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源
摘 要: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民众思想认识的提高,生态文明已逐渐成为热议焦点。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负着高职学子生态文明环境意识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本文着重以现阶段生态文明环境下,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路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路径分析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生活生产习惯,一直致力于国家经济和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对于生态文明环境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存在着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缺失的问题。因此,在生态文明环境的时代要求下,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积极的新时代价值观,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就需要高职院校全面发挥思政教育职能,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改革路径,为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生态文明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相较于其他专业知识类型的学科,高职院校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较为不足,这对于生态文明环境理念融入高职院校的教学极为不利[1]。教育资源的倾斜以及学校引导力度的微弱,致使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环境理念普遍思想重视程度较低,容易形成片面功利性的价值观念,将精力完全放在能够帮助自己找到高薪工作的专业学科上去,这对于高职学生以后的发展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不能够系统全面地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
(二)未形成系统教育体系
目前来讲,生态文明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尚未形成系统健全的教育体系,往往只是象征性地安排几节理论知识教育课程敷衍了事,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远远达不到国家和社会要求的标准。且课时的安排与讲授的内容不尽合理,很多都是较早年间的课程设计和教辅资料,不能及时正确地更新生态文明环境的教育内容体系,无法及时将国家社会最新的政策动态传达给高职学生们,这极易造成学生认识不足,思想脱节。
(三)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教育师资力量普遍存在不足,这一点在思政教育方面尤为突出。由于我国对于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警醒时间较晚,历史遗留问题逐渐显现。近几年生态文明环境方面的教师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却没有足够的师资人才能够弥补这个空缺,缺乏优秀师资力量的重点培育,以后生态文明环境方面的研究力量将会越来越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偏离国家的政策指引号召,难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生活的要求。
(四)实践活动的缺失
不同于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学科,生态文明环境的培养教育除了需要高职院校积极发挥思政教育理论课的引导职能,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用以培养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和形成关注社会人文的价值理念。但是高职院校如今的教学模式却难以令人满意,实践活动缺失严重,不能带领学生切实走进社会,了解生活,通过自身的感受体验,更真实具体地领悟生态文明环境的利好影响和迫切需求[2]。
二、生态文明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
进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必须基于扎实的理论知识,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所以,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政教育的首要措施,也是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生态文明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以思政教育课堂为主要阵地,发挥其重要的学生思想教育引导职能,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和综合素养[3]。
教师作为理论知识教育的主要施行者,是教育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训,只有良好全面的带领者才能更好更系统地带领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环境的相关知识和具体内涵。然后依托优秀的师资力量,综合提高高职学生们的素质修养,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和壮大生态环境文明专业的发展。
(二)健全生态教育体系
系统全面的教育系统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文明环境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的构建,可以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环境相关知识,从而为以后应用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那么,就要求高職院校要有意识有计划得将生态文明环境融入进思政教育的内容之中,同时紧跟时代发展的大潮,时刻关注生态文明环境动态信息,及时将新知识新形势传达给学生。还要在生态教育体系健全过程中,优化布局,深层次构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环境的学习框架,如开辟图书馆的一角作为生态文明环境相关知识的学习园地,在休息放松的间隙播放国家社会关于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讨论和指引等等,努力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环境的认知,从而促进其响应时代号召,全面健康发展。
(三)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
校园文化熏陶能够在潜移默化之间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易觉察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输和教育。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通过校园文化,有针对性、专业性地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环境价值观念转变和加深,在日复一日的校园文化熏陶中,巩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有很多途径和方式,较为常见的是校园版报的创办设立,以及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的开展。生态文明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就结合人们切身利益的方面进行生态文明环境的融入传播,较为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熏陶教化的目的。
(四)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的主体,其具体的感官体验对教育教学的成果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如果不站在高职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思考问题,那么无论你有多么详实丰富的内容,多么积极利好的知识,无法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使学生学习吸收,就难以使生态文明环境理念融入到高职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中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改革之时,要注重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出发,努力提高生态文明环境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环境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契机[4]。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新媒体,充分挖掘网络上优质的教学资源,创新教育模式,以视频模式进行知识的教育培养,其中加入平时教学难以做到的特效渲染和大量的知识引用,然后将课程传到学校官方主页上,供学生自主学习,随时翻阅。
(五)加强社会实践的认知
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教育短板的存在,进行生态文明环境思政教育改革之时,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肯定其积极作用,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切身的感受体验将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感官情感冲击,相较于书本上的知识观点,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感受生态文明环境,形成深刻长久的印象,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和认知生态文明环境价值理念,从而使得生态文明环境理念能够深深融入高职学生的价值道德观念中去。
高职院校可以开展生态文明环境知识讲座或者社团主体竞赛等校内实践活动,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强强联合,让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到具体的企业单位,探索发现生态文明环境价值理念在实际社会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带来的切实深刻的价值和影响。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是推进社会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促进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健康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始终保持对生态文明环境价值理念的重视态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努力改革创新,逐步形成系统全面的生态文明环境价值教育体系。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大力学习引进先进经验,结合现实实际,共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环境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 李虹,时美英.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与实践路径探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80-281.
[2] 杨财根,刘任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研究:教学工作诊改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诊改思考[J].职教论坛,2017(36):79-85.
[3] 肖明,肖贵.生态文明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