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永曲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旨在于保障学生身心素质与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中职住校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帮助他们解决校园中人际交往问题,不仅能够缓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冲突问题,增强其适应能力,还有利于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良性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提升学业成绩。由此出发,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住校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结构组成和问题原因,随后提出应对中职住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部分借鉴。
关键词:中职;住校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对策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到成人阶段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个性变化明显、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教师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格品质,不仅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中职院校普遍实施寄宿制,这会使原本没有住校习惯的学生投入一种全新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大部分活动都在学校中进行,人际关系也由校园学习和住宿关系组成,这导致学生极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问题,且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为此,本文探讨了中职住校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及相关教育对策。
一、中职住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职住校学生存在的人际适应问题
住校学生相对于走读生来说他们面对的校园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其中宿舍是他们进行学习与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内部结构和人际关系有着密切影响。通常来说,宿舍关系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一,和谐型关系结构,即宿舍内部所有人之间都没有对立冲突的现象,整体氛围轻松和谐。其二,弱和谐型关系结构,这是指宿舍内大部分人都能和谐相处,仅在某些特殊情况时有个人分歧,整体来说没有强烈的排拒关系,需要某个成员做中间协调媒介。其三,伴群型关系结构,是指宿舍内有明显且稳定的小群体现象,其中个别成员存在相互排斥现象。其四,孤立个别成员型关系结构,这种人际关系结构中被孤立的人与其他人有思想分歧,但并不能造成明显的群体性宿舍矛盾。
(二)住校学生人际关系结构的形成原因
究其原因,宿舍内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现象主要受到以下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一,个体心理素质因素,由于学生在住校前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同,其思想观念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这会导致学生与宿舍内其他成员出现意见分歧,并且在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出现排斥现象。第二,家庭教育因素,中职院校学生基数大,受到的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情況良莠不齐,有些学生因为缺少家长的正确指导,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并且在独生子女思想的影响下集体观念较薄弱,因此在宿舍中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二、应对中职住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摆正价值观念,树立群体意识
中职学生的社会阅历、知识构造、行为习惯等方面略有不足,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社会背景下,网络中良莠不齐的虚拟信息和不良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进行和谐人际交往的基础,教师要起到导向作用,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促使学生摆正价值观念,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原则和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理论依据。目前,中职院校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对于群体意识的认知不足,这便需要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群体意识,促使他们在校园生活中逐渐提升适应能力,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注重人际交往技巧的学习,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人际冲突
在建立正确的交际观念后,还需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由此来带他们走出在陌生环境中进行人际交往的困境。住宿学生需要遵循真诚、互动、尊重、平等的原则与他人交流沟通,尽量减少过于直率的语言冲突和强烈的负面情绪,学会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完美举动。此外,住宿环境中产生人际关系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人际冲突,秉承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原则,坚持相互理解、求同存异、角色置换等行为方式,通过真诚主动地沟通去处理宿舍中的交际冲突问题。并且,学生可适量接触一些心理知识,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去认识他人与自身的认知差距,进而找出冲突原因,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造就良好的住宿人际关系能够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且可以使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增强学校归属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校宿舍是中职住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宿舍之间成员的密切接触既是发展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契机,又是导致学生出现不和谐人际关系的因素,可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极为重要。据此,中职教师应对住校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辅导,引导 他们建立正确人际交往观念,进而达到维护其心理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薛丹丹.中职生人际交往的主要障碍及疏导途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4):172-173.
[2] 胡丽娜.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与辅导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