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计算机专业与课程诊改探究

2020-06-29 07:54周泽辉肖润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发展课程教学

周泽辉 肖润

摘 要:为了更好地提高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应在教学诊改政策引领下,多层面、多维度地开展专业、课程的诊断与改进工作,立足专业发展现状,诊断问题、抓准对策、推动课程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诊改;专业发展;课程教学;人才培养质量

听障高等职业教育属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范畴,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专业是听障高等教育院校(包括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老牌专业之一。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以及《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通知》的精神,以及学校有关专业、课程诊断改进工作的具体要求。听障计算机专业应认真思考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摸索教学改进措施,采取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诊改”行动,提高听障生专业技能、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心理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诊改

(一)原有专业基础

在S职业技术学院,听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较早设置的听障生专业之一,200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听障高职生,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专业侧重培养智慧商务方向的听障人才,课程设置也根据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专业能力扎实,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听障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科层次的残疾人高等院校数量越来越多,招生规模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而近年来,S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同时,由于受市场发展、社会环境、学生及家长专业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招生人数也略有下降的趋势。

(二)自我诊断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和学校有关诊断改进工作的具体要求,通过对专业建设基本情况、招生就业情况、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条件、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培养效果、社会服务、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等10个方面建设目标进行诊断改进,发现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而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在自我诊改中,查找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听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近年来的发展一直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具体困难也不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特色不明显,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指导需要的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高级技师队伍不很稳定;专任教师职称偏低,人数偏少,课程教学、专业辅导等工作任务较重,缺乏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教师团队的科研、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较缓慢;现代学徒制的尝试中遇到不少挫折,企业订单培养推进不顺利,需大力改革、创新专业发展方向。

(三)诊改措施

1.专业建设。根据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要求逐年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2017年专业诊改工作启动后,尝试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方向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再细分。尝试以现代学徒制为蓝本构建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广泛的就业市场调研,构建“课证融通”情境教学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听障IT型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2.师资队伍建设。在听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诊改中,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按专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专业办学定位的及时合理调整,明确听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比例恰当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双师”资格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通过培养或引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教师和校外专业带头人;重视从企业引进师资,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给学生做讲座,送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

3.注重教学资源建设。听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原来处于一个很薄弱的状态,启动教学诊改工作后,专业规划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的教学资源库,通过校企合作来共同开发完成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指导书。以超星、智慧职教等为主要教学平台,以开放的形式逐步丰富和完善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逐步实行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以共赢为原则,把企业引进入校,共同投入,合作建设集产、学、研、培为一体的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

二、课程诊改

(一)课程诊改原则

对照学院《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坚持以问题导向、动态监测,持续改进、数据分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突破点,合理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动态调整课程标准,開展多维度、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听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以专业核心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要根据行业岗位能力需求,建立该门课程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实践,尝试开展多元化、综合性的课程教学评价,重视运用“工匠精神”等优秀思政元素教育、影响听障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以“爱岗敬业、精亦求精、团队协作、敢于创新”为特征的专业核心素养。

(二)课程诊改目标

听障计算机专业课程诊改的目标是加强课程建设工作,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建立以合格、良好课程为基础,优秀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引领,兼顾学生专业性和职业性发展,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对照学院《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的质控点要求,确定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是通过课程层面的诊断改进,发掘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和实施具体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使该课程由当初的合格课程建设成院级精品在线资源课程。

(三)课程诊改标准链打造

根据听障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构专业课程体系,依据学院《课程建设质量标准》为依据,课程团队结合课程建设目标,通过SWOT分析,从课程的师资、实验实训条件、信息化教学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分析,依据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标准结合课程的特点,形成课程建设标准链。

以专业核心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根据学生毕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目标,依据课程目标,分解支撑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将课程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为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项目、案例作为教学载体,设计系列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目标相关联。

(四)诊改成效

通过动态调整和持续诊改,听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建设好一门校级精品在线资源课程和一门市级在线精品资源课程和;在线资源教学运用由诊改前的两门课程(世界大学城平台)转变为诊改后70%的专业课程运用超星等在线资源平台教学;学生对专业教师团队的教学满意度出由之前的85%提升到93%。

残疾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重点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听障技术技能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听障高等职业教育的老牌专业,要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需要在新一轮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中,紧扣市场发展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听障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忠华.高职专业诊改需找准三大重点[N].中国建设报,2018-12-19.

[2] 周晶.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诊改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5):1.

[3] 郭广军,方建超,龙育才.新时代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的对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8(9):5-12.

[4] 岳井峰.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专业诊改工作机制研究[J].山西青年,2017(23):41.

[5] 王林毅,于巧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特征[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7):40-4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发展课程教学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