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雨桐
(重庆大学,重庆 400030)
佛教在传播中,不可避免会进入世俗化的过程,即将经文中枯燥拗口的文字通过更加通俗的方式表达,使之容易被大众接受。在佛教艺术中,“变”指的是依经而变化,可分为变文和变相。变文是将深奥的佛经内容以通俗浅显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变相则是以绘画或雕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表现佛经内容,亦可称经变。经变绘画可以表现在纸、娟或墙壁上。由此可见,净土变就是依据净土经典,绘制成的净土经变。
西方净土变是根据西方净土信仰绘制的经变图,《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三部经书都是信仰西方净土的经书,因此根据此三部经书绘制的经变图旧统称为西方净土变,分别为观无量寿经变、无量寿经变和阿弥陀经变。
敦煌莫高窟172窟北壁壁画主体部分见图1,从图1可以看到画面中央有三个人物由于体量最大所以最为突出,其中中间人物的体积又略大于另两位。在画面的左右下角各有一位人物,体量与前述两位相近。这四位人物的头顶都漂浮着华盖,根据经验可判断中心体积最大的人物为佛陀,而另四位应为菩萨。在佛陀和菩萨的四周,又绘有数十位端坐着的人物,体积仅为佛陀的五分之一左右,而每人的头部周围都有圆形的白色区域。在画面的中下方,有两人双臂伸展,衣袂飘飘,似乎是在起舞,两旁的人物坐着,手持形状不同的器物,应为古代的乐器。
画面中大部分人物都位于水中平台上,各平台之间有楼梯、桥梁、廊道连接,大片的水面中漂浮着莲叶,莲叶上依稀可辨人影,有些莲花已经完全开放,有些只是结了果,可对应到佛教中的“九品往生”概念,即念佛人的智慧功德,有深浅的不同,分为九等,不同等级的人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所以所托生的莲花也分为九等,叫做“九品莲花”,即“九品往生”,其中上品上生的人,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花立刻就开了,他马上可以见到阿弥陀佛,而下品下生的人,就要等到十二大劫之后,莲花才能开,也是先听菩萨说法,让其开悟。“九品往生”是西方净土变的一大重要特征。
图1 敦煌莫高窟172窟北壁壁画主体部分
经变全称“佛经变相”,为描绘某一部佛经的主要内容或几部相关的佛经组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其基本特点为:以佛国净土世界为中心,或以佛经故事情节中的主要人物为中心,描绘该佛经的主要内容,空间场景宏大,人物众多,同时构图又主次分明、完整统一。在尊像、人物活动场景描绘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关系,即尊像人物的刻画与空间表现同样重视。
西方净土变中的三大经书分别是《阿弥陀经变》、《无量寿经变》和《观无量寿经变》,这三本经书构成了西方净土信仰的理论依据,也是西方净土变的创作来源。其中关于“水”都有相当篇幅的描述,因此,在西方净土变中都会看到水的表现。
净土经变中最有特色的是下部的净水池,池中绘莲花化生。据佛经所载,要进入西方净土世界须从莲花中化生而出,所以莲花化生成为进入净土世界的象征。唐代的净土变中,净水池的描绘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阿弥陀经变》中记录到:“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
《观无量寿经》中写道:“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 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无量寿经》中写道:“复池饰七宝。地布金沙。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若彼众生。过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颈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温者。急流者。缓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开神悦体。净若无形。宝沙映澈。无深不照。……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还有诸如“清净如水。洗诸尘垢。”这样的描述。
可见“水”在西方净土信仰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元素,虽然经文中有大量对于“七宝池”的描写,但仅在于表现其非常华丽,以及拥有“随意变换深浅和水温”的魔力,对于具体的形式并没有作出规定,因此,给了作画者想象发挥的空间。
纵观莫高窟唐代保存较好的数十铺西方净土变,其水面的表现形式有着明显的变化。初唐时期,基本上是画面中前后分隔两个平台,中间一横水面;到了中唐,平台的数量逐渐变多,中间也多了连接各平台的桥,只是平台之间多半没有高差关系;晚唐时期,水面关系表现得更加复杂,各平台之间不仅有高差的变化,连接方式也从平桥增加到台阶、曲桥等,甚至平台的形状也不再局限于矩形,产生了许多弧线构图,不禁让人猜测这仅仅是绘画艺术创作的进步,还是现实生活中环境设计进步的映射。
例如,某铺初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见图2~3),位于334窟北壁,中间一条水将地面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部是主佛,前部是乐舞,在水池两侧贴有彩色瓷砖,在画面中间的后方平台向前伸出一片木桥,但对应前方的平台也向前凹进一块,于是这片木桥并没有连接到前部平台上,这种前后断开无法相互抵达的形式很少见,在大多数的西方净土变中平台之间都是可以互相通行的,而此处画师为何如此设计,令人费解。
图2 334窟北壁阿弥陀经变 初唐
图3 334窟北壁阿弥陀经变图空间分析
某铺盛唐时期的148窟东壁的观无量寿经变(见图4~5),可以看出盛唐时期画面丰富了许多,画面中的空间关系也更加复杂了。不仅仅是平台数量增多,平台之间也产生了许多高差,基本上是从后往前逐渐降低高度的关系,平台之间增加了拱形的桥,桥上还画出了台阶,进一步提示了高差的变化;还有直接伸入水中的“亲水”台阶设计,让人们可以从这些亲水台阶走入水中洗濯身心,体现了缜密的造园心思。
以晚唐107窟北壁阿弥陀经变(见图6~7)为例,虽然原图已经大部分剥落无法辨识全貌,仍可以看出画面底部对于水池部分的描绘。水池两边的平台在中间以半圆相接,在以往都是矩形构图的基础上,加入了弧形的元素。两边对称的各有一架斜梯伸入水中,而水面的中间还有乐舞升平。画面中部可以看出平台前后分了许多等级,比起中唐时期又更多变化。
图6 107窟北壁阿弥陀经变 晚唐
图7 107窟北壁阿弥陀经变 水面分析
经过对大量现存壁画的分析整理,笔者将敦煌莫高窟唐代西方净土变中的水面空间关系整理为表1所述类型,并统计了资料中空间表现的情况。
表1 莫高窟唐代西方净土变中的水面空间关系统计
综上所述,壁画中水面空间形态有着明显的时代分布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壁画中的水面空间形态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特点,这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进步,更应当是现实环境的一种反映。现存实例中,北宋时期的山西晋祠圣母殿就留存有鱼沼飞梁,而更早的实例已不可考证。从壁画中看来,这样的形式从唐代起就存在,并且有着逐渐复杂化的发展过程。
[ID:00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