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华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学生不仅要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更要拥有丰富的阅读量,为其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种情况,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阅读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展开探究,以期能够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总是一贯的要求学生采用固定化的模式来阅读和理解文章。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丧失对于阅读的积极性,不利于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并最终导致学生语文成绩的下降。在这一教学背景下,教师应当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群文阅读教學这一优势,创新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多维视角 确立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师生围绕不同的议题进行文章选择,然后围绕议题展开阅读与集体建构,并最终达成共识。因此,群文阅读可以说是群文阅读课堂的核心与“领跑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围绕议题对文本进行解读,使学生的群文阅读学习更加有效、有序。
(一)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确立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者之间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是人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所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情感属于人们感性认知的阶段,是人们内心的感动。态度则属于理性认知阶段,是人们对于心灵的感知。价值观则是系统化的、更高层次的心灵感悟。学生的阅读也是一样,只有对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才能够完全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之中。因此,只有教师确立了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的议题,才能够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并全身心的投入到群文阅读之中,最终形成自己的认知与理解。
以部编版七年级《老王》的教学为例,文章主要通过自己与老王的交往,介绍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的劳动者身上所具备的高尚品质,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是社会是不是应当以人道主义精神对不幸者加以关爱。根据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我们便可以确立“小人物”有“大境界”这一议题,然后选择《台阶》、《阿长与<山海经>》、《守桥》这三个文本组成群文。首先,为什么选择这一议题?且议题中小人物和大境界都加上了引号?都是非常值得思考与探究的。其次,从其它的文本选择上来看,其中所涉及的人物,比如长妈妈、父亲、老葛这些人物,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人物”,但是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既平凡又伟大。如此,通过该议题,学生在以“小人物”为“群”的文章中,感受到了这些人物身上所具备的“大境界”,同时,也对人生情感产生新的感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从人物出发,确立议题
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作者,而一个作者不会只有一首诗。因为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可能创作不同的作品,以作者为视角来选择群文阅读的议题就成为一种较为实用的策略。在进行议题选择时,我们可以将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加以阅读、比较,也可以将作者同时期的多篇作品加以阅读、比较,从宏观的角度为学生理清文章的知识脉络,使学生对于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我们都知道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大家,作品丰富,个性鲜明,但是却很少对鲁迅的作品展开详细的研究。这时我们便可以确立“聚焦历史名人——鲁迅”这一议题,选择《自嘲》、《自题小像》共同作为群文文本,详细的对鲁迅先生进行解读。《自题小像》这首诗创作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1903年前后。《自嘲》创作时作者处境十分险恶,国民党统治者禁书禁报、逮捕左翼作家并秘密处以死刑的时期。《孔乙己》则创作于19世纪末期,正值民不聊生、政府腐败的清朝末年。通过对这三个文本的阅读与研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鲁迅先生加以了解,品读鲁迅精神,提升学生对于文本的鉴赏能力。
二、多样方式 选择文本
选择与组合恰当的文本是群文阅读教学开展的重点与难点,其选择的文本既要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体现出议题,还要存在共同的特性与内在关联。因此,文本的选择必须要保证精准、适宜、丰富和多样。
(一)以生为本,文本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首先,在进行文本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不同阶段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注意文本内容的难度与所表达思想情感的深度,避免一味的追求形式而导致文本篇目过多、难度跨度较大,学生无法理解,从而产生阅读负担,反而对阅读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在以“鲁迅的回忆性三味”为一体,组织对七年级下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时,如果同时选择《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作为文本组合时,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很大难度。因为刚刚进入初中不久的七年级学生,其阅读能力和阅读量还无法达到深入的理解这一租文章的水平,这样组文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学习的效果,反而回适得其反。
(二)恰当选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议题加以阐释
在进行文本选择时,不仅要实现文本间的互文,还要同时兼顾文本间的互异。即文章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多样性,比如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不同风格,不同的看法与观点。还表现为实用性的文本与材料,比如新闻、纪录片、说明书等形式,使阅读更加接近真实的生活情境。
比如在教学《散步》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确立“‘以小见大的亲情、友情”这一议题,然后选择《走一步,再走一步》、《陈太丘与友期》、《金色花》这三篇文本,组成群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议题加以阐述。又如在“论说新闻的‘长与短 ”这一议题中,我们可以选择即时短篇小溪,也可以选择长篇通讯、长篇新闻评论等,让学生在这一组群文的阅读中,认识到新闻的不同分类和应用范围,对新闻这一实用性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三、优化设计 设置引导问题
文学作品存在很多空白点和不确定性,这也就为读者的阅读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在阅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群文阅读中的文本既是独立的个体,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当横向贯穿多文本,从不同的深度与角度设计引导问题,使学生能够深入群文阅读之中,激发学生阅读的感悟,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点的问题
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诱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以說明文的教学为例,这一始终介绍事理或者说明事物的问题,相对于戏剧、小说、散文等问题,既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物情节设置,也没有浓厚的情感表达,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即使以群文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也难免产生倦怠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通过设计新颖的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我们便可以将《凡尔赛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作为一组文章,设计如下问题:(1)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够代表这些园林艺术或者建筑特征的关键词;(2)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将如何向他人介绍这些园林和建筑的匠心独运之处?(3)如果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带游客参观、游览这些建筑与园林艺术呢?如此,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对于文本信息的提炼与筛选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对说明文的问题特点有一个良好的掌握。
(二)设计具有加强发散性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课堂的主人,开始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教师则由施教者转变为合作者与鼓励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一些针对性比较强、具有一定发散性的为,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纵向与横向、内容与形式、差异与共同点等进行比较与分析,发散学生的思维。
以小说的教学为例,这一问题形式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引导读者从心理、人性的角度来思考其背后的深层意蕴。比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这一组文章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篇小说均以“变”作为创作的核心,这时教师便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什么是变?什么在变?什么使变?什么不变?看似简单的四个问题,却将这三篇小说的内筒巧妙的串联在了一起。学生要想很好的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从知识、理解、欣赏和探究四个方面加以思考。如此,教师通过从文章中提炼出来的“变”这一主线,设计出具有独特意味和发散性的问题,学生通过过“变”前与“变”后的对比,既能够感悟到文章中鲜明的人物性格,认识到任性的扭曲与社会的黑暗,也能够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立足群文文本 以读促写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初中生在作文写作方面,存在着语言积累匮乏、表达方式单一、偏离中心思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本身多巨额被的大阅读量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更好组织语言和表达。
首先,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各个文本内容当做写作素材去积累,并为学生设置该议题有关的作文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将多积累的文本材料充分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比如在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选择了《春》、《背影》、《荷塘》这三篇文章,通过引导学生对朱自清散文情感与语言的感悟,来增加学生对于优美语句的积累,促进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促进学生的写作。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群文阅读,引导学生依据写作题材的特点进行写作。记叙文写作是初中阶段的写作重点,细节描写作为记叙文写作中的灵魂之笔,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比如在小说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将“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作为议题,选择《骆驼祥子》、《变色龙》、《台阶》等文本,向学生讲授何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应当怎么写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细节描写的精彩,让其成为自己文章的点睛之笔。
综上,群文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自主性,可有效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写作水平的提升。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重视对群文阅读的有效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宗方.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5):21-23.
[2]刘芳.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文本组织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3]李元本.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