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淼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偏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孩子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能被激发,学习效率就没办法提升。为了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课堂积极性的提高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焦点话题。从两个方面论述课堂积极性的提高:第一部分从课堂导入方面讨论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课堂积极性;第二部分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语言技能方面来解决提高小学生课堂积极性的问题。目的在于使小学语文老师更多地应用这些方法,使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积极性;导入;语言技能
学习积极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认真、刻苦和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可以从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时间长短、精神愉悦程度和自控能力等方面判断出来。然而,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有:上课刚开始注意力在老师这里,不一会儿就东张西望了;两眼发直,情绪低落;回答问题不主动;对作业不重视,应付差事;有厌学情绪等。究其原因:小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活泼好动;有的学生不主动思考,只接受老师的答案;还有的学生以为语文只要会背课文会写生字就行。
针对以上问题,只有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使他们能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他们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升,才可以保证教与学的成功。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
雷逢金在发表的论文中说,语文是国语的前言,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教学情境,问题要有趣味,使学生保持最好的心理状态,有非常强的求学愿望,不把学习当成负担。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语文课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第一部分论述了导入方面的问题;第二部分从四个语言技能入手解决问题。
一、多样导入方式激发积极性
开端良好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经验告诉我们,引入得当,能够直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起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能让人心情愉快。良好的导入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协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1.丰富教师导入的内容
新的语文教科书有许多插图,插图可以用来介绍课文内容。通过解密图片,询问和回答问题,老师会把课文主旨逐渐以简洁的文字传达给学生。毫无疑问,这会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
如在学习《回乡偶书》时,充分利用插图讲解课程可以激活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对文本内容有深刻解读。例如:
师: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人?
生:一位老者和一个小孩。
师:他们都是谁?
生:老者是回到家乡的作者贺知章,小孩是作者在村口见到的人。
师: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你能给我讲个故事吗?
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除此之外,根据文本的需要,音乐可以作为很好的导入方式。在节日时,老师可以播放相关音乐,如《喜洋洋》《贺新年》和其他相关的内容,学生会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教师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程学习。这个方法对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激发动机有很大帮助。
讲授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收集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充分利用幻灯片予以介绍,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刺激,加深印象,由此,教师可以完成教学的任务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例如,《军神》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因为眼睛受伤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要求不使用麻醉剂,并能自始至终数着刀数,沃克医生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教师可以收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及如何受伤的内容、图片和其他信息,让学生阅读和观看。从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受到启发,深化理解。
2.多种方式的导入
每个学生都有善于表现的特点,有渴望成功和容易满足的需求,所以学生的自由谈话、言语、行为可以被视为语文课的导入方法。这些形式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欲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1)自由交谈。学生可以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自由讨论话题,接着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或小组观点,最后學生概括他们所议论的话题,适当地引入主题。
(2)课前三分钟讲述。讲述的内容学生自己安排,可以复述课文,或发表感受,或讲小故事。这样学生说的技能将得到改善。
(3)情景再现。课文中的故事,学生可以提前排练通过情景再现展示出来。这种导入的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互动。学生表演的欲望被调动了,语文学习的动机就被激发了。
语文课堂活动中,导入是调动积极性的首要环节。上面的分析和讨论将会很好地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动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方法,使课堂更有吸引力。
二、语言技能训练激发积极性
语言技能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吸引力和易于成功。
(一)多元化听力训练
良好的听力能力对于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进而进行复述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老师要广泛阅读文本,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讲解要有声有色,知识点丰富多彩,以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去听,逐渐地学生就能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1.多听多记录
每天在晨读的时候播放一些题材不同的录音,像小故事、散文等,要求学生听后记录其中的好词佳句,以此强化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专注做事的能力。
2.听后回答题目
教师先泛读课文的内容,同时给学生规定倾听的要求和如何回答问题的标准,出示有关课文内容的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听的效果自然就好。对回答的同学进行奖励,如全对的同学奖励三朵小红花或得A,对两题的同学得两朵红花或B,对一题的同学得一朵红花或C,没有过关的同学课下继续过关。此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提高其课堂学习兴趣。
3.听话并改错
利用开火车、指名读等形式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听的学生找出并更正听到的读错的字词,或者教师说一些病句让孩子们修改,这样的练习学生非常喜欢,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感知语言错误和改正的能力以及专心聆听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敢于说话、规范说话的能力
说话教学指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说话能力养成的训练活动。说话能促使逻辑思维发展,能培养学生的个性。
1.培养学生敢于说话并且规范说话的好习惯
小学生练习说话,先要敢于说,然后才能说得好。我在课堂上会多提一些学生想了解的问题,多表扬、多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怕说错,只要勇敢地说出来就行,帮助他们克服不敢说的心理障碍。另外,针对重要的知识点我还组织同桌互说、组员向组长说的形式,以强化记忆,提高说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语言进行组织的能力,丰富学生说话的内容
在日常学习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中心思想,我先举例示范,规范说的方式方法,然后学生仿照进行总结练习,组员向组长汇报结果,组长记录过关情况,监督没有过关的同学课下继续过关。复述能力方面,让学生通过读课外读物、背课文来丰富词汇,记录读书体会,推荐阅读书目等加以练习。
(三)练习阅读
1.从不同的方面搜集材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掌握大量的优美词汇、行文写作方法技巧,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和意境美。此外,我还向学生推荐小学生课外必读丛书,为学生拟订诵读计划,使学生广泛涉猎。
2.讲读并重,提升朗读的能力
朗读是熟悉文章内容最基本的方式,也是语文学习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从始至终对学生进行训练。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目的,接着品读课文,教师边泛读边讲解,学生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而带着感情通读文章,就能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读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写作指导,边说边写,打开思路
鼓励学生记读书笔记,写小随笔,制作手抄报,边绘画边写作,记录真情实感。比如主题作文《树》,先让学生围绕树讨论能联想到哪些内容。树的构成:根、枝干、花、果实、种子;树与四季的关系;树与动物的关系:给动物提供温暖的家,啄木鸟给树治病等;树与人的关系:为人类提供水果、木材,人可在树下乘凉等。教师也要时常鼓励学生摘抄、背诵优美词句和优秀文章,摘抄的过程同样是很好的学的过程。
说,是口头作文,是认知输出的另一过程,是书面作文的前一阶段。在说的基础上,学生写下来,把听说读写协调配合起来,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认知过程。我们每个老师应尽最大努力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使课堂有吸引力,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很明显,积极性在语文课学习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学生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因此,本文讨论研究了当今小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中的积极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语文教师如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多注意应用这些方法,可以使语文课变得更加有吸引力。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学生会变得活泼,语文学习中他们的积极性将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雷逢金.浅議小学语文教学[J].读书文摘,2014(14).
[2]李彩香.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J].学周刊,2014(35).
[3]高建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5(4).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