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
摘 要: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进行了实践分析,分析阐述了小学数学领域数形结合的概念,也提出了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的时间策略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策略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对于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转化数学教学的难度,并且也有利于学生数学几何思维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的研究非常关键。
1数形结合理念的基本概述
数字和图形一直都是数学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研究对象,数形结合教学理论具体是指在数学实践教學中,将数和形进行有效的联系,利用数和形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更加直观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互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主要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就是利用数字的精确性对图形的某些属性进行表示,另外一种则是利用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应用到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是复杂问题变得更加简答,从而能够让小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做到数学教学的提升。另外,通数形结合教学,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几何方法解析数量关系、利用数字信息解读直观图形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2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数形结合的实践策略
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数形结合的实践策略主要从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2.1以形助数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形助数”是数形结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以形助数”是指在具体的数形教学活动中,利用形状直观的特点,帮助完成数学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以形助数”首先就是要找到数量关系对应的“形状”,从形状特点入手对图形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解决数量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可以称之为图形分析方法,当前,应用的“以形助教”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平面结合分析、立体结合分析和应用几何分析三种。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以形助数”分析教学方法。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0.1、0.2、0.3的具体含义,教师就可以利用“以形助数”的方法,利用直尺上的刻度对学生进行小数讲解,让小学生在直尺中找到1厘米分置,并指出0.1厘米就是讲1厘米分成10个部分,在直接隐身出0.2、0.3的概念。利用直尺的图形教学,将数学小数的概念进行转化, 从根本上简化数学小数的含义,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数学小数的具体含义和直观表示,加深了学生对于小数的认识,也从一个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于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转化,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以数解形
“以数解形”教学策略也是小学数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教学的一种。其具体是指将“图形”转化为客观的“数量”以及数量关系,方便图形规律的认知和计算。在小学图形教学中,很多图形的规律计算都要应用代数进行,并且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形状,也应该注意发现图形内容中的直观数量关系,从而进行精准的计算。在进行“以数解形”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图形性质的把握,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和意义,对图形进行正确的“数量转化”,方便学生进行图形计算和思考,最终进行图形定理教学。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以数解形”的方法进行教学,认识图形是对图形的初步认识,也就是了解各种图形的特点和关系,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年龄较小不善于自我总结规律,但是对于基础数字却又一定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以数解形”教学。比如,长方形与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长方形几条边?”“三角形几条边?”“长方形和三角形分别有几个角?”,通过基础简单的数量问题提问,让学生对长方形和三角形的边、角数量展开思考,学生进行自我数量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总结图形规律的过程。以数量关系代替图形规律,也是图形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采用“以数解形”图形教学方法,能够让图形教学更加简单明了,也让学生认识到图形和数字之间的规律关系,更是对于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锻炼有很大的作用。
3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数形结合的方法探讨
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数形结合的方法主要围绕激发学习兴趣和强调知识衔接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3.1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属于基础教学,但是相比于其他科目而言,数学教学也包含许多抽象复杂的知识。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教师的数形结合应用能够更加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教学和学生兴趣激发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教师也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有效的展开数形结合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图形游戏教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角形组、长方形组和正方形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各自说出其他小组的图形特点,以找出图形特点最多的组别获胜并进行奖励。采用图形游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参数程度,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强调知识衔接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采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主要对数学知识的有效衔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教学设计,防止图形结合出现偏差,不仅不能够起到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甚至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影响。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整体教材的把控,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彻底的研究,在教学初期阶段,就做好必要的数形结合教学设计。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当中,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角的度量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等知识内容教学、课文内容实际联系并不大,所以教师不能够随便进行数形结合教学设计,而可以从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数形结合联系,从而保证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知识衔接合理,教学效率优化。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小学生学习而言非常重要,也关系着小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应用数形结合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从根本上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伊敏,张兰珠. 以形助教 凸显实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 黑河教育. 2019(01)
[2]李燕. 数形结合,让数学思维动起来——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实践论述[J]. 教育观察. 2019(08)
[3]林晓捷. 体验—感悟—内化——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5)
[4]张文贵.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探究——以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 2020(01)
[5]华海红. 摭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初步实践[J]. 小学教学研究.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