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福建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体系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这个小组合作模式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有效性
前言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模式的运用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分工,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交流合作,实现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1.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目的概述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是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开展的,所以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进行思维方式的交换,在合作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开展这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小学数学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积极的提高,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促进思维的完善。
2.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主要从活跃课堂氛围和锻炼学生自主能力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2.1活跃课堂氛围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更有利于深入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而让学生在合作合作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小组合作中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容易活跃氛围的活动,比如:演小品、作调查、做采访等等,充分的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课堂氛围在学生的脑手并用中获得提升,让课堂气氛变得更有激情和自由。这中间教学模式不仅和教学目标相符合,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潜能的激发,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积极,让教学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加密切。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真实的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感悟合作学习的意义,进而间接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更有自信。
2.2锻炼学生自主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会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进行练习,因为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机械行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技巧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充分的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以《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为例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主要从建立小组、设置小组目标和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3.1建立小组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进行合理分组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因为只有将学生按照实际发展水平分成合适的小组,才能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实现探究学习的效果。 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充分的利用现有教学设备进行数学教学,按照教学任务的难度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比如:在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不同的特质展开分组,让每个小组的水平都相当。数学教师可以将对几何学习敏感的学生根据特点,安排在各个小组,让其带来其他学生一起发散思维,一般而言,这个小组人数控制在4到6 人最好,教师可以同时让不让小组成员分析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让小组成员在研究学习中互帮互助,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另外,数学教师还要将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都进行分工,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3.2设置小组目标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之前,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内容难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目标的设置。因为教学目标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进行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数学教师要有目标的对数学问题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探索中学会独立思考,进而让学生尽快的进入良好的数学学习状态。比如,数学教师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时,首先要清楚这个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掌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设定好之后就可以分组上课。此时数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哪位同学可以列举出生活当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此时学生们会争先恐后的的抢答,有人回答桌子,还有的回答积木等等,学生们都积极回答问题,此时数学教师可以对回答积极的同学进行表扬。再根据之前设定的学习目标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探索。
3.4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效果评价不仅只在教师中间进行,也要在学生之间进行,进而促进师生互评的效果评价机制形成。例如:在数学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效果自评、师生互评和小组互相的模式进行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让学生在效果评价中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既可以让效果评价变成师生和生生想相互交流的手段,也可以促进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与关系的掌握,进而促进小组之间学习效果的提高。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安排一部分小组对长方形的特点进行分析,另一部分小组对正方形的特点进行分析,两个小组讨论结束以后,两个小组之间可以针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进行评价,然后再共同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共同的结论:共同之处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不同之处就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数学教师再针对学生们的讨论意见给出评价,进而促进学生们的小组合作可以持续进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评价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由此可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适当的设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积极的提高。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讨论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提升,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李文.中国教师 . 2014(12)
[2]注重关键,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J]. 施兴会.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16(16)
[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之我见[A]. 阿依努尔·亚森.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 2018
[4]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A]. 李亮昌.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 2019
[5]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唐高俊.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19(23)
[6]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 刘静婷.当代教研论丛 .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