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体化教材研究进展综述

2020-06-29 12:36江明芳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教材建设精品课程

江明芳

摘要:以1980—2019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立体化教材的研究文献为样本,分析立体化教材相关文献的年际分布,理清立体化教材的内涵与外延,从现状综述、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与对策、课程教学立体化研究几方面对文献进行述评,以期为立体化教材研究者和建设者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20)02-0100-05

Abstract: Taking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ree-dimensional textbooks published by CNKI database as a sample from 1980 to 2019, the inter-annual distribu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of three-dimensional textbooks was analyzed, an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extbooks was clarified.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nspiration and ideas for researchers and builders of three-dimensional textbooks, the literature were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ent situation review, theory and practic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three-dimen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research.

Keywords:three-dimensional textbooks; textbook compilation; excellent cours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2017年教育部發布的高校数据显示,全国本科院校有1 243所,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已达684所[1],约占本科院校的55%,应用型本科高校已成为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得,而教材对人才培养具有指向性作用,且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

立体化教材是基于课程目标,依托互联网媒体有效组织起来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交互性的数字资源化的教学出版物。立体化教材在呈现系统性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将教学资源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形态结构组织起来,并呈现视、听、读、写、练多感观立体化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等综合能力。立体化教材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整体的解决方案,形成了强大的教学能力,并有利于教学改革[2]。及时梳理立体化教材的研究进展,对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年际变化分析

分析文献来自中国知网(CNKI)。立体化教材又叫“一体化教材”,因此以关键词“立体化教材”“一体化教材”“多元化教材”进行检索(精确匹配),发表时间选为1980年1月至2019年6月,检索日期为2019年6月30日。通过人工整理去除会议摘要、教材广告等不相关信息,获得有效文献共1 121篇,其中核心期刊、CSSCI和CSCD共203篇,博硕士论文63篇。文献年际变化情况见图1。

进入21世纪,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就呈现了快速攀升的态势:1)1979—2002年,研究成果极少,文献量为个位数。2)2003—2011年,发文量从每年10余篇增加到每年近70篇,说明这期间立体化教材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3)在2012—2018年,表现相对平稳,但也呈现小的台阶式跨越,2012—2015年论文数量平稳,年平均发文量为96篇/年,说明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已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

2003—2011年发文量的陡增,可能与以下事件有关。2002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全国27个高校集中的城市分别召开了“十五”高等理工立体化教材建设系列研讨,并产生深远影响[3]。2003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建设立体化教材,同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启动了“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计划”,包括立体化教学包建设、重点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学科网站建设等[4]。

从所获文献标题初步筛选发现,内容上就具体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实践或经验总结的研究较多,教育类型上基础教育较少、高等教育较多。且教材编写的时代感明显,紧跟校园网、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大数据、互联网+、微课、MOOC、二维码、AR技术等媒体技术的步伐,如论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体系之构建[5]、“互联网+应用型”教育背景下一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6]、二维码在立体化教材出版中的具体应用实践[7]等。可见,教材立体化建设离不开互联网媒体技术的发展。

2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2.1 立体化教材的概念界定与内涵

在诸多文献资料中,明确阐释立体化教材定义的不多,可分为以下5类:1)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系列研讨会议认为立体化教材是为教学提供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强调立体化教材的内在属性和功能应用。2)同年12月,高等学校立体教材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立体化教材是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突出立体化教材的外在属性和结构形态。3)强调立体化教材是一种新型解决方案,与立体化教材建设系列研讨会议观点相似。4)这一定义可看做是高等学校立体教材研讨会观点的简化版,强调“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外在属性。5)强调立体化教材有针对性的应用特性,即“教、学、做、练、考”融合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知网查询结果按“被引”排序,阅读分析发现引用较多的是第3类和第4类定义。5类定义的具体内容见表1。

总体而言,立体化教材内涵定义的侧重点主要有两种:一种偏向于内在属性和功能应用,另一种则偏向于外在属性和结构形态。也有将两种属性结合,认为立体化教材是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借助现代科技信息技术,通过科学整合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从而提出的某课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11]。

2.2 立体化教材现状综述研究

在CNKI既有文献中,直接以立体化教材为主题命名开展文献综述研究的仅有1篇,其他综述则是某一课程或专业学科的研究综述。刘敏等[12]以“立体化教材”为关键词对1990—2010年的185篇文献进行了分析,得出立体化教材的理论建设、编写者的评述总结与心得体会、精品课程和培训课程立体化教材设计开发出版等方面的研究热点,指明其中40%的文章只是介绍某一具体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文献中80%的论文关注的是高等教育,仅7.02%的论文关注的是基础教育,指出立体化教材的本质认识不深、教学设计思想缺乏、评价标准缺乏等问题。

牛振宇[13]从时间维度回顾大学英语教材从20世纪60年代到2017年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当前第4代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教材指导目标落后、电子或网络版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并对第5代大学英语立体化多媒体教材从理论指导、教学内容、教学平台3个方面作了展望。该文献对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出版的历程介绍十分完整。王思燕[14]采用实证研究法,指出目前立体化教材资源没有得以充分利用、语言类教材趣味性不够和中国文化内容不足、教材使用手段的运用没达到预期效果。这一文献立足教学实践,研究视角创新,分析样本多达21所高校,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刘蕴[15]的研究综述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情况,认为目前有教材编写针对性差、教材设计缺乏多元化和教材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等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开发对策,如:加大专业课程和网络课程的教材开发力度、教材内容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参照国家职业岗位资格技能鉴定考核标准、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和知識点等。这一文献全面又切合实际的对策不仅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改革提供借鉴,部分对策对普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3 立体化教材建设理论研究

研究者们都基本认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立体化教材的理论指导,除此之外,还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以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理论[16]、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论[17]、对话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18]等。刘晓玲等[19]指出立体化教材的作用机理为从树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比较真实自然的学习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并自主建构知识、协作学习和交流互动、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5个方面对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发生作用。

立体化教材的理论研究集中在内涵特征、开发原则、开发思路或路径、开发内容或结构体系、开发模式等内容。如黄荣怀[20]提出立体化教材媒体选择与设计的5个基本原则:功能适用原则、目标控制原则、内容符合原则、对象适应原则、经济效率原则。章金萍[21]阐述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需把握资源多元化、资源可读可看性、资源交互性、教材体例创新性4大原则,立体化教材的内容可概括为纸质书建设、资源建设、资源平台建设3大部分。

2.4 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研究

课程论认为教材是课程过程物化的重要部分,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22],因此教材建设离不开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程、精品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3大领域,其中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思想政治理论课等。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实践很丰富,庄智象[23]强调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是内容、形式和服务的立体化,其中内容是主体、形式是手段、服务是保证。新一代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应充分发挥计算机虚拟信息技术的优势,导入中国本土文化,增加英语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促进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24]。也有学者[25]研究发现高校通用学术英语的立体化不足,仅占通用学术英语总品种数的44%。

杜炫杰等[26]设计开发并实践应用了“文字教材—学习辅助光盘—网络学习平台—技能实训”四位一体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化教材。隋庆茹[27]分享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突出应用、引入案例和微课视频、教材内容模块化的建设思路。周海燕[28]建设了“互联网+”形态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立体化教材。

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材体系。薛生海等[29]提出以课程教学系统、教学资源系统和学科网站系统为立体化教材内容,突出互动性、有效性、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形式,建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思政理论课知识体系,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中,王春清等[30]通过建设和研究药用动物养殖学立体化教材指出立体化教材建设丰富了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的改革和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何永强等[31]提出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高校的地方专业性比较强,而具体适合本校的教材比较少,并受到师资和经费等因素制约,在精品课程中建设立体化教材显得乏力。其他专业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中,黄玉兰等[32]建设了集射频电路理论教材、电子教材、视频教材和仿真设计平台一体的立体化教材。郝东等[33]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基于“有效教学”程式,通过教学目标、前期知识准备、目标测试、知识扩展、互动交流5个模块与网络教学平台的导入和对接,构建和形成“药物合成反应”课程立体化教材的架构。颜士刚[34]研究并构建了《教育技术哲学》立体化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其外在形态和载体以呈现“静态稳定”和“动态生成”两部分,整体呈现形式打破单一纸质教材的制约、内容组织打破学科取向课程理念、内容建设主体身份上教师和学生发挥主导作用等优势。

2.5 立体化教材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连营[35]分析了国内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开发面临的问题,院校自行建设的立体化教材呈碎片化、无系统性,而在依托出版方的软件建设时,又因软件费用问题仅购买一部分功能,让立体化教材缺失了系统性,且软件质量有待商榷,同时立体化教材的使用率不高。建议高校领导及出版方更新观念、加强合作、建设体系化的立体化教材,保障立体化教材的更新和维护。此外,在立体化教材的传播策略上,增强“用户”意识、提高版权意识[36]。

宫宇[37]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创建立体化教材应用主体不明确、缺乏实际操作性、教材反馈途径匮乏,应该首先明确教材应用主体,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突出服务地方的教学目标;二是合理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拓宽反馈渠道,与学生充分互动。将高校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思路贯穿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始终。

谭杰[38]针对立体化教材建设中观念和形式落后、经费有限、教材内容复制现象严重且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提出立体化教材建設时应该在调研的基础上精确定位学生需求、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建立立体化的教辅资源库等。陈真真[39]就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议出版社应建立教辅资源库和共享平台。

杨吉[40]基于“互联网+”的视角,针对立体化教材认识留于表面、研究视角单一、忽略教学设计等问题,提出在明确建设思路的前提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教辅合理、评价配套的针对性立体化教材,实现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对高校课程的推进。

周秋华[41]基于新媒体环境,针对高校数学立体化教材出版不平衡、发行市场竞争不规范、发行渠道有限等出版发行问题,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化的应对策略:广泛采用新媒体作用来促成教材的出版发行,提高教材质量并开拓优质市场,借鉴国外先进教材并提升出版发行质量,开发多层次教材品种,建立多种出版发行渠道。

2.6 课程教学立体化研究

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在多维拓宽教材的结构形态的同时,也推动了课程教学的结构和形式的变化,使课程教学呈现出立体化的发展趋势[42]。

立体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适合远程传输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软件为教材,以Internet或Intranet为学习和管理环境,以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以媒体素材为基础,覆盖教学的各个环节面构建的教学资源体系,适用于层次教学对象[43]。从建设内容上看,比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内容更广,且更强调系统性、模块化。其中立体化教材是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基础,立体化教学资源也是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先导。

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的纵横联系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呈现出“长、宽、高”的全方位态势,从而保证教学主客体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44]。

立体化课程是指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将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活动与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有机结合,师生利用学校、课堂、网络和生活实践等活动方式将知识学习、经验建构和社会体验联结一体的课程与教学过程。相较立体化教材,立体化课程更强调信息技术、教材资源与课程内容的融合,从外在形式上看立体化课程是立体化教材发展的结果[45]。

3 结语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立体化教材研究已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但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做深入的探索。

1)立体化教材建设标准的界定、与立体化教材匹配的教学方法、师生对立体化教材的评价、立体化教材的应用和使用情况还需进一步研究。可在立体化教材的整体化设计、可体验性、统一编制标准、评价标准等方面努力。

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媒体已从多媒体、新媒体时代进入融媒体时代,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并不缺少媒体或平台系统的呈现载体,因此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教材网络资源的科学设计、教材与课程资源的有机匹配有待研究。

3)立体化教材的开发需从师生需求、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出发,还需深入研究控制立体化教材开发成本和提高立体化教材使用率的途径,研究立体化教材的师生用户评价反馈机制。

4)基于立体化教材在呈现形态上的特点,立体化教材内容更新的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同时教育信息化应跟进现代信息化的节奏,实现立体化教材的可持续化、动态化、生态化还需进一步探索。

5)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而言,急需突破立体化教材建设中教学观念的转变、资金资源的短缺、优质教师队伍的缺乏等困境。

参考文献:

[1]李林,李虎.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教材出版策划与开发:以某本科高校为个案[J].大学教育,2018(7):128-130.

[2]赵志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78-80.

[3]刘中仁,张增顺.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9-370.

[4]褚晓红.立体化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5]陈志宏.论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体系之构建[J].英语广场,2017(12):110-111.

[6]纪金莲.“互联网+应用型”教育背景下一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以《税法》课程为例[J].会计师,2018(2):75-76.

[7]和庆娣.二维码在立体化教材出版中的应用初探[J].新媒体研究,2019,5(4):35-36.

[8]刘振天.立体化教材建设研讨会召开[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45.

[9]魏江江.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1(9):30-32.

[10]冯珊珊.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以《现代电子产品的生产与管理》为例[J].科技视界,2018(36):47-48.

[11]苏妆,刘丽莎,于本性,等.基于立体化《针灸学》教材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中医教育,2018,37(4):81-84.

[12]刘敏,张景生.立体化教材发展现状综述[J].内江科技,2011,32(3):66,118.

[13]牛振宇.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与出版的趋势和现状[J].戏剧之家,2017(7):185-186,189.

[14]王思燕.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使用现状调研与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6):91-93.

[15]刘蕴.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36(2):118-121.

[16]邹宇曦.对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使用情況的思考[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7]林振昺.中职全生命周期立体化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8(11):46-51.

[18]曾程.高职院校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19]刘晓玲,刘志国.立体化教材作用机理和建设内容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3):144-146.

[20]黄荣怀,郭芳.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105-109.

[21]章金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7(1):84-87.

[22]卜正学.课程与教材关系浅析[J].求实,2008(S2):274-275.

[23]庄智象,黄卫.试论大学英语教材立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3(6):8-14.

[24]顾菲.浅析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困境与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64-65.

[25]丁研,蒋学清.高校通用学术英语教材的出版与开发[J].科技与出版,2015(12):100-103.

[26]杜炫杰,李丽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化教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7):141-144.

[27]隋庆茹.大学计算机基础立体化教材建设的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49-150.

[28]周海燕,王新.“互联网+”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立体化教材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4):158-159.

[29]薛生海,娄仲俊.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29(2):68-72.

[30]王春清,宋百军.立体化教材建设对精品课程的作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143-145.

[31]何永强,张顺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01,103.

[32]黄玉兰,赵婕.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171-172.

[33]郝东,陈桂荣,孟营,等.《药物合成反应》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6):63-64.

[34]颜士刚,冯友梅.高校知能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以“教育技术哲学”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3):71-77.

[35]刘连营.国内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以江苏省九所高校为例[J].才智,2016(31):168-169.

[36]刘连营,李劭强.媒介进化视角下的教材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战线,2018(5):129-130.

[37]宫宇.地方本科院校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9):59-60,64.

[38]谭杰.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中的立体化教材建设问题思考[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35(6):155-157.

[39]陈真真.浅析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出版,2013(22):34-36.

[40]杨吉.“互联网+”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8(21):176-177.

[41]周秋华.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数学立体化教材出版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6):70-72.

[42]刘成新,王焕景,褚晓红.立体化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48-51.

[43]杨建卫,任晓莉,李乃乾.高校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5):52-53.

[44]张迎春,郝海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06(2):57-59.

[45]刘成新.立体化课程的内涵及其特征解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4):42-45,64.

猜你喜欢
立体化教材教材建设精品课程
基于“知识+技能”双系统的数字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内容优化及教材建设的实践
工程图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