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朱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小学数学作为学科里的一门重要科目,对提高学习者的动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着直接的作用。核心素养作为科目里的教学和德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小学老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积极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和讲习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居于重要位置。无论是在高校还是中小学,核心素养都是学科教学里面的重要的一部分。可见,核心素养对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原则
1.1实践性原则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灵动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应以数学里面的实践为基础。而这种实践原则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因此,在讲习中,应看重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学科素养迁移的培养。在数学教学里,要引导学生将在上学到的常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和个人体验里,帮助学习者在情境教学中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学校或老师也应多多鼓励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培育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科知识、数学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1.2动态性原则
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动态发展的属性。由于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遵循普遍性原则。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说,它可以在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动态协调的结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先易后难,螺旋向上”的学习教育。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核心素养融合到不同的知识点里,不同的知识体系可以进行多次的实践,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认知和提高。
1.3綜合性原则
数学的核心素质不单单体现在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上,还体现在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上。因此,数学教学应按照综合性原则来教学。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思维和主观观念。当然,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各学科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学习过程中,它与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素质有机地结合。因此,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可以借鉴其他科学领域的文化知识。
2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2.1改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从基本技能的角度来看,教师必须改变对学习的传统态度,摒弃传统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老师准确理解新课程的目标,还要参与德育教育。它不仅将数学与课程质量综合起来,而且是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内容应体现在学生的基础学习设计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学习。需要指出的是,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老师必须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真研究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在此基础上,调整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主动性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2.2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概念,又要创新教学模式。特别是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多,接触新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模式的应用上,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性。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微型课堂”、“情境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更好地培养和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当然,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也是需要的。例如,小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使知识更加直观和有趣,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3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针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最好的学习效果就是提高灵活运用以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仅仅依靠教学内容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发散思维。因此,在平常教学中,老师应在教材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将平常生活素材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性实践。在丰富学生经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实际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具有不同的考虑和策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2.4优化情境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单纯的知识转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提高数学的核心价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满足学生的游戏性和动作性特点。例如,在“找规则”的教学中,一串串红、黄、蓝的圆形卡片交替串成一串串,放入“魔盒”中。老师让学生画一条线,让其他学生猜猜下一张卡片的颜色。经过多次的游戏,学生们会发现红、黄、蓝三色循环牌的规则。当然,我们也可以创造故事情境和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常见问题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在故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课后练习,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发展
与“就课布置作业”这样孤立的课后作业相比,着眼于前后统整的作业布置和作业练习,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更强调知识点的发生、衔接和扩充,更强调数学活动的整体推进和综合应用,当然也更注重“批判质疑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练习的更新者———教师,应该在练习的设计上多一些思考,让前后纵横和左右联系成为设计练习时的一个重要的试点。
比如,关于位置与方向的学习,高年级时布置作业就不应该仅仅是本课的作业,而是重起承转合、重拓展延伸、重整体合拢:先设计“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的练习;再设计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等练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有关角的概念的练习,设计一些路线图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角,最后再设计根据“西偏南40度方向8km”确定位置等练习。
在这种“无所不在的”联系和练习中,“思维就会被激活,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而这归功于教师在整体视野下的作业设计,归功于一种大局观的始终渗透,归功于知识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的准确把握,归功于一种层次感和递进感的顺畅定位,归功于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之规律的纯熟运用。
结束语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应看重数学的实践性、动态性和综合性原则,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特点,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策略的转变能够使学生在正确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这也关系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理念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梁俊德.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
[2]杨培林.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上).2019(07).
[3]胡明标.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