域的设置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环境进行自我教育,让幼儿有自然的心理交互,亲近和融合、巩固和重建,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实现对知识的获得,为幼儿社会性行为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交往条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认知,创设自由的、动态的、生活化的、真实的物质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通过组合、创设拓展区域活动内容。让幼儿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于环境,积极有效与环境互动,做他们的“小主人”。

2.投放材料科学合理

操作材料是幼儿学习的载体,幼儿的学习来源于操作材料。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是游戏活动实施和开展的重要保障,而材料本身所蕴含的特点和价值决定了幼儿所获得的经验。蒙台梭利认为:让我听了,我随后就忘了;让我看了,我就记住了;让我做了,我就真正理解了。混龄编班的区域活动中,涉及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幼儿,对材料选择的差异性、知识性、游戏性、挑战性都有不同的需求,科学合理的材料投放是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的物质保障。

案例1:建构区的区域活动

在构建区的一次活动中,几个孩子打算建一个足球场。

大班幼儿1:球场要有龙门,分開两边。

大班幼儿2:打球要有看台。

中班幼儿:看球的话要开车进来,要有道路。

小班幼儿:我开车来看足球。

中班幼儿:如果球员受伤了怎么办?

(孩子们面面相觑)老师:对啊,球员不舒服的时候也要“看病”。

大班幼儿1:那我们建一个医疗室。

讨论以后,大班幼儿用纸和笔画了简单的足球场、医疗室、看台,就指挥大家一起用单元积木搭建足球场以及其他设施。大班幼儿围合足球场及龙门,中班幼儿在大班幼儿的指导下学习用垒高的方法搭建医疗室和看台,小班幼儿听指挥搬运积木,用积木平铺成道路,最后加上辅助材料小汽车,欢快地开车,最后大班幼儿还让其他小朋友加上花花草草,布置足球场。

建构区域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多套完整的单元积木以及辅助材料,如小汽车、小人、花花草草等,充足的高低结构材料让幼儿从游戏个体转变为互动互助的合作团体,让全体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数量、新旧、色彩、难度、结构化程度、投放的时间等,做到科学合理,促使幼儿能不断游戏,提升社会参与水平,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投放材料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材料体现教育价值

幼儿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其所生活的周围环境和教育。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资源,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媒介,教师对材料的选择、投放要体现材料本身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

(2)让材料符合年龄特点

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影响材料投放的关键因素。混龄编班的区域活动中,对材料的选择范围更大,应配备大、中、小各年龄段的,数量充足,高、低结构的材料。自主游戏中可以选择开放性的低结构的材料,学习活动中可以选择封闭性的高结构材料,教师可以通过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的方式加强对材料的统筹,明确幼儿对材料的需求,关注材料特点,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

(3)让材料凸显层次差异

混龄区域中幼儿的发展水平差异是比较大的,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掌握幼儿的发展状况和能力水平,了解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不同幼儿构筑“最近发展区”,对材料的广度、深度、宽度要有明确的把握,注意材料的层次性、梯度性、广泛性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要求,体现教育价值。

(4)让材料激发探索、挑战

材料的难度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挑战性。低结构材料能激发大班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通过“以物代物”等手段达到游戏的目的,小班幼儿则对高结构材料感兴趣;规则性、竞赛性的高结构材料对大班幼儿有挑战性,数量多少对小班幼儿的合作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幼儿的年龄、材料的数量和比例、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投放的时间等方面能引发幼儿的探索和挑战。

3.同龄、混龄优势互补

混龄区域活动里有同龄、异龄幼儿的参与,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差异的个体形成了差异性资源,因此,利用混龄编班的特殊性使幼儿之间互相观察、学习、模仿,他们个体间的差异和发展的独特性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

4.多元评价强化行为

混龄区域活动的评价来自同龄、异龄和教师,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让幼儿间的情感链接更融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大可能性,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强化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案例2:“小主播”团体活动

在一次“垃圾分类”的小主播活动中,大班幼儿主持,向全体小朋友提问垃圾分类的知识,很多小朋友都举手回答。回答后小主持作出评价,再请他喜欢的下一位主持。这个活动中,他们可以自由邀请喜欢的幼儿作为下一个主持人,大、中、小班的幼儿都有机会做主持,虽然他们提问的难度、评价的内容、倾听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但可以看到幼儿的社会联结非常紧密,积极参与,老师则适时提出建议和评价,因此,多元评价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很大的激励、促进作用。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真实的社会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在混龄编班的区域活动中,幼儿不但利用环境进行游戏学习,更多强调利用幼儿资源差异进行互动学习。教师对混龄区域活动理念和价值的认知、混龄区域活动设置和材料的投放、混龄区域活动的评价体系,为幼儿学习、活动提供支架,教师通过总结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找出改进策略,成为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田红艳.混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刘梦玲(1968—),女,汉族,广东梅县人,职务:园长,幼教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教学。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社会性发展区域活动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