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所面对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指出,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更好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促进实体经济迈向中高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如何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双创的思维模式和素质能力,更好地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去,摆在教育者面前。
1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战略发展。“中国经济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存量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战略型产业共同发力,“双创”正是有效的支持手段;同时,鼓励“双创”,促进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有利于应对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指出,“双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创业创新是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利于增加社会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和财富,并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2)有利于高职院校向社会输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是人才输出的重要源头,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我国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相契合的综合职业素养,实现高职教育由单纯的知识灌输型向思维与技能综合型的转变,这也顺应了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鼓励学生都去开公司、办企业,而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思维训练与实践锻炼使学生获得创新体验和创业历练,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做好进入社会迎接市场挑战的准备。
2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双创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2.1双创人才培养方案不清晰
部分高职院校制定双创人才培养方案时,确定的目标仍是传统的技能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沿用现有公共基础课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等课程,加入部分创新创业以及职业精神教学内容,缺少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应用的过程。双创教育评价体系还是以传统的学生笔试考核为主,没有体现出双创教育的操作性、实践性、协作性等特征。
2.2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首先,教师缺乏实践锻炼。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实践工作年限较短,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其次,教师实践的场所和机会较少,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下基层实践锻炼,也造成了教师实践的时间较短,接触不到关键技术和核心问题,无法得到锻炼。
3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途径
3.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2)从企业选拔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学校的校外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
3.2双创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日常教学活动中
双创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双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思想意识、社会知识等综合素养。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模拟企业岗位工作职责和社会经营场景,加强学生的角色体验和过程体验,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素质的创新创业能力。
3.3建立双创教育评价考核体制
传统的教育评价考核体系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的考核,而“双创”教育考核体系主要是对学生运用实践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具体形式就是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尤其是团队的分工与协作能力。同时,考核的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双创教育重点做为考核的内容,并赋予一定的分值,最后汇总成最终成绩。
3.4搭建校企合作的共同育人平台
企业文化氛围和社会市场经营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背景因素,是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平台。首先,校企合作搭建育人平台应获得有关政策的支持,使企业获得相应的利益。其次,高职院校应根据每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对应的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 为大学生提供双创培训基地、经营场地、技术鉴定、资金资助等,开创层次多样的校企共育的培养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热情。
4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职院校学生是我国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应当肩负起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双创人才的职责和使命,为国家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增强自身实力,也顺应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张健仲(1972.1-)男,汉族,山東掖县人,本科,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 叶逸筠.高职院校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6).
[2] 石磊.“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10).