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视角下的反思性教学

2020-06-28 02:12周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学

周佳

摘 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同时,随着国内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反思性教学也是教师真正理解课标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关键所在。在国内外对反思性教学的研究中,很少有专门适用于二语教学的理论来指导反思性教学。本文创新式地将同样强调培养教师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的后方法理论与反思性教学相结合,给予反思性教学一个外语教学的研究背景。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后方法 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1课改下的反思性教学

自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新思路、新理念被提出来指导教师的教学。然而,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學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堂教学模式化、表面化、程式化;内容教学呈碎片化状态,缺乏整合,难以形成能力;忽视对主题情境的创设和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导致思维培养的缺失;缺少对语篇文本的深入分析等。这显然与我国正在开展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相符合。即将发布施行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要求综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这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教师们应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本身进行再思考,并积极主动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循环往复,最终内化于理念体系,并指导实践。而这个过程就是反思性教学。可以说,反思性教学是教师真正理解课标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关键。

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反思性教学主要着眼于以一种新的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传统的教师观下,教师职业被定义为一项技术性职业,教师所扮演的是技术人员的角色,只是负责把专家们设计好的课程按照设计好的目标去传授给学生,起到的是传递工具的作用。而真实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的不可计划情景,教师也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技术性操作工人。在新课改的当下,大量的实践表明: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拥护”,“必须是教师在教学课程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所以,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角色,不仅作为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知识传授者,还应作为学习者、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以及课程的参与者与开发者,更应当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促进者。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讨,更要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能力成为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新的和更高的发展目标,而反思性教学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2后方法理论简介

“后方法”的概念是由美国印度裔学者B. Kumaravadivelu在1994年提出的。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是继方法时代、超越方法时代之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一个最新发展,然而后方法在国内仍是一个较新领域,鲜少有研究运用到这个理论。后方法理论主要由Kumaravadivelu所提出的宏观策略框架构成,包括三个基本参数(特殊性、实践性和可能性),和十个宏观教学策略(促进学习机会最大化、促进协商互动、促进理念错位最小化、激活直观启发、培养语言意识、将语言输入语境化、综合培养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文化意识、确保社会关联性)。

指导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不胜枚举、各成体系,然而日常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上文列出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现象归根于教育领域的“不平等权利关系”,即处于“核心”地位的理论专家居高临下对理论概念化,而处于研究“外围”的教师只负责在具体教学中理解、运营这些抽象理论。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则形成了由上而下的教学运作模式,教学理论不是立足于教学的实践,而往往被人为地、理想地运用到了同样被理想化的、远离实际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们需要拓宽视野,将已有的教学理论联系教学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内化,甚至创造带有自身特色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3后方法视角下的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和后方法理论看待教学工作性质的视角不同于传统的范式,代表和反映了西方后现代主义从中心带边缘的思想,倡导开放、平等,鼓励多元思维,是重新审视教学性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两者都强调培养教师的批判思维和反思能力。教师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理解、教学经验、教学风格和自身所掌握的教学理论自创“由下而上”的、能够适应具体教学场景的教学理论。这样的做法无疑有助于协调各种教学原则、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使教学实施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

反思性教学是教育学的产物,适用于所有学科,而从后方法理论的角度可以给予反思性教学一个二语教学的研究背景,使得相关研究更有针对性,是教育学与语言学的结合。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特点、策略、模式的理论研究以及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实践研究,而国内外的很多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证实了反思性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后方法理论的宏观策略框架是宽泛的指导,是一种描写式的、不受限制的开放选择,具有操作性而非规定性,恰恰是二语反思性教学所缺少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6-7.

[2] 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02):87-90.

[3] 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02):31-34.

猜你喜欢
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反思性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浅谈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微媒介在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